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25 15:09:19
每經記者|張寶蓮 每經編輯|段煉 陳俊杰
據券商中國報道,美東時間9月23日,有業(yè)內人士稱,特朗普政府正在尋求獲得美洲鋰業(yè)公司(Lithium Americas)10%的股權,希望擁有美國最大鋰礦的權益。目前白宮方面正在重新商談美國能源部對美洲鋰業(yè)公司一筆22.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4億元)貸款的條款。9月24日,美洲鋰業(yè)公司股價在盤中飆升超過100%。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資料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A股鋰礦龍頭贛鋒鋰業(yè)曾為美洲鋰業(yè)公司第一大股東。Wind顯示,2017年,贛鋒鋰業(yè)全資子公司香港贛鋒國際有限公司(簡稱贛鋒國際)以每股0.85加元的價格認購美洲鋰業(yè)公司7500萬股新增股份,交易金額為6375萬加元(當時約合4900萬美元),持有美洲鋰業(yè)公司19.9%股權,成為美洲鋰業(yè)公司第一大股東。Wind顯示,截至4月15日,贛鋒鋰業(yè)為美洲鋰業(yè)公司第三大股東。
9月25日,贛鋒鋰業(yè)股價大漲,截至發(fā)稿漲超4%。贛鋒鋰業(yè)證券部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公司通常不會直接參與美洲鋰業(yè)公司經營決策,美國政府尋求入股美洲鋰業(yè)公司對公司影響較小,(對美洲鋰業(yè)公司)后面股權如何處置,要看公司下一個定期報告。
美洲鋰業(yè)公司
手握全球已探明資源規(guī)模最大鋰礦
券商中國的報道稱,該筆22.6億美元貸款最初是在拜登政府期間批準。特朗普政府官員對外表示,白宮提出入股該公司是為了重新談判這筆貸款,并稱此舉為“一筆重要的關鍵礦產交易”。
有分析認為,特朗普政府之所以把目光聚焦于美洲鋰業(yè)公司,或許與在美國鋰供應鏈發(fā)展中占據舉足輕重地位的Thacker Pass鋰礦項目有關。
美洲鋰業(yè)公司官網指出,Thacker Pass擁有全球已知規(guī)模最大的已探明鋰資源和儲量,這些資源支撐著美國內華達州北部鋰礦區(qū)的開發(fā)。Thacker Pass位于美國內華達州北部洪堡縣,為沉積型鋰礦,2023年3月開工建設,預計分5期實現每年16萬噸的電池級碳酸鋰產能。
據悉,該鋰礦有望在第一階段就實現年產電池級碳酸鋰4萬噸的目標,足夠80萬輛電動汽車使用。、
據美洲鋰業(yè)公司披露,該項目是美洲鋰業(yè)與通用汽車的合資項目。美洲鋰業(yè)持股62%并負責運營該礦。通用汽車擁有38%的權益,并簽訂了為期20年的承購協議,可采購一期最多100%以及二期最多38%的產量,同時對第二期剩余產量擁有優(yōu)先認購權。
贛鋒鋰業(yè)曾是最大股東
已賣掉大部分所持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贛鋒鋰業(yè)與美洲鋰業(yè)公司關系密切。
贛鋒鋰業(yè)2010年8月上市,2013年在全球開啟鋰資源收購。2017年,贛鋒鋰業(yè)通過贛鋒國際間接持有美洲鋰業(yè)公司19.9%的股權,成為美洲鋰業(yè)公司第一大股東,享有美洲鋰業(yè)公司80%的包銷權。
2018年10月底,贛鋒國際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荷蘭贛鋒收購阿根廷Minera Exar 公司37.5%股權。MineraExar公司剩余62.5%的股權由美洲鋰業(yè)公司持有。MineraExar公司旗下Cauchari-Olaroz鋰鹽湖擁有豐富的鋰資源儲備。據了解,Cauchari-Olaroz鋰鹽湖項目預計下半年可達成全年生產目標。
截至2024年末,贛鋒鋰業(yè)在全球范圍內布局了多處鋰資源項目,包括澳大利亞Mount Marion鋰輝石項目、阿根廷Cauchari-Olaroz鋰鹽湖項目和馬里Goulamina鋰輝石項目等,資源量總計超過3381萬噸LCE。
2025年上半年,贛鋒鋰業(yè)稱,基于戰(zhàn)略調整,處置了部分對美洲鋰業(yè)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因持股比例下降,公司對剩余股權喪失重大影響,故將其從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重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美洲鋰業(yè)公司2024財年報告顯示,贛鋒鋰業(yè)對其持股已經下降至6.86%。
美國政府頻頻收購企業(yè)股權
“美版混改”前景如何?
近期,美國特朗普政府已多次出手收購私營企業(yè)股權,有媒體稱其為“美國版混改”。
今年6月,在日本新日鐵收購美國鋼鐵的交易中,美國政府為自己爭取到了擁有特定否決權的“黃金股”。
7月,美國國防部宣布已斥資4億美元收購稀土礦商MP Materials股權,成為該公司最大股東,持股比例達15%。MP Materials目前運營著美國唯一一座稀土礦。稀土主要用于制造磁體,而這些磁體是新能源汽車、風力渦輪機以及各類先進武器裝備的核心部件。
8月22日,美國政府宣布將成為芯片巨頭英特爾的最大股東。在被問及對英特爾的投資是否代表了一種新的產業(yè)政策實施方式時,特朗普在8月25日給出了肯定的回答,并表示“將盡可能多地爭取”。這意味著,美國政府的產業(yè)干預模式,正從“個案試點”向“制度性轉變”加速推進。
中國資深投資銀行家、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王世渝對每經記者表示,政府控股與市場化運營并非美國首創(chuàng),從全球實踐來看,新加坡的淡馬錫集團就是這一模式下較為成功的案例,其創(chuàng)立數十年來始終維持著這一運營機制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他認為,美國作為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國家,理論上有能力推行政府投資或者控股且兼顧市場化運營。而且,特朗普本身就有企業(yè)家背景,相較于傳統(tǒng)政治人物,他更懂得政府控股和市場化運作的關系。
不過,這樣的角色轉變還是在美國國內引起了極大的爭議。
美國企業(yè)研究所經濟學家邁克爾·R·斯特蘭(Michael R. Strain)將特朗普的做法稱為“投機性的企業(yè)‘勒索’秀”。
部分專家認為,與英特爾的交易代表著特朗普又一次打破常規(guī),將總統(tǒng)權力擴展到商界——而且很可能不會是最后一次。哈塞特8月25日表示,聯邦政府可能入股其他美國半導體公司,甚至進軍其他行業(yè)。
新美國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杰弗里·格爾茨(Geoffrey Gertz)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在嘗試擴大美國政府干預私營部門的邊界,并不斷試探極限。”
(聲明:文章內容 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記者|張寶蓮
編輯|段煉?陳俊杰?杜波 易啟江
校對|金冥羽
封面圖片: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chuàng)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