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3 21:58:03
上海徐匯區匯元璽豪宅項目遭業主質量投訴,反映施工遲緩、外立面鼓包、鋁板變形等問題。該項目為熱門紅盤,認購率高。徐匯區房管局已介入了解,開發商承諾設立“業主接洽日”回應問題。工地管理問題早有端倪,曾被上海市住建委通報。開發商表示將內部溝通后回復,項目目前正按施工計劃推進。
每經記者|劉頌輝 每經編輯|陳夢妤
上海徐匯區匯元璽外立面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頌輝 攝
均價13萬元/㎡的豪宅也出現了質量投訴。
近日,多位上海徐匯區匯元璽小區的業主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反映,房子將在年底交付,但實際施工遲緩,而且外立面在雨水天氣之后發生鼓包,部分鋁板變形、坑洼;建筑材料與垃圾隨意堆放,部分焊接的鋼架生銹。
匯元璽位于徐匯濱江板塊,臨近創造過全國“地王”紀錄的綠城潮鳴東方、香港置地啟元項目,是上海的熱門紅盤,首次開盤吸引了超千人認購,認購率達到263%,為同批次樓盤第一名。
9月2日下午,徐匯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一位科室負責人向每經記者表示,已經針對業主反映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解,并與開發商負責人聯系溝通。目前,該項目尚未完成竣工備案。
9月2日晚,“匯元璽”微信公眾號發布《告客戶書》,將于9月5日和8日設立“業主接洽日”,每次接洽每棟樓各8名業主,并就業主提到的關于外立面、施工進度等問題做了回應。
上海市民周先生原本住在普陀區,2023年11月,他參與了匯元璽的認購和開盤活動。
該項目一入市就熱度升高,414套房源吸引了超過1090組認購。幾個月后,二期48套房源入市的認購率更是沖到667%,購房者入圍積分最低需要112.8分。
周先生一家買到了一期一套100.17平方米的房源,總價為1300余萬元,按照合同將于2025年底交房。
“現在看來,實際開發的房子與當時沙盤、樣板間展示有明顯偏差?!?/span>9月2日,周先生與部分小區業主在匯元璽項目工地外向每經記者表示,按照規劃,外墻采用鋁板和真石漆等材料,但大家近期發現施工質量較差,部分區域的鋁板也出現變形、坑洼、劃痕,真石漆基層膩子在施工階段有明顯修補和色差。
周先生稱,在施工階段,樓棟主體結構的表面部分區域因養護不當形成蜂窩狀孔洞,有些裸露的鋼架結構銹成紅褐色;室內存在滲水、粉刷粗糙等跡象,建筑垃圾隨意丟棄。
在今年5月29日的溝通會中,開發商曾承諾在6月底或7月初全面完成小區外立面的整體施工。但實際上,外立面施工仍在進行。
受訪者供圖
據業主沈先生介紹,開發商通過“匯元璽”微信公眾號每月公布項目進度,細心業主發現,今年公示的進度數據出現“倒退”情況,同一幢樓1月份的吊頂主龍骨完成率100%、窗玻璃安裝率95%、地磚鋪貼80%,而2月份公示卻顯示95%、90%、50%。
業主們由此質疑開發商進度管理不到位,虛假披露項目進度。
9月2日,每經記者與業主們一同來到匯元璽項目,工地內有數名工人在做園林綠化施工,遠處的住宅樓已全部建成,其中兩幢樓頂部的真石漆外墻出現“缺口”,工人們正在進行修補作業。
業主們在現場介紹,已經將發現的問題向上海市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系統信息顯示,已轉送到上海市住建委辦理,15個工作日內會進行回復。
圖片來源:“匯元璽”微信公眾號
每經記者注意到,根據《告客戶書》,關于外立面材質質感及色差嚴重等問題,項目方面回應“根據雙方簽訂的《上海市商品房預售合同》約定,項目公共部位外墻的裝修標準為大面積涂料、局部鋁板、基座局部石材、局部型材、局部金屬格柵?!陡婵蛻魰分泄镜牧⒚娌馁|明確了立面具體位置的裝修材料,與現場保持一致”。
另外,根據《告客戶書》的說法,“業主反饋的照片為施工過程中的照片,屬未完工狀態,針對施工中外墻涂料磕碰、污染、剔鑿等問題,我們已開展全面排查和重新施工,保證涂料完成面符合國家規范標準。立面材料按照《上海市商品房預售合同》及《告客戶書》中公示的立面材質執行”。
公開資料顯示,匯元璽項目由上海置濱匯招置業有限公司投資開發,是老牌港資房企香港置地在徐匯濱江板塊打造的一處豪宅項目,拿地時間為2022年6月1日,樓面價86285元/㎡。
2020年2月20日,香港置地聯合體以310.5億元拿下徐匯濱江西岸金融城巨幅地塊,刷新中國內地土地總價地王紀錄。2024年4月,該地塊住宅部分啟元項目80套房源開盤即售罄,均價17.8萬元/㎡,收獲44.55億元銷售業績。匯元璽在啟元的北面,與之一路之隔。
每經記者針對業主反映的問題聯系香港置地上海官微的電話,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已把問題記錄下來,將在內部溝通。
該項目的另一開發方徐匯城投集團上海匯成房產經營有限公司也表示會在內部溝通,了解情況后將予以回復。
截至發稿,每經記者未收到相關回應。
匯元璽建筑工地的管理問題其實早有端倪。今年7月31日,上海市住建委官微發布7月安全檢查情況通報,“啟元匯璽(匯元璽備案名)”是四個被曝光的項目之一。
圖片來源:“上海市住建委”微信公眾號
去年10月,香港置地宣布將退出建設銷售型住宅發展業務,專注于亞洲門戶城市的投資房地產。公司方面表示將積極從建設銷售業務中回收資本,投入綜合商業房地產業務。
康德智庫專家、上海市尚法律師事務所房地產部主任律師唐震東通過文字向每經記者表示,樓盤項目出現質量投訴問題,開發商應當積極主動履行保修義務,確保維修方案可行,并主動與業主溝通,充分披露相關問題。
“相關主管部門應當暢通投訴渠道,規范處理流程和時限,建立聯動監管與獎懲機制。比如對因重大質量隱患引發群體投訴的,可以將其列為重點監管對象,加大檢查頻次和執法力度。”唐震東認為。
而根據項目方在《告客戶書》中的說法,項目目前正按既定施工計劃穩步推進,現已進入施工收尾階段。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頌輝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