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9?24 行情”一周年:主動權益基金 “翻倍基”批量涌現,長期配置邏輯成關鍵

2025-09-23 13:21:17

去年9月24日以來,主動權益基金業績回暖,“翻倍基”涌現,年內超九成獲正收益,429只偏股混合型、112只普通股票型基金業績翻倍。近一年,主動與被動型基金業績均值接近,雖2024年主動基金獲取超額收益挑戰加劇,但長期看主動基金資產加權平均收益率普遍高于被動基金,投資者應關注中長期好產品。

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彭水萍    

從備受市場質疑到“翻倍基”批量涌現,主動權益類基金從去年924日開始到現在,許多產品都打了漂亮的“翻身仗”,也折射出公募行業的韌性。

不僅如此,平均收益率方面,現階段的主動、被動型產品的差距并不明顯,市場也在進一步關注主動型基金的長期配置價值。畢竟,此類基金更加聚焦市場當中的細分優勢行業以及好公司。

主動權益基金業績回暖,“翻倍基”批量涌現

今年以來,沉寂多時的主動權益基金業績翻身,年內超九成主動權益基金斬獲正收益,業績翻倍的產品批量涌現。

20249月以來,A股與港股呈現多板塊輪動上漲態勢,紅利、人工智能、銀行及創新藥等先后表現活躍,市場情緒得到提振。隨著市場回暖,過去幾年遇冷的主動權益基金重回投資者視野。

Wind數據顯示,截至918日,從去年924日開始,已經有429只偏股混合型基金、112只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區間業績超過100%,主要來自投資實力較強的頭部公募。 

普通股票型基金近一年頭部業績產品統計(來源:Wind)  

偏股混合型基金近一年頭部業績產品統計(來源:Wind)

在本輪行情中,以AI為代表的科技板塊和以創新藥為代表的醫藥板塊漲勢強勁。數據顯示,截至918日,中證人工智能主題指數、中證創新藥產業指數從去年924日以來的漲幅分別為134.77%62.88%

從近一年表現較好的主動權益基金來看,有不少也是因為把握住了醫藥或科技板塊機會。比如今年漲幅居前的主動權益基金中,醫療醫藥行業主題產品占比過半,名稱普遍帶有“醫藥”“醫療”“健康”等字樣,還有部分產品底層資產也投向醫藥醫療板塊;此外,還有部分科技、先進制造主題基金或主要投向電子、通信等板塊的科技成長風格產品。

盡管不少主動權益基金仍處于修復前期回撤的過程中,但是短期業績顯著回升,正持續助推基金長期業績穩健增長。

從凈值接近“腰斬”,到快速修復并創歷史新高;從連續3個年度虧損,到突然逆襲上漲并創凈值新高??今年以來,不少主動權益基金經理走出困境,上演業績翻盤的大戲。Wind數據顯示,超800只主動權益基金復權單位凈值在近一個月創出歷史新高。

不過,業績層面的短期向好與基金發行市場的局部活躍,僅僅只是重塑投資者信心的開端。對于公募基金而言,若想真正迎來行業發展的 “豐收季”,仍需著力彌合“一旦回本就贖回”這一信任鴻溝。

一方面,要將基金經理的主動管理能力持續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持有人收益;另一方面,需推動發行市場的短期熱度沉淀為源于深度信賴的長期資金供給。這一過程,不僅是市場情緒的逐步修復,更是資產管理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優化生態格局的關鍵之舉。 

主動與被動型權益類基金近一年難分伯仲

從業績均值來看,從去年924日到今年918日,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股票型被動指數基金的期間業績均值已經非常接近。

Wind統計顯示,上述期間,普通股票型基金的業績均值達到59.55%,偏股混合型基金達到58.57%,股票型被動指數基金達到60.21%

事實上,“主動戰勝被動”一直是公募基金行業的追求和目標,可受困于行情的制約,公募基金的主動型產品業績在過去幾年間備受外界質疑。但是從“9·24”行情開始到現在,越來越多的主動型產品讓投資人重拾信心,且這樣的信心在2025年更加充足。

根據晨星(中國)研究中心的統計,2024A 股市場雖明顯反彈,但結構化行情進一步深化,主動型基金經理獲取超額收益的挑戰顯著加劇。僅13.4%的主動基金在2024年戰勝了偏股基金中被動基金資產加權平均收益率,這一比例較2023年驟降52個百分點。

受到2024年所拖累,三個偏股基金組別中主動基金最近三年戰勝率也均降低至50%以下的水平。但從另一方面看,三個偏股基金組別中,主動基金在長期維度的資產加權平均收益率普遍高于同組別的被動基金。值得注意的是,主動基金長期維度較高的超額收益主要源于中國市場早期的顯著超額收益。

因此,一個淺顯易懂的道理在于,主動權益類基金受行業周期性的影響雖然偏大,但市場上并非沒有業績長期突出的主動偏股型產品,而這也在說明一點,并非主動型的產品就一定比被動指數基金差。從基金經理的角度來看,應該進一步完善多元化投資體系,建立更廣域和靈活的資產配置框架;而從投資者來說,不應該把短期的基金業績作為居民理財長期投資的判斷依據,更應該從中長期選擇契合自身投資理財需求的好產品。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一级AV在线大片 | 日韩欧美高清中文字幕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人高清精品a∨qwo |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 | 五月综合国产婷婷 |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最新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