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15 14:29:00
近期,我國創新藥領域政策利好頻出,從新藥研發成果涌現到審評審批效率提升,多重積極因素共同推動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在此背景下,恒生創新藥ETF(520500)作為目前全市場唯一一只跟蹤恒生創新藥指數的ETF,展現出較強勁的資金吸引力和市場表現,規模與份額雙雙創下自2024/12/16成立以來歷史新高,成為投資者布局創新藥板塊的重要工具。
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9月12日,恒生創新藥ETF(520500)規模達15.78億元,份額達7.71億份,自8月以來增幅分別達46%和49%,雙雙再創歷史新高。該ETF進入9月以來日均成交額達12.54億元,展現出較好的流動性,反映出資金對創新藥板塊的持續看好。(份額、規模數據來源:交易所,8月初規模和份額分別為10.81億元和5.46億份;其他數據來源:Wind)
政策層面近期連續釋放利好。2025年9月11日,國新辦發布會披露,“十四五”期間,我國在研新藥數量占全球超20%,躍居全球第二位,舒格利單抗、恩沙替尼等多款國產創新藥陸續獲批上市。國家藥監局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共批準創新藥210個、創新醫療器械269個,2025年上半年創新藥對外授權總金額已近660億美元,顯示全球市場對中國創新藥的認可度不斷提升。
9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生物醫學新技術臨床研究和臨床轉化應用管理條例(草案)》,強調推動生物醫學技術創新發展,加快研發和成果轉化。同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公告,優化創新藥臨床試驗審評審批,標志著IND審批正式進入“30天”高效時代,極大提升了臨床研發效率和可預期性。
恒生創新藥ETF(520500)跟蹤的恒生創新藥指數于2025年8月11日修訂編制方案,剔除CXO行業公司,更加聚焦于生物、化學制藥及原料藥等創新藥產業鏈中上游領域,突出“創新”與“制藥”雙主線。該ETF通過QDII機制投資于研發實力強、成長性高的港股創新藥企業,是有望助力把握港股創新藥投資機遇的有效工具。
光大證券指出,國家支持創新藥全鏈條發展的工作部署正逐個落地,通過研發端、準入與支付、臨床應用等多個層次的組合拳,構建了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閉環體系,有望推動中國向“創新藥強國”跨越,看好創新藥龍頭企業、細分領域特色biotech及CXO產業鏈。(研報來源:光大證券—創新藥IND審批縮短至30天,看好國產創新產業鏈—2025/9/14)
基本面逐步回暖的創新藥板塊或仍值得關注。此外在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的背景下,離岸港股市場有望更為受益,兼具港股β和創新藥α共振的恒生創新藥ETF(520500)吸引力正在增強。恒生創新藥ETF(520500)規模較大、流動性較優、支持場內T+0,有望擔當助力投資者把握港股創新藥機遇的有效工具。
注:T+0為交易所交易機制。
政策來源:2025/9/12,國家藥監局—《關于優化創新藥臨床試驗審評審批有關事項的公告》;2025/9/12,國務院常務會議—《生物醫學新技術臨床研究和臨床轉化應用管理條例(草案)》。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并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投資需注意投資風險,請仔細閱讀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說明書和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體情況。本基金可投資于境外證券市場,還將面臨匯率風險、境外證券市場風險等特殊投資風險。指數由恒生指數公司編制并發布,其所有權歸屬恒生指數公司。指數由恒生指數有限公司(“恒生”)編制和計算,其所有權歸屬恒生。恒生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確保指數的準確性,但不對此作任何保證,亦不因指數的任何錯誤對任何人負責。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