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通力電梯在華投資加碼 未來國產電梯行業突破口在哪?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02 22:11:32

每經記者|吳澤鵬    每經編輯|董興生    

8月底,全球電梯巨頭之一的通力電梯在深圳宣布,將在粵港澳大灣區啟動重大投資計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了解到,未來,通力電梯將在深圳設立南方總部、研發中心及智慧物流與裝配中心,重點布局更新改造和數字化維保兩大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有著全球最大的電梯保有量,但包括通力、奧的斯等在內的國際品牌占了七成市場份額,國產電梯品牌僅占三成左右。過去幾年,電梯行業最大收入來源——房地產需求放緩,直接導致這些企業整體業績疲軟,甚至出現“價格戰”。

從近期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半年報中也可以看到,電梯行業企業今年上半年多處于收入下滑狀態。頭部企業中,上海機電(SZ600835)營 收 同 比 下 滑6.41%,廣日股份(SH600894)下滑3.05%,兩家企業歸母凈利潤也遭遇下滑。而更多電梯企業,營收下滑幅度達到了兩位數。

與通力電梯一樣,新形勢下,這些國產電梯企業也將目光瞄準新領域——城市更新改造帶來的換梯、加裝電梯需求,以及極大保有量之下的電梯維保服務。

這一次,國產電梯品牌能靠更新和服務市場扳回一局嗎?

A股電梯企業業績承壓

房地產行業的持續深度調整,讓A股電梯企業2025年上半年業績普遍承壓。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滬深兩市12家電梯行業上市公司中,10家企業營收出現下滑,行業競爭日趨激烈。

龍頭企業上海機電上半年實現營收94.38億元,同比下降6.41%;歸母凈利潤為4.91億元,同比下降6.67%。廣日股份同樣未能幸免,實現營收31.16億元,同比下降3.05%;實現歸母凈利潤2.23億元,同比下降4.88%。

康力電梯(SZ002367)成為少數亮點,實現營收18.58億元,同比微增0.02%;實現歸母凈利潤1.80億元,同比增長2.29%。然而,規模更小些的企業,處境更為艱難——森赫股份(SZ301056)營收同比下降36.17%,通用電梯(SZ300931)營收同比下降40.91%,華菱精工(SH603356)營 收 同 比 下 降20.48%,行業分化加劇。

記者統計發現,2025年上半年,A股12家電梯公司營收總和為181.25億元,創下近5年最低,2021年上半年,這一數值超過220億元。

對于業績下滑,多家電梯企業在財報中不約而同地提到了房地產行業的影響。康力電梯提到:“自2024年四季度開始,房地產調控政策向促進房地產‘止跌回穩’轉向……但優化供給更需要中長期政策的持續發力。反映在房地產新開工和竣工面積上,2025年上半年分別同比下降20.0%和14.8%,電梯行業競爭加劇,新增訂單需求、價格持續承壓。”

國產品牌如何實現提升?

需要說明的是,銷售不振是普遍現象。從全行業范圍來看,過去多年,外資品牌憑借成熟技術和品牌優勢,牢牢占據著我國電梯市場約70%的份額。不過,這一格局正在悄然改變,呈現出“外資主導、國產品牌追趕”的競爭格局。

民生證券研報稱,外資電梯品牌通過獨資或合資方式進入中國電梯市場,紛紛把生產重心和研發中心轉移到中國。基于外資品牌帶來的技術標準、管理模式、經營理念,中國民營電梯企業實現了高起點發展,在技術、質量、管理、服務上快速步入國際化行列。

數字化與智能化或是本土電梯品牌縮短差距的重要原因。《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隨著行業轉型深入,電梯企業正加大在智能化、數字化領域的研發投入,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競爭力。

例如,康力電梯此前多次介紹,公司建立了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電梯云服務平臺,包含電梯整個生命周期的管理,公司將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在電梯、扶梯應用,實現人臉識別、電動車識別、寵物識別、人流統計、行李檢測等功能,提升電梯智能化水平。

去年,廣日股份綜合毛利率同比增長超1個百分點,凈利潤實現逆勢增長。對此,其證券事務代表劉偉斌介紹,原因包括優化業務結構,大力拓展電梯整機及智慧樓宇、智慧園區等數字化業務;從技術、工藝入手,通過數字化建設等措施,打造高性價比產品等。

快意電梯方面也介紹,公司重點布局無接觸呼梯系統、智能派梯算法、AI智能監控等技術領域。在物聯網平臺開發方面,公司自主研發電梯物聯網管理平臺,整合電梯流量分析系統,實現對電梯運行狀態、使用頻率及維保流程的實時數據采集與分析,提升運維效率。公司將通過智能化管理平臺和AI算法優化進一步推動商業化進程,從而通過數據驅動服務模式拓展市場空間。

而以上國產品牌的創新舉措,外資品牌同樣在強調。在8月29日的媒體交流會上,通力電梯有關人士也介紹了物聯網、預測性維保、AI算法分析等技術。

行業賽道突破口在哪里?

面對新梯市場需求萎縮,更新改造和維保服務成為行業新賽道,這或許將是中國電梯企業的破局之道。中國電梯市場的巨大容量,恰好為企業提供了發展空間。

據滬寧股份(SZ300669)2025年半年報介紹,截至2025年6月,全國電梯保有量已突破1200萬臺,形成龐大的日常維保需求基數。其中,使用年限超過15年的老舊電梯數量逾100萬臺,且越往后,超期服役的老舊電梯數量將持續攀升,改造與更新需求日益凸顯。

快意電梯方面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公司一直十分關注國家政策支持下的舊樓加裝和便捷出行電梯市場等,并設立對口業務部門,針對加裝電梯市場和更新電梯進行專業化運營,積極拓展業務。

梅輪電梯(SH603321)也表示,面對激烈的競爭,企業絕不能陷入被動應對的價格戰漩渦,而應主動尋求差異化突破,從“制造”走向“智造”,從“賣產品”轉向“賣服務”。

更新改造也有政策方面的支持。據央視新聞,2024年9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表示,將通過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各地對4萬余臺使用15年以上的住宅老舊電梯實施更新。至今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62億元,支持各地對4.1萬臺住宅老舊電梯實施更新,截至2025年2月,全國已開工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更新電梯3.6萬臺。

上半年已有企業受益。滬寧股份在2025年半年報中提到,國際電梯龍頭奧的斯(Otis)2025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其中國區電梯維保基數同比增長約15%,更新業務收入同比增幅超20%。另一巨頭迅達(Schindler)還在半年報中指出,受益于特別國債政策,公司二季度在華更新電梯訂單量實現大幅增長。兩家企業均對下半年市場動能延續持樂觀預期。

8月29日,在宣布重大投資計劃后,通力電梯召開了媒體交流會。通力集團執行副總裁、通力大中華區總裁包嘉峰表示,未來,通力電梯計劃通過設定轉型階段實現行業進一步發展,主要聚焦兩大方向,一是維保市場,二是電梯更新改造。

當日,包嘉峰多次強調,深圳擁有先進的科技與充足的人才資源,通力希望在此學習先進解決方案,結合電梯行業特點,推動數字化維保與電梯更新改造業務落地,其建設的深圳研發中心也將依托深圳完善的產業生態與技術優勢,聚焦電梯更新改造及數字化維保服務領域的創新應用。

民生證券今年1月份的研報分析,目前,我國對電梯沒有強制報廢年限規定,一般電梯的使用壽命為15年至20年,隨后會老化、故障頻發,其不僅安全隱患高,并且維修保養成本非常高,所以舊梯更換改造或為更有性價比的選擇。2005年至2008年,我國處于房地產擴張周期的開始,大部分電梯按照日本標準設定,電梯報廢年限約15年,彼時新裝電梯目前逐步進入更換密集期。

這也意味著,那些能夠率先完成戰略調整、業務轉型的企業,或將在新一輪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電梯 企業 投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 | 亚洲色另类图片综合小说 | 久久ri精品视频 | 亚洲欧美综合专区精品 | 野外少妇愉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