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必要”披露老店關門
2009-10-17 03:26:01
每經記者 馬超彥 李文藝
上市僅第二天,中國國旅(601888,收盤價15.41元)就以大跌示人,盤中一度跌停,并收跌9.78%。不少券商研究員對此認為,中國國旅的股價已超過合理估值,是昨日其大跌內因。
那么,中國國旅的經營情況究竟如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10月15日報道《隱瞞老店歇業 中國國旅2.7億開新店前途未卜》后,繼續進行了深入調查,發現國旅在北京、上海兩家免稅“老店”歇業的真實原因竟然是經營虧損。國旅的《招股說明書》中為何隱瞞關店事宜?如此一來,國旅募資2.7億開新免稅店是否存在風險?是否有損害股東利益之嫌?面對這些疑問,中國國旅高層昨天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沒有必要”披露老店關門,該披露的已經披露。
前腳上市后腳跌停
昨日是中國國旅IPO上市的第二個交易日,與上市首日大漲近45%的瘋狂相比,該股昨日低開低走,一度跌停,并最終以接近跌停的價格報收。
分析人士指出,作為有1.76億股流通盤的大企業,在目前新股頻發、資金分流的背景下,中國國旅上市首日還能大漲45%,有些出人意料,公司股價也由此被推高,超出了合理估值范圍。
民族證券旅游行業研究員關健鑫認為,17元左右的中國國旅“太高了”,昨日大跌是理性回歸。另一位上海某券商研究員也表示:“中國國旅的合理價格區間應是13元~15元?!?br/>
作為旅游業的龍頭企業,中國國旅的上市獲得了多方關注,其免稅店業務因題材的稀缺性,也被認為是業務中最大亮點所在。但《每日經濟新聞》也注意到,公司本次IPO擬投資3家市內免稅店項目的披露并不完整,隱瞞了此前2家老免稅店已歇業的事實。
兩家老店為何關門
中國國旅在北京原有的一家市內免稅店位于北京東三環南路華威橋西側北京古玩城內。10月15日下午,記者驅車來到了北京古玩城,卻看到原來免稅店的店堂已經變成了“翡翠白玉廳”。一知情男子告訴記者,該免稅店早已關門。
該知情男子還稱,早前,該市內免稅店依靠拉外賓到古玩城內游覽順便銷售免稅商品,但后來由于業內競爭激烈,該免稅店并不賺錢,只得關門。據了解,中國國旅另外在上海開設的市內免稅店也于兩三年前歇業。
免稅店關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為什么即將另開3家新店的中國國旅并未在招股書中披露這一情況?帶著疑問,記者采訪了負責中國國旅免稅業務的全資子公司中國免稅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免公司)總經理盧路。
盧路表示,根據海關總署規定,中國國旅開設的市內免稅店主要客戶來源為即將出境的境外人員,包括散客和團體客戶,其中散客是其重要的消費客戶。北京和上海兩家老店關閉的原因是選址不當,較為偏僻,外國賓客很少能夠光臨。
“另外,2006年頒布的海關總署第132號令,規定市內免稅店不可以現場提貨,必須到機場國際隔離區提貨,給消費者帶來了許多不便。但因為另一家公司在北京機場設有免稅店,并簽訂了排他協議,導致公司不能在北京機場開設自己的提貨點,所以解決不了提貨的問題,最終導致北京市內免稅店的關閉。”盧路說。
但遺憾的是,中國國旅并沒有在招股書中披露上述北京、上海店的歇業情況,更沒有說明歇業的原因。公司稱,已按相關要求披露了該披露的內容,沒有必要再披露老店關門事宜。
新店開設押寶政策?
按照盧路的說法,北京、上海兩家老店歇業的原因可歸結為:選址不當、競爭激烈和政策突變。但是,現在這些問題都解決了嗎?如果沒有,中國國旅即將投入2.71億IPO募集資金在大連、青島、廈門再開3家市內免稅店,公司又怎么保證新開的3家店不會重蹈覆轍?
盧路認為,目前的經營環境出現了一些變化,首先,免稅業政策出現一些松動,海關總署的第132號令也于2008年開始修改,在上海實行試點,原則上同意開設的市內免稅店實施澳大利亞經營模式,即“店內提貨,口岸驗放”,不過,細則還在制定過程中;此外,在消費者對象上也不再局限于出境的境外人員,將包括所有出境人員,商品種類也有突破。還有,公司即將新開的3家市內免稅店地址會選擇在繁華地段。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政策面的全面放開僅是預期,中國國旅從投資者處募資2.71億元所投項目風險較高,既然老店已經虧損關門,難道國旅都不需要向公眾揭示這一風險嗎?國旅的解釋和做法是不是在損害股東的利益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