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25 10:43:58
2024年9月24日以來,A股市場迎來了一波強勁的上漲行情,放在當時我們可能把924看做是一次超跌反彈,但是一周年后回頭再看,那次更像是結束了科創板3年熊市的新起點。
從近250個交易日的漲幅來看,小盤風格強于大盤風格,科技成長方向表現突出,“科創”含量高的指數漲幅翻翻,兼具小盤與成長風格的科創200指數上漲131.21%,科創50指數上漲121.06%。
站在當前時點,漲幅過百的科創板指數要不要落袋?如何看待之后的行情?
1、目前我國仍有較多科技領域待突破、待追趕,政策出現負面阻力的可能性非常小,未來一段時間更多的是支持與呵護,科技突圍自立自強的大方向不變。
2、從基日以來的指數位置來看,科創50指數上市以來調整幅度與創業板指相當,但調整周期更長,調整幅度和調整時間已經較為充分。雖然指數近1年漲幅過百,但是對比創業板那波“互聯網+”行情,現在位置仍處于爬坡階段,“主升”還未來臨。當前“人工智能+”從底層硬件再到場景應用涉及面更廣,相信這波AI浪潮能夠涌現更多的投資機會。
3、科技領域仍在不斷注入“新鮮血液”,9月19日,上交所官網披露,上市審核委員會將于9月26日召開會議,審議摩爾線程首發事項。若順利過會,摩爾線程離成為“國產GPU第一股”就更近一步。從入口關來看,除了優先支持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硬科技”企業上市外,對擬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進行更高的要求,2024年將科創板企業申報上市標準中的最近三年研發投入累計金額下限由6000萬元提升至8000萬元或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5%以上。這些調整都表明,我們在科技端“廣撒網”的同時,提高了對于真科技企業的甄別。隨著越來越多的硬核企業上市,將加速我國核心技術突破與產業鏈的自主可控進程。
4、從指數形態來看,科創50放量突破前期平臺,空間已被打開,如遇回調下方支撐較多,建議持續關注。
相關ETF:科創50ETF(58800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