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5 18:09:22
每經記者|王海慜 每經編輯|肖芮冬
2023年8月27日,證監會在官網發布《證監會統籌一二級市場平衡 優化IPO、再融資監管安排》(以下簡稱“827新政”),距今已滿2年時間。盡管去年“924”行情以來A股市場回暖明顯,但IPO收緊的態勢仍然沒有明顯放松。
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8月22日,今年以來,券商投行獲首發承銷保薦收入30.8億元,同比增長22.6%,仍在近年低位徘徊。
雖然目前行業只是初步顯露觸底回升的跡象,但隨著二級市場的持續走高,一些投行人士的信心開始恢復。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據業內最近反饋,投行人才市場的需求已經開始有所回暖,尤其是手中有資源的承攬崗位。此外,幾家頭部券商投行業務條線漲薪的消息也在業內廣為流傳。
近年來,伴隨著裁員降薪、加強考核、業務轉型,各大券商投行紛紛進入“自救模式”,人員凈流出在所難免。
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前期曾陷入“冰點”的券商投行人才市場開始解凍。最近,一些金融獵頭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能感受到投行人才市場的需求趨于回暖。
“確實能感到券商對投行人才的需求又逐漸多了起來,尤其是手中有資源的承攬崗位,股和債的方向都有?!蹦倡C頭機構相關負責人日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我也聽說了,現在投行人員缺口又有了?!比A東某中型券商資深投行人士告訴記者,“預計懂新興產業的保代可能更受歡迎?!?/p>
事實上,相比于債券、并購方向的高端投行業務人才一直頗受市場歡迎,股權方向的人才近年來則一度遇冷。而從行業基本面來看,目前投行招聘需求回升并非完全是一種人才儲備行為。多項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券商A股投行業務較去年的低點確實有所回溫。
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8月22日,今年A股市場總共上市66只新股,同比增加了10家。此外,截至8月22日,年內IPO審核通過數量總共為45家,去年同期為35家。
另一方面,今年以來,券商投行的IPO業務收入也觸底回升。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目前,券商投行獲首發承銷保薦收入30.8億元,同比增長22.6%。
與A股市場相比,年內港股IPO的回升趨勢更為明顯,這也拉動了對相關人才的需求。記者日前在獵聘看到了多家券商發布的港股市場投行崗位,既有港股方向的股權承做崗,也有港股方向的業務崗。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此前受IPO大幅收縮影響,各券商的投行崗位面臨較大的降薪壓力,業內充斥著大量降薪的市場消息。而近期,幾家頭部券商投行業務條線漲薪的消息開始在業內流傳。某業內人士日前表示,近期有聽說某頭部券商投行條線的薪酬又漲回去了一些。
不過,上述中型券商資深投行人士認為,“目前投行漲薪應該不是行業普漲,畢竟創收還不太行?!贝送?,上述獵頭機構相關負責人反饋,目前的投行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一些大機構。
根據以往的經驗,隨著A股二級市場的持續回升,券商投行業務的回暖將可以預期。不過,記者在最近的采訪中發現,各券商的有關投行人士對于目前投行業務的恢復形勢仍然有較大的分歧。
某券商投行股權業務人士認為,現在投行回暖的趨勢還有待觀察,“(趨勢)很難說,目前還沒有看到政策放開,A股IPO的發行量也沒有出現邊際變化”。
“目前應該是在行業的底部,但具體多久能回暖,估計還要看二級市場,政策現在對二級市場是比較呵護的。畢竟如果二級不行,一級市場也很難好?!痹撏缎泄蓹鄻I務人士進一步表示。
談及近期市場走牛對券商業務的影響,某頭部券商資深保代告訴記者,“和二級市場強相關的經紀、證金業務直接大幅受益,雖然投行也觸底了,但還不明顯。目前,國內IPO審核尚未放松。按照之前監管一二級市場動態調節的說法,未來IPO可能會有所復蘇,但也不好說”。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今年來,多項A股市場IPO數據同比均有所恢復,但相比此前的高點仍有明顯的差距。據Choice數據統計,今年以來,A股市場總共上市66只新股;而2023年同期,上市新股數量總共多達237只。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頭部券商今年在IPO市場的表現“低于預期”。據Choice數據,截至目前,中信證券、國泰海通、華泰證券等多家頭部券商年內的首發承銷保薦收入同比出現下降。而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則是在去年的低基數上有所回升,但距離2023年同期仍有較大的差距。
此外,在IPO的前置階段,年內已有186家IPO申報輔導備案被登記受理,同比下滑超20%,顯示目前監管仍然嚴把IPO入口關。
事實上,歷史上,A股市場也存在行情走牛,但IPO仍在“冰點”的時期。例如,2013年,A股創業板正式步入牛市,全年創業板指數大漲83%,而當年IPO基本處于暫停狀態。
但隨著市場從2014年起迎來一輪牛市,IPO在2013年末開閘之后出現快速復蘇。2015年全年,A股市場上市新股數量達214家,創下2012年來的新高。
雖然“827新政”以來IPO持續收緊的態勢仍然沒有明顯放松,但人才始終是投行的核心生產力。記者在最近的采訪中感受到,面對二級市場步入牛途,一些投行人士的信心有所恢復。
在上述券商投行股權業務人士看來,“現在產業升級路徑轉向創新驅動、科技驅動的趨勢明確,但這些新興產業的風險比較大,是銀行貸款不能承受的,所以現在政策是希望股市有長牛,這樣才能源源不斷的吸引資金向資本市場流動,進而形成一二級市場的協同發展”。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1572831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