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19 22:25:59
每經記者|熊嘉楠 每經編輯|陳柯名 肖芮冬
不同酒混飲更容易醉?喝早酒更健康?勾兌與勾調是一個概念?
10月18日,第五屆“問酒”論壇在武漢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期間召開。論壇現場,圍繞專業與生活熱點交織的多個飲酒話題,酒業專家學者“搶話筒”作答。兩個小時的問答,為消費者解答了不少飲酒問題,也厘清了不少誤區。
隨著“年輕化”成為酒業關鍵詞,年輕人不僅追求酒的度數、品類的多樣,也熱衷于嘗試創新飲用方式,“混飲”便是其中之一。
所謂“混飲”,既指白酒、啤酒、黃酒、葡萄酒等不同酒類之間的混合,也包括烈酒與其他軟飲的特調組合。盡管混飲能帶來口感與情緒上的新鮮刺激,但也常伴隨“醉得快”和不適感。
對于混飲后為何容易不適的問題,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原副院長、中國釀酒大師張五九率先“舉牌搶答”。
他指出,酒企在產品上市前都會內部品評,覺得好喝才會推向市場。但不同酒類混合后,成分之間可能發生反應,導致身體不適。
“單一的酒成分沒問題,但把不同酒混合后,會產生一種反應,所以人會感到不舒服。”他舉例,白酒混飲啤酒,啤酒里面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有時候能夠加強酒精的吸收,這樣就會比單喝一種酒醉得快?;祜嫴贿m的感受因人而異?;祜嫳旧硎且环N娛樂方式,若消費者感到不適,建議停止飲用。
江南大學原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徐巖提出類似觀點。他指出,帶氣泡的酒容易加快酒的吸收速度,“為什么會有這個‘深水炸彈’(啤酒+威士忌)?有時候是為了更快得到這種反應”。此外,高糖飲料與酒混飲會產生較高熱量,加速身體發熱與酒精吸收。
徐巖建議,年輕人喝酒首先要選對酒,其次要配好“料”,最后需要控制住量。
誤區二:喝早酒更健康?有人說,中國最豪放的早餐,從一杯早酒開始。
早酒,是指人們在清晨早餐時的飲酒行為,在部分地區的人們生活中占據著獨特地位?!霸缇莆幕痹谏缃黄脚_上吸引不少年輕人關注甚至專程打卡。
那么,早晨起來喝酒是否有利于健康?
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健康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韓北忠認為,在特定條件下,喝早酒具有一定益處。
“首先我們生活有規律,也就是(有)生物鐘,所以每天會定點吃飯、睡覺進行各種活動。其次由于不同的職業、不同風俗習慣及個人嗜好,可能會在不同時間段選擇自己所需要的飲食?!彼f道,“第三,酒是一種發酵食品,所有發酵食品我們都叫嗜好品(因個人興趣或習慣而經常消費,但并非生活必需的物品或食品),比如咸菜、西方人吃的干酪都是嗜好品。假如早上喝一點早酒,我覺得早晨喝一點早酒,也是有好處的?!?/span>
韓北忠也坦言自己常喝早酒,關鍵在于“適時、適量”。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原校長孫寶國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表示,“我覺得還是因人而異,我從小受的教育就是‘早不酒,晚不茶’?!泵谰剖敲篮蒙畹谋匦杵?,不是嗜好品。
孫寶國引用古人“酉時飲酒”的說法,指出晚上五點到七點飲酒后休息,可能更利于健康?!暗膊荒苷f早晨不能喝酒,凡是存在都是合理的,但是要因人而異?!?/span>
誤區三:勾兌的就是劣質酒?在不少消費者心中,“勾兌”幾乎與“假酒”“劣質酒”畫上等號?,F場,行業專家們為此進行了正名。
中國釀酒大師、貴州茅臺集團原董事長季克良回憶道,早在20世紀60年代,茅臺就已設立專業勾酒隊伍?!鞍拙票仨氁础?,如果產品的質量在市場上不穩定的話,那對一個企業、產品、品牌都會有影響,所以企業很重視這個工作。”他舉例稱,茅臺酒必須要“勾”,茅臺酒需經七輪次取酒,每輪因氣候、微生物、濃度等差異,風味各不相同,必須通過“勾”統一品質。
季克良也坦言,確實曾有不良商家將酒精、香精、水勾調后冒充好酒,嚴重擾亂市場。季克良回憶道,“我當時很生氣,所以寫了一幅字,‘茅臺酒的勾兌是理論和實踐的結果,是藝術和技術的融合’。”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指出,因為不同的季節、車間、輪次、貯存年限,所以不同的酒在感官上均存在差異?!拔覀円堰@些差異變成很穩定的品質,就是要‘以酒勾酒’來達到質量的穩定和提升,為什么有勾兌?正是因為如此。”
消費者之所以有“勾兌”等于假酒的錯誤認知,宋書玉也給出了原因。他說道,“在酒業的發展過程當中,有些為了營銷的需求,為了讓消費者明白,(會運用)一些詞匯比如‘我的酒是釀造的,他的酒是勾兌的’,以此來標榜酒的優劣。其實這給消費者造成了很多誤區。我們給消費者解釋,‘以酒勾酒’和‘三精一水’是不一樣的‘勾兌’,但是經過了很多努力、很多年并沒有把‘此勾兌’與‘彼勾兌’講清楚?!?/span>
而現在,這樣的認知也有望迎來轉變。宋書玉稱,經過很長時間的探討,業內終于達成了共識:不去改變消費者,要改變自己。就是在標準體系中清晰定義“以酒勾酒”“酒體設計”,從而讓消費者有一個清晰的辨識:“三精一水”就是勾兌,“以酒勾酒”為勾調。
記者|熊嘉楠
編輯|陳柯名 肖芮冬 杜恒峰??
校對|許紹航?
封面圖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