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6 01:29:02
電光大保德信某人士表示,該基金從終止審查到恢復審查,與許春茂的調查情況“不會沒有關系”。
每經記者 李新江 發自北京
因舊將許春茂“內幕交易案”拖累,年初被臨門叫停的光大保德信信用添益基金,兩個多月后出現了轉機。證監會最新披露的基金募集申請審核進度數據顯示,這只備受關注的基金產品,已經于3月10日恢復審查。
中止審查新品被“重啟”
按照證監會公布的核準進度,光大保德信信用添益8月26日遞交申報材料,原本在2月26日之前就可以拿到批文,但卻在1月5日中止審查。
不過上星期,該基金突然 “復活”,恢復審查。
這只債券型產品在申請中的一波三折,與許春茂內幕交易案件有關。記者昨日致電光大保德信某人士,他表示,該基金從終止審查到恢復審查,與許春茂的調查情況“不會沒有關系”。
去年8月份,基金業內傳出中歐基金投資總監許春茂,在光大保德信任職期間涉嫌內幕交易,一時間輿論擾動。這位管理業績出色,曾擔任投資總監,為老東家光大保德信投研體系核心的人物,開始給老東家帶來“麻煩”。
在證監會公布的新基金審核申請表中,除了撤回申請的嘉實全球消費主題,去年11月份之前申報的新基金,只有光大保德信信用添益基金一只仍未獲批。
公司回應:比較意外
光大保德信基金人士昨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恢復審查亦感到比較意外,表示“應該與許春茂案件的進展有關”,不過他也同時表示,在接到恢復審批通知的同時,并沒有獲悉有關許春茂的處理辦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試圖聯系許春茂,不過在記者表明身份后,電話被借故掛斷,之后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記者隨后通過短信詢問其相關問題,不過截止發稿時并未得到回復。
按照某基金人士的推測,對于許春茂的案件,在監管層面或許已經明朗,敲定了相關處理辦法,“畢竟在事情沒搞清楚之前,不大可能突然放行光大保德信的這只已經中止審查的產品。”
曾在2009年身陷“老鼠倉”事件的長城和景順長城兩家基金公司,均是去年9月份證監會通報違規基金經理處罰結果后,才得以重新進入申報新產品程序。不過由于牽涉時間較長,兩家公司成立新基金的空檔期均超過1年半時間。
光大保德信公司最新一只產品于去年4月份成立,而且目前待批的只有信用添益這一只產品。即使該產品恢復審批后能夠快速獲批發行,兩只產品的檔期起碼也在1年以上。
證監會:尚未公布處理結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上海證監局,稽查部某工作人員表示沒有見到相關的處理文件,以公開披露信息為準。記者登陸中國證監局網站,尚未發現有關許春茂的相關處理信息。
而許春茂曾經任職副總和投資總監的中歐基金表示,許春茂離開公司已久,對案件的處理進展并不知情。
昨日一業內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涉案內幕交易,如果主要是個人原因,或許對公司層面的懲處會有所減少。
上述人士指出,“除了許春茂案件可能已經基本落錘外,這或許是光大保德信的這只新產品能夠快速放行的另一個原因。”
在監管層尚未公布許春茂案件的處理結果時,中止審查的新基金卻“死而復生”,也使得市場人士對于案件有了更多的揣度。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基金公司管理的是投資者的資金,如果懲處過于嚴厲,或會影響到基金公司的管理水平,間接傷害基民的利益。所以,在涉及到內幕交易案件時,監管層在出具處理辦法時,應該把當事人和事發金融機構兩個主體分開來看。當事人負主要責任的,可以盡量減少對于當事公司的懲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