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09 20:45:05
每經記者|黃辛旭 每經編輯|裴健如
奇瑞的上市進程又進一步。
9月7日,港交所官網顯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瑞)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其聯席保薦人為CICC(中金公司)、HTSC(華泰證券)和GFSHK(廣發證券香港)。如果上市成功,這將是港交所年內最大車企IPO(首次公開募股)。
視覺中國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上市聆訊屬于企業IPO流程中“審核階段”的關鍵環節之一。目前,奇瑞處于上市靜默期。不過,一位接近奇瑞的消息人士告訴記者,此次奇瑞IPO整體進展還是比較順利,后續上市還有一系列流程。
目前,奇瑞是國內為數不多沒有上市的汽車集團公司,其沖刺IPO的消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傳出,此次是距離上市最近的一次。
“現在上市,對奇瑞而言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首先可以募集資金,為后續發展助力;其次上市本身就是給企業做了一個很好的背書。如果上市順利,說明該公司結構完善、管理合理、財務也透明。”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告訴記者。
研發創新需要資金
據悉,奇瑞計劃募集資金規模為15億美元至20億美元。此次募資金額擬用于研發不同車型和版本的乘用車,以進一步擴大公司的產品組合;用于下一代汽車及先進技術的研發以提高公司的核心技術能力;拓展海外市場及執行公司的全球化策略;提升公司位于安徽蕪湖的生產設施;用于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等。
一位奇瑞內部員工此前向記者透露,奇瑞一直在推進上市相關工作,此舉可以為公司的研發創新提供長期資金支持。
近兩年,奇瑞先后將重心放在新能源和智能化上。
2023年,奇瑞控股集團董事長尹同躍稱:“奇瑞在新能源領域是‘起個大早趕個晚集’,但奇瑞要全面發力新能源,2024年就不客氣了。”
從招股書數據來看,2022~2024年,奇瑞燃油車收入占比分別為75.9%、87.8%、69.6%,新能源汽車收入占比分別為13.2%、4.9%、21.9%。
2024年底,尹同躍喊話稱:“奇瑞在智能化(領域)也要不客氣了。”奇瑞開始加速補齊智能化短板。
“過去燃油車時代,技術更新很慢,車型升級換代主要把外形改變一下,但現在汽車研發方向是電動化、智能化,這些領域功能的研發費用非常高,且迭代速度快,車企無法按照傳統模式組織研發,而需要大量資金。奇瑞要想持久發展的話,上市融資也是必然的。”張翔認為,這是奇瑞要上市的重要原因之一。
IPO條件相對成熟
對于此次奇瑞計劃在港交所上市,尹同躍2025年曾公開表示:“香港是全球重要的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以及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借此機會,奇瑞正式以香港作為全球化戰略的‘新起點’與‘新坐標’。”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稱,港股具備高度開放性與成熟度,市場投資者的國際化程度極高,且IPO審核流程短,是眾多IPO企業的首選。
雖然港交所上市要求相對較低,但按照要求,其對企業仍有一定的財務、經營要求等。從奇瑞財務狀況、銷量走勢等數據來看,近年來一直在進行上市準備。
按照招股書,奇瑞近年來營收和凈利潤持續增長。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公司營收分別為926.18億元、1632.05億元、2698.97億元、682.2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8.06億元、104.44億元、143.34億元、47.26億元。銷量方面,奇瑞2024年以229.5萬輛的全球銷量創下歷史新高。
提升財務表現和銷量數據之外,公司內部近幾年也在調整之中。“奇瑞對公司的組織架構、股權結構都做了調整。”張翔認為,這也是此次奇瑞上市順利的關鍵所在。
2025年7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奇瑞方面了解到,奇瑞根據戰略目標和發展需要,成立品牌國內業務事業群,下設星途、艾虎、風云、QQ四大事業部。
“四大事業部中,星途事業部聚焦高端品牌星途,艾虎事業部聚焦經典產品艾瑞澤和瑞虎,風云事業部聚焦新能源品牌風云,QQ事業部則聚焦小車產品,目的是實現戰略聚焦、資源整合、強化協同、品牌向上。”一位奇瑞工作人員表示。
此外,奇瑞近年還啟動了混改,引入新的投資者。據天眼查信息,目前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前四大股東分別為奇瑞控股、安徽省信用融資擔保集團有限公司、蕪湖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立訊有限公司。此外,還有青島五道口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企業(有限合伙)、青島鑫誠海順新能源汽車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股東。
張翔表示,以前蕪湖市國資委是奇瑞的大股東,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這并不是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反而引入更多其他資本的話,代表行業更看好這家公司的發展。
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這是奇瑞多年來距離上市最近的一次。其最早的上市計劃在2004年就被傳出,但由于奇瑞與上汽集團之間的復雜股權關系而被擱置。
2009年,奇瑞以29億元出售20%的股份,一度被市場認為是在為上市作準備。
2011年,尹同躍開始“改口”,表示由于存在一些關聯交易等問題,暫不考慮上市。
2016年,奇瑞旗下子公司奇瑞新能源嘗試通過海螺型材借殼上市,這一計劃最終也未成功。
2019年,奇瑞啟動混改,并于當年12月完成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增資擴股項目,投資方青島五道口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企業(有限合伙)合計出資144.5億元。彼時,奇瑞相關負責人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青島五道口團隊到來,既可以將其擁有的豐富產業和客戶資源引入奇瑞,又可以在產業投資和資本運作方面幫助奇瑞。不過,外界看來,其后續仍沒有進一步發展。
相較而言,奇瑞本次IPO整體進程相對順利。
2025年2月28日,奇瑞曾向港交所提交上市文件,后因在港交所遞表滿6個月未獲聆訊而失效。
8月27日,證監會官網披露了關于奇瑞境外發行上市及境內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備案通知書。根據備案通知書,奇瑞擬發行不超過6.99億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奇瑞18名股東擬將所持合計20.16億股境內未上市股份轉為境外上市股份,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流通。
8月29日,奇瑞第二次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文件。
9月7日,奇瑞終于通過港交所聆訊。記者了解到,其后續經過路演與投資者推介、定價與配售等步驟就能實現上市。
奇瑞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沒有上市的汽車集團公司。即便如此,張翔認為,這一時間節點上市仍處于較好時機,其表示:“現在中國及全球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都處于一個高速增長期,上市獲得資金可以幫助奇瑞實現更好發展。”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