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2-09 23:43:07
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2月9日,外管局發布答記者問稱,預計2012年我國國際收支仍將保持順差,但順差大幅減少、波動加大,國際收支進一步趨向平衡。
2011年,我國經常項目順差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預計為3%左右,處于國際公認的合理區間。2011年,內需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06%,其中最終消費貢獻率由2010年的37%提高到2011年的52%。
此外,根據外管局公布的數據,2011年,我國非銀行部門跨境收付順差和結售匯順差分別比上年減少9%和8%,剔除匯率和資產價格變化后的外匯儲備增加額減少18%;“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打破,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格局初步形成。”外管局表示。
“我國可能面臨跨境資本頻繁進出的風險,甚至不排除出現階段性的套利資本流出。”外管局指出,由于歐債危機、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以及我國經濟發展較好的長期預期,而發達國家的結構性問題難以解決,國際經濟金融將持續動蕩。
到去年12月,金融機構外匯占款連續第三個月下降,且降幅陡增至逾千億元人民幣,同時去年四季度外匯儲備也減少了206億美元。
針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金融情況,外管局表示,“外匯管理部門也將進一步加強跨境資金異常流動監測,構建防范跨境資金雙向流動沖擊的體制機制,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穩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培育和發展外匯市場。”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