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2 00:53:40
多家體外診斷(IVD)上市企業半年報顯示,行業仍未走出低谷,總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均同比下降。在此背景下,碩世生物等部分企業采取降本增效和內部管理優化措施,包括高層自愿降薪。碩世生物面臨較大業績壓力,管理層希望通過降薪優化運營成本。同時,公司將升級優勢產品、加強技術創新等措施保持競爭力,并積極布局海外市場。部分IVD企業依靠海外市場逐漸走出低谷。
每經記者|許立波 每經編輯|魏文藝
隨著中報季的收尾,多家體外診斷(IVD)上市企業交出的半年報顯示,行業仍未從低谷中走出。
根據Wind體外診斷概念指數,2025年上半年,指數內企業總營業收入為691.55億元,同比下降13.39%;總歸母凈利潤為96.92億元,同比下降33.56%。
在此背景下,部分IVD企業已采取主動應對措施,通過降本增效和內部管理優化來渡過難關。近日,碩世生物(688399.SH,股價61.90元,市值51.92億元)公告稱,包括名譽董事長房永生、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國強在內的8位董監高人員自愿降薪,下調幅度在5%至50%不等。
圖片來源:碩世生物公告
9月1日,碩世生物方面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稱,公司部分董事、監事及全體高級管理人員自愿大幅降薪,主要基于以下考量:一是以積極、審慎的態度應對環境變化與行業競爭;二是傳遞信心與責任擔當。
資料顯示,碩世生物專注于體外診斷試劑、配套檢測儀器等體外診斷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拓展到體外檢測服務領域,實現“試劑+儀器+服務”的一體化經營模式。
2020年以來,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體外診斷行業市場容量急速放大。但在創造歷史巔峰的2022年之后,IVD行業迅速進入下行期。
碩世生物也不例外。該公司最早于2019年末登陸科創板,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55.35億元、歸母凈利潤18.28億元,均創歷史新高。但此后,碩世生物業績急轉直下,2023年和2024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03億元和3.50億元,同比減少92.72%和13.29%,對應的歸母凈利潤為-3.74億元和-200萬元。
到了2025年,碩世生物依然面臨較大的業績壓力。今年上半年,受體外診斷行業集中采購在全國范圍內進一步深入推進及自產檢測試劑產品增值稅率調整等不利因素影響,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6億元,同比下降1.05%;歸母凈利潤399.26萬元,同比下降86.35%。
對此,碩世生物回復每經記者稱,2025年上半年公司業績受到一定影響,管理層希望通過主動降薪,切實優化公司運營成本,緩解公司面臨的盈利壓力,與全體員工同舟共濟,共度行業寒冬。
每經記者注意到,碩世生物高層已有過多輪實質“降薪”。2021年至2024年,董事長王國強分別領取薪酬1689萬元、1550萬元、211.7萬元、243.99萬元。另據碩世生物2024年披露的高管薪酬看,包括王國強在內,碩世生物共有七位高管的年薪超百萬元。
除了高層直接降薪,今年上半年,碩世生物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以及研發費用均有所下降。其中,銷售費用為6424.79萬元,同比下降1.94%;管理費用為3167.97萬元,同比下降21.02%;研發費用為4064.06萬元,同比減少13.11%。但總體看,碩世生物的“節流”之舉并未扭轉公司業績下滑的困境。
針對核心業務承壓的挑戰,碩世生物方面向每經記者表示,將采取以下措施保持差異化競爭力并明確研發重點:一是對現有優勢產品進行升級優化,提升產品性能和質量,降低生產成本;二是加強技術創新,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差異化產品;三是推動“試劑+儀器+服務”的一體化經營模式,為客戶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增強客戶黏性和市場競爭力;四是通過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行業展會、開展臨床推廣活動等方式,加大市場推廣力度。
碩世生物強調,面對人口老齡化與慢性病管理需求激增,在精準醫療與智慧醫療浪潮下,公司將深化高通量測序(NGS)技術應用,推動即時檢測(POCT)技術創新,發掘并應用新型診斷標志物,融合人工智能、大數據、質譜技術拓展診斷效率與能力,推動儀器與試劑一體化創新。
據每經記者梳理,以Wind的“體外診斷”板塊為例,55家企業中,相較于上年同期,僅有7家企業的營收增長率為正、11家企業的歸母凈利潤增長率為正。
其中,有部分IVD企業依靠海外市場,已經逐漸從低谷中走出,業績表現明顯回暖。以圣湘生物(688289.SH)為例,中報顯示,該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69億元,同比增長21.15%;實現歸母凈利潤1.63億元,同比增長3.84%。
湘財證券點評稱,上半年圣湘生物測序業務實現營業收入超3000萬元,同比增長三倍,表現亮眼。此外,公司國際化戰略穩步推進,在海外設立了多個子公司和辦事處,進一步拓展了全球市場,上半年公司海外收入同比增長60%。
事實上,海外市場已成為IVD企業紓困解難、走出業績低谷的必爭之地。
碩世生物表示,公司正通過四大方面的措施積極布局海外市場:首先是建立國際營銷團隊與完善營銷體系,公司將有計劃地選擇重點國家、重點市場區域進行集中營銷;二是加快推進公司優勢產品在國際市場的注冊與認證工作;三是構建多元化的國際銷售渠道,探索與國際知名醫療機構、科研院校開展合作項目;四是逐步推進本地化運營策略,在部分重點目標市場設立子公司或辦事處。
不過截至目前,碩世生物在海外市場的布局仍收效甚微。今年上半年,其境外業務實現收入693.42萬元,雖然同比增長31.32%,但僅占總營收的3.95%。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35437288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