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4 11:01:02
每經編輯|袁東
2024年以來,港股逐步觸底向上,在近20個月時間里恒生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均累計上漲50%左右。進入今年8月后,恒生指數圍繞25000點震蕩,后市港股什么走向,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9月4日,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發布了其最新觀點文章——《港股長牛之“秋日勝春朝”》,文章指出,展望中長期,A股和港股都將走出超級長牛。
從港股資金面來看,2025年6月底以來持續收緊的香港流動性環境,將有望改善。當前,港幣匯率已脫離7.85弱方保證區間,金管局已經不再需要進一步回籠流動性。美元SOFR的利差和港幣HIBOR隔夜利率截至2025年8月28日已經降至0.36%,處于正常的歷史區間范圍,后續,香港的流動性進一步大幅緊縮的概率較小。
從港股基本面來看,2025年7月以來港股盈利預測持續下修,但中報業績期之后將迎轉機。恒生指數2025年EPS同比增速的一致預期從2025年7月初的6.7%下修到8月31日的2.35%,外賣市場競爭加劇、互聯網的利潤預期下調是主因。截至2025年8月29日,港股通成分股中原材料、醫療保健等行業盈利預期大幅上調,更關鍵的是,阿里巴巴中報業績會之后,即時零售內卷對相關互聯網巨頭業績預測和估值的雙殺沖擊將得以緩解。
中國股市長牛的預期伴隨著A股和港股的走強而不斷深化,長牛邏輯的關鍵在于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中國股市和中國經濟及政策預期形成正反饋,順應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機遇期。
中國社會財富從避險資產向股市的配置大潮方興未艾,這是中期行情的關鍵變量。政策大力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社保、保險、理財等積極增持股市,存款搬家初見端倪。
中國AI科技、軍工科技、創新藥、機器人等呈現整體性突破,全面提振了股市信心。AI科技浪潮將持續引領國產算力鏈、半導體,賦能港股互聯網、機器人、WEB3。
隨著中國股市賺錢效應的持續,全球資金回流港股和A股的潛力巨大。
港股補漲動力將來自恒生科技的重估以及全球資金的配置需求。1)港股補漲的動力,年內將來自于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恒生科技指數權重股補漲。2)港股補漲的動力,中期主要來自于基本面改善之后全球資金的配置需求。
行情節奏上,港股9月份依然可能有震蕩風險,但大方向是向上。
中長期,堅定看多港股;短期,港股補漲動力足,有望延續震蕩向上的慢牛行情。
配置建議1:精選科技行情,互聯網性價比高。
配置建議2:創新藥行情——依然維持戰略看多,中期景氣持續,9月份是布局良機。
配置建議3: 新消費行情——耐心尋找阿爾法,業績才是關鍵,中報正是試金石。
配置建議4:優化價值,從銀行向非銀、有色(黃金、稀土等)、化工以及出口鏈等業績彈性改善的領域擴散。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