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三只羊”“東北雨姐”等被點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督促平臺全面取消“僅退款”等不合理限制,立案查處行政性壟斷案件239件……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22 15:30:17

每經記者|石雨昕    每經編輯|段煉 陳旭    

 

8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市場監管高質量發展成就。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重要任務。近年來,市場監管總局在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羅文在發布會現場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上述提問時表示,“十四五”以來,市場監管部門組織開展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執法專項行動,立案查處行政性壟斷案件239件,清理地方標準8000余項,堅決糾治了各種封閉“小市場”、自我“小循環”的行為。

CFF20LXzkOzRTM0xqGvgKS6aT4S4krYvJujJaA6SzTlqDq5VwnYU6N2d3PKdDicDmgbmg5vNOXtfofGmyIOBtxg.jpg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石雨昕 攝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持續開展民生領域

反壟斷執法專項行動

羅文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國市場規模龐大、發展空間廣闊,這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突出優勢。發揮好這個優勢,需要大力破除地方保護,及時防止和制止市場壟斷,維護好、建設好全國統一大市場。經過五年來的不懈努力,市場監管部門在暢通和做強國內大循環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保障機制,消除了一系列制約要素資源流動的堵點卡點。

在破除地方保護、維護統一大市場制度方面,市場監管總局推動反壟斷法實現頒布15年后的首次大修,同時第三次修訂反不正當競爭法,將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上升為法律規定,適應了我國新形勢下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需要。此外,推動出臺《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實現了國家、省、市、縣四級政府審查全覆蓋,對以行政手段干預市場行為強化了制度約束。

市場監管總局還制定了《禁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規定》等12部支撐法律實施的配套規章,建立了靈活完善的合規和執法指南指引體系,推動公平競爭法治環境更加穩定、透明、可預期。

在規制市場壟斷執法方面,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重點領域壟斷風險的監測評估,強化平臺經濟常態化監管,為防范和制止網絡市場無序競爭設置了紅燈、劃出了底線。

與此同時,市場監管部門持續開展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專項行動,查處醫藥領域壟斷案件,推動藥品價格恢復到合理水平;查處供水、燃氣、建材、機動車檢測等領域壟斷案件,有效降低公眾生活成本和經營主體生產負擔。加強對平臺經濟、自然壟斷等重點領域的經營者集中審查,共審結案件3400件,查處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件145件,有力地維護了公平競爭市場秩序。

在反不正當競爭政策措施方面,市場監管總局建立起公平競爭審查機制,對各級政府擬出臺的文件嚴格把關,共審查重要政策措施4.22萬件,對1.14萬件提出審查修改意見,從源頭上防止了不利于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政策出臺。

與此同時,市場監管部門還組織開展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執法專項行動,立案查處行政性壟斷案件239件,清理地方標準8000余項,堅決糾治了各種封閉“小市場”、自我“小循環”的行為。加大對企業之間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監管力度,共查辦各類不正當競爭案件近5萬件,其中查辦網絡不正當競爭案件4296件,推動線下線上市場競爭生態不斷優化。

在發揮區域市場一體化引領作用方面,市場監管部門探索推動長三角等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在政務服務、企業信用、監管執法、標準認證等方面實現“異地同標”。滬蘇浙皖聯合發布實施《電子證照共享應用規范》,三省一市170余項高頻政務服務實現跨省“一網通辦”。建設大灣區信用數據共享專區和跨境信用綜合服務平臺;發布“灣區標準”244項,發放“灣區認證”證書155張。上述區域市場制度規則的逐步統一,對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起到有效的輻射帶動作用。

“‘十五五’時期,我們將繼續聚焦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這一重要改革任務,以更大力度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以更實舉措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全力推動全國統一大市場成為各類經營主體公平競爭的大舞臺。”羅文強調。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督促網絡交易平臺

全面取消“僅退款”等不合理限制

平臺經濟在我國發展得很快,但是也存在一些比如算法濫用、不正當競爭等問題。市場監管部門如何既當好“監管員”管住亂象,又當好“服務員”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我國平臺經濟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過去五年中,數字技術與各行業加速融合,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雖帶來了新的增長點,但流量優先、算法濫用、競爭失序等潛在風險也影響了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任鄧志勇表示,市場監管總局堅持管促結合、剛柔并濟,維護網絡交易秩序、凈化網絡市場環境。

一方面,把規矩“劃清楚”。把握鼓勵創新和規范發展的平衡點,構建促進平臺經濟有序競爭、創新發展的政策體系。出臺《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網絡交易執法協查暫行辦法》《自然人網店管理規范》等規則,提升監管執法效能。推動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完成修訂,配套出臺《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暫行規定》,明確平臺經濟領域競爭規則。成立全國平臺經濟治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加快制定相關國家標準,強化標準引領、加強行業自律。

另一方面,對亂象“出重拳”。會同相關部門持續開展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共督促平臺刪除違法商品信息454.1萬條,責令停止平臺服務網店5.8萬個次,查處涉網類案件10.5萬件。突出強化直播電商亂象治理,加大違規行為監測處置力度,查辦“三只羊”“東北雨姐”等直播電商領域重大案件。督促網絡交易平臺全面取消“僅退款”、解除“自動跟價”“強制運費險”等不合理限制、提升收費合理性和透明度,要求外賣平臺規范促銷行為、理性參與競爭、共建良好生態。

此外,市場監管部門主動將服務“送上門”。出臺《關于推動網絡交易平臺企業落實合規管理主體責任的指導意見》,引導平臺完善合規管理機制。圍繞重大活動及“6·18”、“雙十一”等重要時段,發布合規提示,引導平臺規范促銷經營行為。試點向平臺提供政務數據比對服務,幫助平臺有效攔截、及時清退違規主體。常態化開展與平臺、商戶、外賣騎手、主播等各方主體的溝通交流,聽訴求、給指導,讓監管更有溫度。

鄧志勇表示,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繼續堅持監管規范和促進發展并重的原則,不斷健全平臺經濟常態化監管制度,持續提升預防式、穿透式監管能力和水平,促進平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記者|石雨昕

編輯|段煉 陳旭 易啟江

校對|程鵬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欧美高清免费A√在线 | 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熟女88 | 日本一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 | 中文精品欧美无线码一区 | 色五月这里只有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