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1 19:47:45
10月30日,“2025‘活力楊浦’數字經濟打造人民城市生活圈”主題對話活動在上海舉辦。圓桌對話圍繞“城市更新的核心驅動”等議題展開,嘉賓認為產業升級、人才、人文價值對驅動城市更新缺一不可。數字經濟時代,數字技術重塑未來城市“空間價值”與“區位定義”。打造“數字友好型”城市生活圈,不僅需技術支撐,更關乎城市魅力。
每經記者|包晶晶 每經編輯|魏文藝
10月30日,在上海市楊浦區投資促進辦公室的指導下,每日經濟新聞與上海楊浦濱江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在上海人民城市實踐展示館聯合舉辦了“2025‘活力楊浦’數字經濟打造人民城市生活圈”主題對話活動。
在圓桌對話環節中,與會嘉賓圍繞“城市更新的核心驅動”“數字賦能區域發展”“人才吸引”等議題展開熱烈討論。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祝裕 攝
驅動城市更新的核心引擎是產業升級、人才導入還是人文價值?三者的先后順序如何?與會嘉賓給出了不同答案。
商米科技董事、副總經理張金普認為,“產業升級作為整個城市升維的驅動,應該排在第一位”。
“今年6月,我們曾就商米科技所在的領域向上海市提出了建議,即數據驅動商業升級,進一步驅動產業升級,實現城市發展動能的轉換。商米所在的領域,是全球消費類商業底層的基礎設施,把消費動作用數據化的方法和可信的區塊鏈技術變成可信數據,用這樣的數據再建立數據模型,進一步驅動存量業態的調整。因此,在城市升級的背后,產業升級是非常核心的驅動因素。”張金普表示。
保利發展上海片區營銷負責人余甜則認為:“產業是骨架,人才是血液,文化、配套、交通是神經脈絡。保利發展扎根楊浦20年,始終與楊浦雙向奔赴。作為深耕楊浦的房企,保利發展的擇址觀始終錨定區域核心價值,堅定看好楊浦未來在人才引進、產業升級與人文底蘊上的三重爆發力,緊跟區域發展步伐持續落子。”
從大數據分析角度來看,中指研究院上海數據總經理張文靜表示:“我認為產業升級需要排在首位,產業對人才的吸引力更強。但另一方面,在一些歷史比較厚重的區域,尤其是老街區、更具文化價值的板塊,人文價值的排序則應該更加突出。”
淘寶閃購數字社區項目負責人季彩萍也認同“以人為本”的觀點,她認為:“例如前段時間的外賣大戰,背后是通過AI驅動、優化不斷創新,讓騎手更好地能夠服務,同時進行更好地騎手關懷,讓他們能夠在這個城市里面更好地工作,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獲得感。所以萬事萬物還是以人為本,才是真正驅動城市發展城市創新的原動力。”
在數字經濟時代,產業的聚集邏輯、人才的流動模式發生變化,未來的“空間價值”不再只是一張平面圖紙,而是一盤數字與實體交融的多維棋盤。數字技術如何重塑未來城市的“空間價值”與“區位定義”?
對此,余甜表示:“楊浦已經成為上海創新濃度與活力濃度最高的區域之一。這樣的創新企業濃度,說明區域內聚合了大量年輕人,這在整個上海黃浦江沿線是非常難得的。有活力的人在哪里,未來的潛力就在哪里。”
“楊浦有兩條黃金脈絡,一條是橫貫東西的創新數字科技帶,另一條是連接南北兩端高校與產業的創智走廊,這樣一個‘黃金十字軸’交匯點南向5公里范圍內,就形成一幅‘科創扇面“。保利發展在黃金十字的軸心拿出了PARK77項目,未來將在楊浦濱江中央核心風貌區這一人文底蘊最為深厚的板塊推出“64地塊”項目,延續“以人為本”的核心邏輯,精準匹配居住與社交需求,讓建筑成為承載生活溫度、契合區域價值的品質載體,持續為楊浦市民的美好生活賦能。”余甜補充道。
“數字化重塑區位定義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向前看,一個是向后看。向前看,高校有一些非常前瞻性的創新研究,會聯動企業一起在楊浦的熱土上嘗試和落地,再形成新的經濟形態;向后看,我們發現在數字化快速發展過程中,部分群體沒能被覆蓋,比如老年人群體,淘寶閃購和楊浦區民政局合作開展的為老助殘活動,把數字化服務深入到老年人的生活場景,讓他們也能夠感受到時代的發展、區域的發展,以及我們城市更新的溫度。”季彩萍從數字服務的角度表達了觀點。
張金普舉了個例子:“上海市一共有4500家藥店,其中有3000多家是醫保藥店要求24小時營業,但并不是每一家藥店都在夜間產生服務。借助數據和算法,如果能夠實現晚間按需營業,一年可以節省的費用大約是6000萬~7000萬元人民幣。所以數據即便只在藥店的這樣一個場景中去試驗,都可以產生巨大的價值,如果再進一步地擴展到全領域,擴展到全球,對于城市持續升維的驅動作用是無比巨大的。”
張文靜則指出:“楊浦區在數字科技領域已經處于領先的地位。我們觀察到,后期人們可能會在一些生活方式的理念上產生轉變,比如對工作地的距離、通勤時間等沒那么在意,而更為期待高質量數字設施的提升,那么大家對于工作地的選擇會更加多樣化、對慢行生活系統會產生更多的追求。例如,對于寵物的場景空間需求、對生活體驗方面的需求可能會上升。”
城市競爭說到底是一場關于“人”的競爭。城市更新所擁抱的新質未來,應該怎樣更新自己的操作系統?打造一個真正吸引這些全齡人群的數字友好型社區,不僅是技術問題,也關系到城市的未來。
以楊浦區的全齡人群為例,季彩萍表示:“現在經常看到老年人聚在咖啡店,但事實上數字技術更需要關注到他們的需求,真正準備迎接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對于年輕人,不僅要關注他們的消費場景,也希望通過數字化手段讓他們參與區域建設和社區建設。比如說淘寶閃購與騎手共建項目的‘隨手拍一拍’,通過一些數字化方法去建構他們和社區的關聯,讓他們在日常工作中有獲得感、榮譽感。
“從開發企業的角度看,一是借助大數據,梳理出潛在居住者的基本畫像;其次,當前居住品質提升往往是置業的重要訴求之一,因此前期工作核心是在進行增量需求的激發,以對應這部分需求。保利發展積累了大量沉淀數據,從數量分析到深入訪談,從中提取共性的部分,指導我們在規劃新的社區的同時,更好地解決用戶需求。”余甜分享道。
最后,對于在數據開放、協同治理中的探索與期待,季彩萍建議:“人才是面向未來科技創新最關鍵的要素,如何讓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相匹配,這不光是此時此刻需要突破的問題,更是圍繞教育的一個永恒命題,所以在任何維度上再往前走一步都不為過。此外還需要有創新的決心,政、學、企在更多的場景中攜手挑戰不確定性,才能跨越更多的不可能。”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祝裕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