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0-09-29 03:16:56
昨天(9月28日),世界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之一的穆迪將中國國有四大商業銀行(工、農、中、建)的A1長期存款和高級無抵押債務評級的展望,從正面調整為穩定。這意味著穆迪在1~2年的評級展望期內處于觀望當中,不會對上述四大行進行主體評級的上調。
評級下調對市場作用不大
穆迪對銀行評級通常分為主體評級和展望評級兩個部分。主體評級對長期信用分為21個等級,從Aaa到C;對短期信用評級標準從P-1至NP。展望評級分為負面、穩定和正面三個級別,分表示主體評級具有下調、觀望和上調的趨勢。
穆迪此次將四大行展望評級下調為穩定意味著短期內四大行的主體評級不會有上調的趨勢。但是主體評級并不會因此受到影響。四大行的基礎獨立銀行財務實力評級(BFSR)依舊處于D級區間,對應于傳統的全球評級標準Ba級類別。
中國銀行(601988)金融市場總部分析師石磊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道:“由于此次穆迪下調的是展望評級,只是一個趨勢的預測,所以很難對行業產生影響。但是,這會對中國銀行業起到一個警示的作用。”
國內某著名評級公司風險部門負責人也對記者表示:“趨勢預測只能表示對未來的一種看法,穆迪的這一舉動不會對行業或市場造成較大的影響。”
在今年6月9號,穆迪把工、建、中三行的BFSR分別上調至D+/Ba1、D+/Ba1及D/Ba2,展望為正面。當時穆迪認為即使在不良貸款壓力假設下,三大國有銀行仍可憑借強勁的撥備前利潤、穩健的資本和貸款損失準備金對預料中的信用成本上升提供緩沖。
稍后的7月9號,在農行(601288)IPO前,穆迪將其BFSR從E+上調至D-,展望為穩定。理由是農行的資本狀況預計在IPO之后會得到加強;其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會相應提高及不良貸款增長將得到控制。
平臺貸房貸易受經濟放緩影響
對于下調的主要原因,穆迪認為一方面是這些銀行本身的財務實力在未來一兩年的評級展望期結束前不大可能出現明顯的改善。另一方面是由于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放貸標準的放松,以及與房地產市場疲弱相關的風險,或將導致2009年和2010年初發放的貸款更易受到未來經濟增長可能放緩的影響。
由于上述銀行在支持政府政策方面擔當重要角色,所以穆迪在評級中繼續假設它們能夠獲得極高程度的政府支持。然而,鑒于其獨立財務實力和政府的信用狀況間顯著的差距,在這些銀行的信用基本面沒有改善的情況下,其債務和存款評級獲得調升的機會不大。
同時,這些銀行的獨立財務實力評級屬于非投資級別,這反映了穆迪對其資產質量可能惡化的預期,穆迪認為目前四大行的不良貸款水平正處于或接近周期低點。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30%,比年初下降0.28個百分點;不良貸款余額4549.1億元,比年初減少425.2億元,同期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達186.0%。
某業內不愿具名人士也對記者表示:“目前中國的銀行資產質量存在很大的隱患,在經濟上行期會被繁榮所掩蓋,但是經濟一旦進入到下行期,很多問題便會顯現出來。”
惠譽或效法穆迪
國內某知名評級公司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同為世界三大評機構的惠譽上周分別在北京和上海召開會議,期間就表示了和穆迪相似的看法,欲下調四大行的展望評級。
對于下調原因,惠譽間接表示主要原因是對中國銀行業資產質量惡化的擔憂。惠譽報告認為,銀行未來資產質量惡化幾成定局,在未來一兩年可能看不出問題,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問題遲早會累積爆發。即使今年中資銀行為滿足審慎監管要求,快速擴張非正式資產證券化規模,也會帶來隱藏的信貸和流動性風險。
【稿件聲明】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如需轉載或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錄官網:http://www.pdpkct.com |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