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26 17:23:10
9月26日,摩爾線程科創板IPO過會,其擬募資80億投芯片研發。《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盤點17只概念股ESG信披情況,披露率52.94%高于全行業。但溫室氣體排放披露率僅35.29%,且無公司披露范圍3數據。員工流失率披露率僅23.53%。專家石爍建議,公司應構建綠色供應鏈等,提升披露質量,對標英偉達樹立“綠色算力”標桿。
每經記者|黃宗彥 每經編輯|陳俊杰
9月26日,號稱“中國版英偉達”的摩爾線程成功通過科創板上市審核委員會審議。據了解,摩爾線程成立于2020年,從事GPU(圖形處理器)相關的計算基礎設施建設和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公司此次擬募集資金80億元,將重點投向新一代AI(人工智能)訓推一體芯片、圖形芯片及AI SoC芯片的研發。
東方財富從參股投資、供貨商、算力相關、業務合作等4個維度統計了17只摩爾線程概念股,《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盤點梳理相關概念股的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信披情況,以了解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水平。
據統計,摩爾線程概念股的ESG相關報告披露率為52.94%,高于全行業46.85%披露率。溫室氣體排放披露方面,披露率為35.29%,但全部為范圍1(直接排放)+范圍2(外購能源排放),沒有公司披露范圍3(價值鏈排放)數據。
復旦發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復旦平安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石爍向記者表示,摩爾線程概念股的ESG信息披露水平略優于市場整體,在新興產業背景下體現出一定積極性。不過,信息披露率并不能反映披露內容的質量。在實踐中,ESG 披露可能存在“形式化”現象,真正影響可持續競爭力的,是企業是否披露碳排放數據、供應鏈管理、數據隱私保護、研發創新投入等核心指標。
“另一方面,芯片、算力公司大多仍處于成長期,盈利壓力大并且技術迭代快,可能導致其 ESG管理體系尚未成熟,披露質量和深度存在差異。因此,投資者仍需關注披露的充分性、深度和真實性。”石爍進一步分析稱。
統計結果顯示,溫室氣體排放披露方面,披露率為35.29%,且數據均為范圍1+范圍2,沒有企業披露范圍3。
石爍認為,沒有公司披露范圍3,說明公司尚未進入更全面、國際化的碳核算階段。摩爾線程的業務主要集中在GPU芯片、算力基礎設施、上下游材料及應用,范圍3的重要性更高。原因在于,生產環節復雜導致芯片產業的供應鏈排放占比極大。另外,數據中心和AI 算力集群等下游應用也能耗巨大。
此外,記者注意到,上述披露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公司,數據差異較大,圣元環保(SZ300867)排放最低,為2.5萬噸,聯美控股(SH600167)最高,為305萬噸。
據了解,這兩家公司的業務與摩爾線程并不相關。從統計結果來看,與摩爾線程業務相關的公司中(供貨商、算力相關、業務合作),僅有麥捷科技(SZ300319)和光環新網(SZ300383)披露了碳排放數據。說明該領域碳數據披露水平還有較大提高空間。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ESG相關報告
作為“專精特新”領域的摩爾線程,研發投入、人才吸納和管理是核心議題。
統計結果顯示,共有4家公司披露員工流失率,披露率為23.53%。其中麥捷科技員工流失率最高,為27.99%,大眾公用最低,為7.85%。同樣,這與公司所處行業不同直接相關。
而與摩爾線程業務相關的公司中,只有兩家披露該數據,分別是麥捷科技和浙大網新(SH600797)。
值得一提的是,有6家公司披露研發人員占比,整體披露率為35.29%。其中,技術人員占比最高的公司為東華軟件(SZ002065),約為90%,最低為圣元環保,僅有0.61%。與摩爾線程業務相關的公司中,有5家披露該數據。
記者注意到,除了員工流失和研發人員占比,摩爾線程概念股的員工相關議題還涉及培訓、社保繳納率、年齡分布、總人數、性別占比等。
在石爍看來,目前披露的指標是人才質量的“基礎層”,但對這一行業而言,還可以聚焦三類核心指標。第一,研發與創新能力的相關指標,例如研發人員占比及學歷層次、海外高端人才引進情況、研發人員人均專利產出量、與高校/科研機構聯合培養人數;第二,人才培養與職業發展的相關指標,例如技術人員參與前沿技術學習項目和國際會議的比例、員工導師制、技術序列與管理序列雙通道機制;第三,員工健康與工作環境的相關指標,例如平均工時和加班情況、員工心理咨詢和關懷計劃覆蓋率、因人才流失導致的知識產權糾紛數量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英偉達的MSCI(ESG評級機構明晟) ESG評級為AA,在相關領域的256家公司中處于“領先”(leader)位置。
如果摩爾線程未來將對標英偉達,其可持續發展能力將從哪些實質性議題體現?
石爍表示,首先,摩爾線程應構建有韌性的供應鏈與綠色采購體系,落實全面碳排放核算,并披露范圍3。其次,公司應制定產品能效與綠色算力戰略,并提升員工與人才戰略的信息披露程度。最后,應充分披露AI應用的倫理與社會責任信息,樹立“綠色算力”的行業標桿。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