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3 17:39:11
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趙云
9月23日,南華基金發布公告稱,公司旗下南華科技創新混合提前結束募集,即于9月22日啟動募集的當天結募,這是近期市場上又一只首發當日結束募集的主動權益類基金。
盡管權益類公募基金近期的發行勢頭不錯,但基金公司對持營產品進行限購的情況也有不少,特別是一些科技主題或年內績優的人氣產品。
有分析指出,部分基金管理人會通過限購防止相關產品規模過快增長,也能讓投資者更加理性地看待相關產品的業績;另一方面,增量資金的配置難度也在加大,隨著三季度臨近收官,市場或又將迎來業績兌現的關鍵期,業績成長健康的公司或行業有望得到資金的青睞。
9月22日開始募集,原定9月30日結束募集,卻提前至9月22日的南華科技創新混合,是一只發起式基金,不過,對比此前發起式產品的募集效率來看,首發當日結募的并不多見。而從近期市場對于權益基金的關注度來看,此類產品的確備受投資人重視,畢竟到了大盤震蕩盤整的階段,不少投資人希望通過公募基金參與A股投資。
最近一段時間,“日光基”、首發當日結募的產品數量增多,從這些此前基金的所屬基金公司來看,普遍是行業頭部公募,南華科技創新混合的管理人南華基金并非如此,且從過往的經營數據來看,并不理想。
今年8月19日,南華期貨披露2025年半年報,其全資子公司南華基金上半年凈利潤錄得-618萬元,上年同期凈利潤為微幅盈利34萬元;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2403萬元,較去年同期的3256萬元下降逾26%。
自2016年成立以來,南華基金僅在2023年實現年度盈利119萬元,其余年份仍延續虧損態勢,2016年至2022年累計虧損近億元,2024年更虧損1049萬元,截至上半年累計虧損接近1.2億元。
公告內容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司基金資產凈值合計為215.27億元,較去年末增長45.40%。《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產品結構方面,南華基金仍以固收類產品為主,缺乏具有規模拉動能力的權益類產品,未能有效脫離中小基金公司同質化競爭陷阱。現有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中,規模最大的是南華豐利量化選股,今年二季度末統計錄得1.85億元。
雖然此次有新的基金受到市場關注,但公司產品單一、投研與市場渠道不足仍為核心痛點,盡管此前有母公司增資,但若無法在權益投資、產品創新或跨市場策略上取得突破,僅靠“輸血”難以形成可持續盈利。
近期,A股市場持續迎來調整,但投資人對于權益投資的熱情依然不減,在指數調整的近一個月時間里,不僅有許多一日售罄的新基金出現,還有許多限購的老基金。
9月23日,睿遠基金發布公告稱,為保護投資者利益,自9月24日起,睿遠穩益增強30天持有債券基金暫停申購、定投及轉換轉入,贖回及轉換轉出正常辦理。9月4日,年內業績突出的一只基金公告了即將限購的消息,永贏科技智選將從9月5日起,單日單賬戶限購1萬元。
主動權益類基金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以及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年內頭部業績產品有許多都對大額申購額度進行了調整。事實上,三季度開始,一些傳統優勢渠道的熱門主動權益產品就開始了限購,特別是一些科技主題基金、年內績優基金等人氣產品也實施限購。
有分析指出,近期市場較熱,部分熱門賽道的基金規模較大,因此,部分基金管理人會通過限購防止相關產品規模過快增長,也能讓投資者更加理性地看待相關產品的業績。
當然,還有一些指數型產品,或是指數增強型基金仍受到市場資金的追捧。由摩根資產管理推出的摩根中證A500指數增強型基金于9月16日正式成立,募集規模達21.33億元。Wind數據統計,截至9月16日,今年以來全市場共新成立52只以中證A500指數為標的的量化基金(指數型),該基金成為2025年以來首發規模最大的中證A500指增產品。
那么,接下來公募基金吸引的增量資金將去向何處?哪些資產或行業具備配置價值?展望后市,摩根資產管理中國指數及量化投資部總監胡迪表示,外資回流的需求可能推動核心資產估值修復,有望使得大盤成長在風格輪動中接力。
另一方面,隨著三季度臨近收官,市場或又將迎來業績兌現的關鍵期,對于業績成長健康的公司或行業或有望得到資金的青睞。最近,已經有兄弟科技、中泰股份、華新精科等十余家公司披露三季度業績預告,大部分公司實現預增。此外,不少公司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積極回應投資者關切,陸續傳遞出訂單飽滿、產能提升、行業回暖等積極信號,A股優質資產有望進一步得到資金的關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