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26 23:57:32
幾天前,在“昆明·南亞東南亞入境消費第一城全球首發大會”上,昆明以“春城之約”向世界發出熱情邀請。今年以來,這條賽道格外擁擠,包括上海、深圳等頭部城市紛紛提出打造“入境旅游第一站”。這背后盤算的不止于文旅,而是要做大消費的蛋糕。
每經記者|肖純 每經編輯|楊歡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478127
打造“入境消費第一城”,昆明將視野瞄準南亞東南亞。
幾天前,在“昆明·南亞東南亞入境消費第一城全球首發大會”上,昆明以“春城之約”向世界發出熱情邀請。
今年以來,這條賽道格外擁擠,包括上海、深圳等頭部城市紛紛提出打造“入境旅游第一站”。這背后盤算的不止于文旅,而是要做大消費的蛋糕。
聚焦于昆明,作為西南經濟“第三城”,去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34.38億元,同比增長1.7%,低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可以說,在拉動內需的大背景下,昆明距消費中心尚有一定距離。
或是這個原因,昆明打起了區位牌,想要深耕“南亞東南亞”。但競爭壓力并未就此減輕,同處于西南地區,重慶、南寧等城市均加入到對東南亞入境消費市場的競逐中。
群雄逐鹿,昆明如何拔得頭籌?
今年3月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中,明確提出“發展入境消費”。
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94.6%,接近翻倍,"中國購"持續升溫,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重要動力。
很多城市將優化入境購物環境作為發力點。今年以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以擴品類、增數量方式,優化入境購物環境。其中北京走得稍快,已設立1400家離境退稅商店,數量位居全國城市首位。上海也提出到2027年,將推進離境退稅商店超3000家。
圖片來源:攝圖網501357048
不只是頭部城市“出招”,8月20日,昆明·南亞東南亞入境消費第一城全球首發大會啟動,會上正式成立“南亞東南亞跨境消費聯盟”,并發布了全國首個官方城市級入境消費指南——《春城消費指南》,為游客提供從落地到離境的“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服務。
當前,中國與東南亞“串門旅游”熱度還在持續攀升。初步估算,2025年上半年,中國和東盟旅游互訪規模在2000萬左右,預計2025年全年互訪規模將進一步恢復,2026年或將創下歷史新高。
昆明是云南省會,云南與緬甸、老撾、越南接壤,是中國通往南亞、東南亞的窗口和門戶,區位優勢突出。去年國家批復的2035年總體規劃,昆明被定位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昆明也提出了建設區域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目標。
2024年,昆明共接待入境游客99.6萬人次,同比增長147.6%,實現國際旅游收入4.17億美元,同比增長129.6%,其中馬來西亞、泰國、越南、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游客往來更加頻繁。
不過昆明并不是沒有競爭者。
就在上月底,2025年“購在中國·樂享廣西”離境退稅服務消費季正式啟動。同為面向東南亞橋頭堡的廣西,將在8-10月期間組織策劃一系列促消費活動,全方位提升境外旅客在桂消費體驗,釋放廣西入境消費潛力。
更大的對手可能是重慶,作為萬億級消費城市,重慶去年接待入境游客127萬人次,同比增長183.6%,游客總量和增速均高于昆明,且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是其入境游的最大客源地。
競爭如此激烈,昆明想脫穎而出,并非易事。
長水國際機場,理應是昆明打造“南亞東南亞入境消費第一城”的王牌。
機場通常是外國游客抵達中國的第一站,機場的樞紐能級、航點分布、航班頻率直接影響著很多人入境城市的選擇。一個例子是上海,上海邊檢總站數據顯示,2024年,上海空港口岸出入境人數為3399萬人次,占全國空港口岸總量的29%,連續22年位列全國第一。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的能級也不低。去年民航局、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3+7+N”國際航空樞紐功能體系。其中昆明被定位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區位門戶復合型國際航空樞紐,出現在全國十大國際航空樞紐的序列里。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562819
目前,昆明長水國際機場開通30條國際航線,每周出入境航班達500架次。南亞東南亞通航點數量居全國第一。以昆明為中心的2小時飛行圈,可直達河內、曼谷、金邊、仰光、萬象等東南亞主要城市,輻射總人口超5億。
但民航業內人士李瀚明告訴城市進化論,國際通航點數量與樞紐不能劃等號。昆明30條國際航線、每周500架次看似不少,平均到每天、分散到不同航點后,就顯得頻次不足。航班頻次低會影響中轉效率,中轉效率又直接決定了航空樞紐的能級。
此外,與廣州、香港等成熟樞紐相比,昆明還有一定的距離。李瀚明補充,在南亞、東南亞的航點覆蓋方面,昆明較廣州、香港并無明顯優勢,且廣州、香港由于南航、國泰等基地航司支持力度更大,航班頻次高,更容易吸引中轉旅客。
目光向內,長水國際機場還面臨著更大的挑戰。隨著大理、麗江、香格里拉等相繼通了高鐵或動車,長水機場客流排名開始一路下滑。2016年,昆明長水機場客流量高居國內第5,在深圳、杭州、重慶、西安之前,但2024年,長水機場已經跌至國內第10。
業內普遍認為,長水機場應大力拓展東南亞市場,讓“內地-昆明-東南亞”的中轉增量,抵消“內地-昆明-云南省內”客流下滑的影響,成為中國游客出境東南亞、東南亞游客入境中國的“雙向橋梁”。
李瀚明認為,昆明接下來應該加密新加坡、吉隆坡、曼谷、河內、胡志明市等東南亞核心城市的航班頻次,再逐步拓展檳城、巴厘島、清邁等東南亞二線航線,形成網絡覆蓋。給予相應的航線補貼、機場費減免。
此外,還要注重快速通關、快速中轉、行李直掛等軟配套。通過與旅行社、OTA平臺合作,提供穩定客源,成為真正的南向門戶“試驗場”。
流量僅僅是開始,從入境流量到消費增量,才是打造“南亞東南亞入境消費第一城”的關鍵所在。
“昆明老街日均客流超5萬人次,但游客停留時間僅2.1天,比成都少1.4天”“中老鐵路累計發送旅客超5000萬人次,但昆明仍被當作‘中轉站’”……不久前,圍繞“消費”這一核心議題,昆明召開了一次議政性常委會,會上發言直指要害。
對此,有建議指出,成立中老泰鐵路旅游聯盟,聯合節點城市,開發多層級旅游專列和線路,推動各相關城市互為旅游目的地、互送游客。突出鐵路樞紐地位,形成“交通+消費”閉環,在昆明核心消費區布局“鐵路文化主題街區”消費商圈,加強消費通道網絡互聯互通。
此外,按照當地的觀察,當前昆明消費領域仍存在消費需求與產品供給結構性失衡、優質服務供給能力不足、消費業態和場景不完善等問題。
圖片來源:攝圖網501017142
一個最直觀的例子是酒店。曾有許多昆明本地網友現身說法,“昆明就是富資源、窮經濟的典型,根本撐不起這么多高端酒店。”但在業內人士看來,高端酒店通常具備高標準的服務水平和設施條件,能夠為城市吸引更多的高端客源,促進相關產業鏈的發展。
以上海為例,來自大型旅游機構的數據顯示,海外年輕游客偏好的高品質酒店包括寶格麗酒店、建業里嘉佩樂、鏞舍、半島、華爾道夫、靜安香格里拉、浦東麗茲卡爾頓等。這些酒店每晚房價低則1000至2000多元,高則5000至6000多元,消費拉動效應明顯。
就在此次首發大會后不久,當地文旅局對外發布了《關于促進昆明市酒店及民宿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促進昆明本地高端、精品酒店和旅游民宿發展,優化旅游住宿業供給結構,提升服務質量。
當中提到,將大力支持高端酒店投資建設,對市內投資新建的五星級酒店(含達到五星級酒店標準的非星級酒店),按照固定投資額(不含土地款和房地產項目)的2%給予投資方一次性獎勵,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
而在消費業態場景的供給方面,昆明則提出要依托恒隆廣場、同德廣場、萬達雙塔、公園1903、南屏步行街等切實將商業綜合體建設成為城市消費旅游的終極目的地。按照昆明此前設定的目標,到2025年,入境游客接待量將突破182.3萬人次,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4000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