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針對近期外賣平臺補貼爭議,市場監管總局回應:已約談主要外賣平臺,密切關注行業競爭情況,嚴守食品安全底線

2025-09-09 15:46:17

每經編輯|杜宇    

據央視新聞,記者今天(9月9日)從市場監管總局召開的例行發布會上了解到,針對近期外賣平臺補貼爭議,市場監管總局新聞發言人王秋蘋介紹,市場監管總局已經及時約談主要外賣平臺,相關平臺快速響應,集體發聲,承諾嚴守法律法規,杜絕不正當競爭,抵制惡性補貼,推動行業規范有序發展。

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密切關注外賣行業競爭情況,要求提升服務質量,嚴守食品安全底線,保障消費體驗;督促平臺合理控制補貼,避免沖擊正常價格體系;推動平臺加大對商家的扶持力度,提高騎手權益保障,構建消費者、商家、騎手、平臺多方共贏的良性生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央視新聞此前消息,7月18日,市場監管總局約談了三家平臺企業,要求相關平臺企業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嚴格落實主體責任,進一步規范促銷行為,理性參與競爭,共同構建消費者、商家、外賣騎手和平臺企業等多方共贏的良好生態,促進餐飲服務行業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此前,一場由多個平臺參與的外賣“補貼大戰”在社交網絡刷屏,不少網友曬出“一杯奶茶到手不到3元”“一頓大餐只花6塊”的“戰果”。但是,上游新聞發現,在流量與熱搜的背后,也有不少參與者在默默承受著這場“狂歡”帶來的代價。

事實上,從共享單車到拼單團購,再到如今的外賣平臺,互聯網企業“以補貼換市場”的策略并不新鮮。財經作家吳曉波也曾指出,當“燒錢戰略”“賽道理論”和“流量入口”思維被資本迷住,就極少有人認真思考這種商業模式能不能盈利。

據南方都市報,浙江理工大學競爭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健認為,外賣平臺高額補貼難以持續。這些補貼怎么補,到底誰出的錢?如果還是像平臺要求商家自動跟價、落實全網最低價和僅退款政策一樣,最終被“卷”的實際是商家,這會影響商家在產品研發、技術升級等方面的投入,導致其競爭力下降,處于市場劣勢地位。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上游新聞、南方都市報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开 | 亚洲福利国产精品合集在线看 | 天堂久久久久va久久久久 | 在线观看欧美性爱 | 香蕉久久精品曰曰躁夜夜躁 | 亚洲乱码中字幕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