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26 09:08:37
9月25日晚間,西藏礦業公告,西藏扎布耶鹽湖綠色綜合開發利用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正式投產。該項目是全球首套采用膜分離+MVR鹽湖提鋰工藝的項目。西藏扎布耶鹽湖是世界第三大、亞洲第一大鋰礦鹽湖,資源優勢顯著,成本優勢明顯。除西藏礦業外,天齊鋰業持有項目公司20%股權。
每經記者|胥帥 每經編輯|董興生
公告字少,含金量卻很大。
9月25日晚間,西藏礦業(000762.SZ,股價22.58元,市值117.68億元)公告稱,西藏扎布耶鹽湖綠色綜合開發利用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正式投產。記者了解到,這意味著該項目結束試生產階段,可投入規模生產。也意味著扎布耶鹽湖將成為西藏首個進入規模生產的大型鹽湖。
西藏扎布耶鹽湖是世界第三大、亞洲第一大鋰礦鹽湖,其鹵水含鋰濃度僅次于智利阿塔卡馬鹽湖。上述項目自公告至今長達4年,這4年間,鋰價經歷了從供不應求到供給過剩,再到供給寬松。除西藏礦業外,天齊鋰業也持有項目公司20%股權。
西藏礦業表示,公司具有比世界同類鹽湖更優的資源,成本比國內其他鹽湖成本低20%,比鋰礦提取價格低50%~70%左右。除了西藏礦業,今年鹽湖提鋰放量的還有鹽湖股份,其4萬噸/年鋰鹽項目總體進度在上半年達到71%,預計9月底進入投料試車。
西藏礦業公告顯示,西藏扎布耶鹽湖綠色綜合開發利用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屬于大型工業裝置,系全球首套采用膜分離+MVR鹽湖提鋰工藝的項目,涉及較為復雜的技術調試、環境適配和產品驗證等,同時地處高寒地帶,面臨艱苦建設條件。經全力奮戰,項目于2025年9月20日至24日順利完成120小時的功能考核,標志著該項目正式投產。
據了解,西藏扎布耶鹽湖是世界第三大、亞洲第一大鋰礦鹽湖,具有碳酸鋰儲量規模較大、品位高、鎂鋰比低等優勢,是全球少有的天然碳酸鋰資源。
公告披露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西藏礦業一位高管。對方表示,項目投產意味著西藏扎布耶鹽湖結束了試生產階段,可投入規模生產。只是,現在還不清楚具體的產能爬坡進度和計劃表。
西藏鹽湖鋰資源儲量極為豐富,占全國鹽湖鋰資源量的33%,是全球重要的鋰資源分布區之一。據勘查報告,截至2023年6月,西藏已對13個鹽湖開展詳細勘查,氯化鋰資源量總計約1500萬噸。而西藏富鋰鹽湖達到61個,碳酸鹽型鹽湖約占53.6%。
西藏的鹽湖中鋰含量高、鎂鋰比例低,具有極高的開發價值。除西藏扎布耶鹽湖外,比較有代表性的還有龍木錯、結則茶卡、麻米錯等。背后涉及的上市公司包括藏格礦業、西藏城投、天齊鋰業、紫金礦業,既有中小規模企業,也有千億元市值的“大塊頭”。但從開發進度來看,要么處于環評階段,要么才拿到采礦證,要么還在中試,沒有一家能正式進入大規模量產。
西藏扎布耶鹽湖投產不僅利好西藏礦業,也直接利好天齊鋰業。西藏礦業持有該項目主體西藏日喀則扎布耶鋰業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扎布耶鋰業”)50.72%股權,天齊鋰業持有20%股權。
不過,也有鋰企高管向記者表示,該項目鋰鹽年產能只有1萬噸,量不大,對產業不會構成大的影響。
實際上,西藏扎布耶鹽湖綠色綜合開發利用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從開始到現在也是一波三折。
2021年8月27日,公司披露了開發該項目的公告。最開始的產品方案是,電池級碳酸鋰9600噸/年、工業級碳酸鋰2400噸/年、氯化鉀15.6萬噸/年;計劃節點是力爭2023年7月30日建成,2023年9月30日運行投產。
彼時,宣布建設的時間也是鋰價高峰。SMM(上海有色網)現貨報價顯示,2021年6月,國產電池級碳酸鋰報價89000至90000元/噸,均價88000元/噸。到了2022年,碳酸鋰價格節節攀升,一度達到30萬元/噸。
不過,直到2022年6月,該項目才開工建設;到2024年6月30日,才進入試生產階段。
項目進展緩慢原因有很多,比如,在2022年因供電設施建設時間節點“拖期”,公司與項目供能商解除合同。同年,扎布耶鋰業未經批準,在扎布耶鹽湖管理范圍內違規建設1200公頃鹽田和結晶池,阻隔湖泊水體自然交換。該公司還違反礦產資源法,在鹽湖周邊違規取土178.4萬立方米,由此被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批評。到了2023年,扎布耶鋰業又被要求整改提鋰過程中浪費伴生礦的問題。
扎布耶鹽湖能規模化生產,之所以引發行業關注,是因為在鋰行業,鹽湖提鋰具有邊際成本低的優勢。
西藏礦業表示,公司具有比世界同類鹽湖更優的資源,成本比國內其他鹽湖成本低20%,比鋰礦提取價格低50%~70%左右,成本優勢明顯。
藏格礦業的鹽湖提鋰成本是比較好的參照。公司今年上半年碳酸鋰平均銷售成本約4.15萬元/噸。公司也曾預估過西藏麻米錯鹽湖達產后的碳酸鋰生產成本,約為3.1萬元/噸。2025年上半年,碳酸鋰價格在6萬元/噸~8萬元/噸區間震蕩運行,這種情況下仍然能維持盈利。
記者注意到,除西藏礦業外,今年鹽湖提鋰放量的,還有鹽湖股份。公司2025年半年報顯示,4萬噸/年鋰鹽項目總體進度達到71%,吸附提鋰裝置于6月3日完成中交驗收,預計9月底進入投料試車。屆時,鹽湖股份將形成8萬噸/年鋰鹽的產量規模。在現有產能的基礎上,公司上半年鋰產品毛利率接近50%。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44664776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