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26 02:05:51
不過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昨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日本經濟已經顯現復蘇跡象,但不會出現V型復蘇,不過下半年很可能會感到復蘇增強。
日經濟或不會出現V型復蘇會議記錄顯示,日本央行認為電力供應限制、供應鏈恢復緩慢、核電站事故、以及原油價格上漲都對日本經濟造成了下行風險,令該國經濟處于溫和通貨緊縮中。并且日本政府認為,密切監控成本增大的壓力帶來的影響是有必要的。
同時,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昨日也表示,日本經濟已經顯現復蘇跡象,正在走出3月11日的地震導致的經濟滑坡。他還表示,部分日本企業正在努力執行恢復供應鏈運轉的計劃,日本消費者對支出也不像地震剛結束時那么謹慎了。
他說:“日本經濟可能不會出現V型復蘇,但在目前財年的下半年中,我們很可能會感到復蘇增強。”
但白川方明表示,日本央行此后將繼續關注經濟的下行風險,因為地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仍然非常不明朗。
中國經濟仍將高速增長該文件顯示,美國資產負債表規模調整仍將令該國家庭支出承壓,并且其房地產投資也仍處于低位。同時,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率因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而上升。但核心CPI仍處于低位,主要因為消費品市場供需不振,以及勞動力市場帶來的下行壓力。
關于歐元區經濟,日本央行認為,整體而言該地區仍在溫和復蘇,但各國進展不一。盡管供需不振,以及工資增長減慢為經濟帶來下行壓力,但CPI年率仍然上升。主要原因是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以及此前歐元的貶值。
文件顯示,中國經濟仍將高速增長。出口和工業產值保持增長,民間消費也仍然穩健。但多數亞洲經濟體仍面臨較高的通脹壓力,反應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趨勢。
關于日本災難的影響,日本央行認為,汽車和電子機械的供應鏈問題可能將在短期內對生產造成下行壓力,特別是對美國和亞洲經濟體。而大宗商品價格方面,不含鐵金屬和谷類價格出現了調整,但由于新興經濟體需求增加、金融環境并未改變、以及中東和北非局勢仍不明朗,導致原油價格繼續走高。
有官員提議擴大資產購買規模而貨幣政策方面,央行副行長西村清彥提議擴大日本央行資產購買規模,稱家庭和企業信心進一步惡化的風險上升。另一位審議委員稱,鑒于日本的經濟前景,進一步放寬政策的必要性上升,但目前重要的是研究執行額外舉措的細節和時機。
日本央行在4月28日的會議上維持貨幣政策不變,西村清彥呼吁擴大資產購買規模,令市場感到驚訝。但該提議以1:8的投票遭拒絕,西村清彥在5月的會議上沒有提出同樣的建議。
白川方明在接受采訪時稱:“我們資產購買計劃效果的一個典型例子是房地產投資信托市場。資產購買計劃已經產生了支撐和提振資產價格的效果。我們在地震和海嘯后擴大了購買計劃規模。”
他表示:“至于未來,目前的經濟滑坡基本上是供應限制導致的,比如說供應鏈問題和能源短缺。即使我們放松政策,也不能改變汽車公司不能生產產品的事實。我們正通過資產購買基金穩步買進資產。如果有必要我們會采取行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