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每經熱評|快遞漲價別只“漲費用” 服務提質才是“硬道理”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25 20:55:29

每經評論員 王郁彪

近日,廣東、浙江等地多家快遞公司對電商客戶啟動調價,其中廣東作為重點調價區域,單件快遞調價幅度在0.3元至0.7元之間,同時還設定了1.4元/單的底線價。這一變化直接影響到了下游商家——社交媒體上有商家反饋,此前談定的每單1.3元快遞費上漲0.4元,經營成本明顯增加。

商家增加的成本最終會由誰承擔?從市場傳導邏輯來看,大概率會間接轉移至消費者。在此背景下,筆者認為,快遞漲價不應是最終目的,服務提質才是關鍵。這里的“質”包含兩層內涵:一是消費者能直接感知的快遞服務質量,二是支撐行業運轉的基層網點生存環境與一線從業人員待遇。

要理解當前調價的行業背景,就不得不提快遞市場長期存在的“量價倒掛”問題。一直以來,快遞公司“低價換量”的競爭策略早已成為行業常態,即便業務量持續增長,利潤空間卻未同步提升。據國家郵政局數據,2025年上半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956.4億件,同比增長19.3%,呈現出顯著的增長態勢。但與之形成反差的是,多家快遞公司上半年經營數據顯示,快遞單票收入逐月下降,且已有不少企業跌破2元大關,“增量不增收”的矛盾愈發突出。

這種矛盾在快遞業務密集區域表現得更為明顯。以金華(義烏)市、廣州市等快遞“產糧區”為例,長期的低價競爭已將當地快遞市場的價格與利潤空間壓縮至接近極限,行業陷入“為搶訂單而壓價,因壓價而降質”的惡性循環。

更值得關注的是,低價競爭的壓力會通過快遞公司總部層層傳導至末端環節,最終擠壓的是基層網點與一線從業人員的生存空間。再疊加部分快遞公司“以罰代管”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基層網點利潤持續縮水,快遞員派費長期難以提升。而從業人員收入偏低,又直接導致服務積極性下降、服務質量滑坡,進而引發消費者投訴率攀升,形成“低價-低質-投訴多”的負面循環。

由此可見,推動重點區域快遞價格理性回歸、減少非理性低價件量,只是解決行業問題的“表面功夫”;真正的“里子”,在于讓上漲的快遞價格與提升的服務質量相匹配,實現“價質相符、表里如一”,這才是對消費者、商家與行業都負責的做法。

值得欣慰的是,監管部門已持續關注快遞行業的健康發展。國家郵政局等部門始終明確反對快遞“內卷式”競爭,不斷通過依法依規整治,推動末端服務質量改善,為行業“提質”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近期出臺的稅收新政,更從實際層面為快遞企業減負、支持服務升級提供了空間。日前,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新規,明確快遞服務統一按6%的稅率征收增值稅。此前,盡管快遞服務增值稅基準稅率為6%,但因政策存在“模糊地帶”,跨區域運輸環節有時會按9%的稅率繳納。新規實施后,快遞企業提供快遞服務取得的收入,統一按照“收派服務”適用6%稅率,這一調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稅務成本,為服務提質預留了更多資源空間。

深入分析行業問題根源,快遞市場之所以陷入“卷價格、搶市場”的困境,本質上是長期高度同質化競爭的結果——當企業無法通過差異化服務吸引客戶時,便只能依賴低價這一“單一武器”。因此,快遞行業要實現真正的“提質”,快遞公司首先需明確自身的責任主體地位,主動摒棄導致行業惡性循環、“傷人傷己”的低價競爭策略,將精力聚焦于業務運營優化、運力系統升級、服務模式創新等核心領域,用“真功夫”打破同質化困局,推動行業從“價格戰”轉向“價值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快遞 快遞公司 每經熱評 漲價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拍 |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美女在线观看不卡一区 | 日本高清激情乱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成年人电影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