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 2025-09-03 20:13:38
近日,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與四川省能源局聯合印發《四川省新能源產業鏈建圈強鏈發展規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規劃》)。此時,距離《四川省新能源產業鏈建圈強鏈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發布,剛剛過去4個多月。
新能源產業鏈作為全省“15+N”重點產業鏈之一,為何在“時間表”和“路線圖”之后,又下“任務書”?
為什么?
明晰發展路徑 更顯分量十足
實際上,在《規劃》《方案》之外,近年來,四川還先后出臺了《促進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四川省進一步推動氫能全產業鏈發展及推廣應用行動方案(2024—2027年)》《四川省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5—2035年)》等指導性文件。
政策頻頻加碼,彰顯新能源產業鏈十足的分量。
光伏、風電、氫能三大細分行業,支撐起四川新能源產業鏈的“黃金三角”。先看經營主體——截至2024年底,全省擁有光伏、風電、氫能等新能源產業鏈企業近200家,其中本土上市企業11家,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等上榜企業37家。
再看產業能級。2024年,全省新能源產業鏈實現營業收入超2000億元,產業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三位。其中,電池片產能約占全國六分之一,光伏產品產能居全國前三位,氫能產業營收規模位居全國前列、風電整機新增裝機容量位居全球前十。
因此,無論是《方案》還是《規劃》,都為新能源產業鏈定下了不低的發展目標:到2027年,全省新能源產業鏈營業收入超過5000億元,力爭達到6000億元。
“家底”殷實的四川,想要跳起摸高,也面臨著更加緊迫的形勢。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材料工業處相關負責人以光伏產業舉例:當前,光伏等產品出現產能階段性過剩,行業競爭加劇,而多數市(州)產能集中在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等中上游產品,光伏玻璃、銀漿、逆變器等配套環節產能不足,下游電池組件產業規模優勢不突出。
穿越“寒冬”的愿望很迫切。“在光伏產業發展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需要充分認識困難,做好迎接更激烈市場競爭的準備。”四川大學化工學院教授、互聯化工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吉旭表示。
因此,在《方案》基礎上,《規劃》對四川新能源產業布局、重大項目建設提供了重要依據,加強了省內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引導與約束。
針對“黃金三角”,《規劃》一一明晰發展路徑,逐個給出產業鏈標志性產品方案。特別是,在“黃金三角”之外,《規劃》還瞄準具有緊密聯動性的新型儲能領域以及其他新能源領域,打造全產業鏈競爭優勢。比如,在生物質及風光資源豐富的地區,四川將推動“風光—生物質”協同產業發展——納入“一盤棋”,新能源產業鏈外延更廣,發展的新增量更足。
《規劃》還專章明確了新能源產業鏈的總體布局:“一集群、一基地、一高地”。
攤開四川新能源產業鏈集群發展圖,成都、樂山、德陽、宜賓等地沖擊“世界級新能源先進制造業集群”,涼山、阿壩、甘孜、攀枝花向“世界級優質新能源開發基地”奮起,成都、德陽、自貢等地加快形成“氫能綜合應用示范高地”……四川,正向全球新能源產業新高地發起沖擊。
在德陽市,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建成一座氫能全產業鏈應用技術示范園。
如何做?
重點推動下游應用、技術創新和區域協作
此前,《方案》圍繞新能源產業鏈已部署了8項重點行動和3方面政策措施。而《規劃》在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上,更注重系統性、全面性。
“重點推動下游應用、技術創新和區域協作。”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材料工業處相關負責人總結出3個關鍵詞。
四川擁有突出的清潔能源稟賦,是全國最大的清潔能源生產基地。但同時,加快拓展應用市場規模,仍然是新能源產業鏈最重要的課題。
以氫能產業新賽道為例,四川氫源遠離應用場景、部分地區氫氣供應不足,氫氣終端使用成本較高,導致氫能應用規模偏小,大規模“水風光氫儲一體化”“光氫氧電熱”多能聯供等示范應用尚未實施。
為此,《規劃》提出,大力推進光伏風電新能源建設,穩步推進氫能多元場景應用,推進風光氫新能源創新融合發展,同時推進多元化儲能應用。比如,提速交通領域氫能規模化應用,重點推進氫能在中重型、中遠途車輛上的應用,加快擴大氫能客車、貨車、專用車市場應用空間,探索拓展氫能乘用車應用場景,逐步建立氫能與鋰電池純電動汽車互補發展模式等。
華電新能紅原安曲一期光伏項目。
此外,區域協同發展程度不高、技術創新水平還需增強,也是四川下一步攻關的重點。具體而言,四川風電、光伏、新型儲能等產品產地和三州一市風光資源開發應用存在“錯位”;企業研發投入不足,全省新能源產業鏈研發投入強度僅為3.13%。
圍繞創新,《規劃》提出加快關鍵技術創新攻關、強化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提高產業人才支撐能力。具體到發展目標,四川將力爭到2027年,實施攻關任務30項以上,鍛長板補短板取得標志性成果,新增培育國省級新能源產業科技創新平臺10個以上。
圍繞協同,《規劃》在保障措施中將“加強組織協同”放在首位。具體而言,在四川省新能源產業鏈協同推進機制下,依托新能源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機制,發揮鏈長辦作用,強化部門協作和上下聯動。通過市場機制和政策引導優化資源配置,促進資源向優勢區域和領域集中,優化產業布局。同時,加強區域協同發展戰略的實施,加強區域間的合作與資源共享,促進區域發展的均衡和互補。
企業已充分感受到了發展的積極信號。“《規劃》科學規劃建設新能源產業體系,對提升我省新能源產業核心競爭力,搶占未來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具有重要意義。”四川偉力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江淑平表示,作為新型儲能的骨干鏈主企業,公司將繼續以技術創新牽引產業生態整體發展,助力四川打造新質生產力,推進新能源和新型儲能產業全球化發展。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