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19 19:33:56
9月18日,均勝電子發布機器人AI頭部總成等產品,同日,均勝電子孫公司均勝機器人總經理胡爽接受記者采訪。此次發布的頭部總成高度集成多種功能,搭載多模態AI交互系統。胡爽稱人形機器人智能分移動、操作、交互三類,AI頭部總成嵌入多模態交互模型。對于人形機器人操作智能,數據是關鍵,均勝利用自身工業場景采集和訓練數據。
每經記者|朱成祥 每經編輯|陳俊杰
9月18日,均勝電子正式發布機器人AI頭部總成,基于英偉達Jetson Thor芯片的全域控制器以及新一代機器人能源管理產品。
同日,寧波均勝具身智能機器人有限責任公司(均勝電子孫公司,以下簡稱均勝機器人)總經理胡爽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
均勝電子為汽車領域頭部Tier1(一級供應商)。此前,拓普集團、三花智控等汽車產業鏈廠商均已切入人形機器人領域。
據了解,均勝電子此次發布的人形機器人頭部總成,高度集成了柔性顯示屏、麥克風陣列、深度相機、轉動控制等多種功能。該頭部總成所搭載的多模態AI交互系統,具備主動語音交互、人臉識別跟隨、精準意圖識別、實時圖像生成等更智能、更自然、更實時的人機交互體驗。
胡爽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人形機器人的智能主要分為三大類,移動智能、操作智能以及交互智能。移動智能是讓人形機器人像自動駕駛一樣,能夠在無圖開放環境自主導航避障;操作智能便是現在關注較多的機械臂,包括末端執行器精細化、泛化操作;交互智能是通過大語言模型、多模態模型進行AI交互。”
胡爽表示:“均勝剛剛發布的AI頭部總成,其實就是把AI多模態交互模型的能力嵌入,從而提供情感陪伴、自然交流。”
據了解,胡爽曾帶領團隊將人工智能應用到汽車上,深入研發智能座艙、智能網聯、智能駕駛等技術,把AI模型算法用在汽車智能化相關產品。胡爽和他的團隊打造了智能座艙多模態融合感知平臺,通過圖像、點云、語音、文本等多模態數據流的融合感知,使車輛更加全面和準確地理解當前車內外人員及環境狀況。
可以看出,均勝電子的AI頭部總成就是將其在智能座艙領域的AI交互技術遷移到人形機器人領域。
胡爽強調:“智能座艙多模態AI交互能力給乘客、駕駛員提供了更多的價值。但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目前這樣的交互體驗還沒有被特別多地關注到。在未來,交互智能在三大智能中的地位一定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均勝在汽車智能駕駛領域的能力,也可以遷移到人形機器人移動智能領域。”
來源:均勝電子
對于人形機器人而言,最核心的當屬操作智能,即人形機器人如何替代人類干活,而數據則是關鍵因素。目前,人形機器人訓練數據主要分為真機在真實物理環境采集的數據以及通過模擬仿真等軟件的合成數據。
那么,均勝電子是以使用真實數據為主,還是合成數據為主?胡爽認為:“這是一個比例的關系。特別是對于預訓練的VLA (視覺語言動作)模型,合成數據比例更高。對于真機采集的數據,特別是我們真實產線上的場景數據,我們采集來之后更多是做一個后訓練,強化學習。”
關于數據的采集,胡爽表示:“均勝電子已經利用自身工業場景,進行一些數據的采集和訓練。目前,各廠商在工業場景的落地應用,主要是上下料裝配、搬運、質檢等。均勝電子更多關注上下料和搬運,這是因為它對操控精度要求沒有那么高,更適合在真實工廠環境部署。讓機器人一邊干活一邊學習,同時不影響產線生產節拍和生產效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