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01 01:34:3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楊可瞻 實習記者 羅慧
每經記者 楊可瞻 實習記者 羅慧
2012年四季度美國經濟出現下滑,為2009年金融危機后首次出現季度GDP收縮。數據公布之后,美國三大股指紛紛下跌,而黃金、白銀則受避險情緒推動出現上漲。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去年四季度美國經濟的萎縮,主要受到去庫存、政府國防開支減少和貿易赤字的拖累,但四季度的個人消費維持增長勢頭,企業投資亦出現反彈,反映出美國經濟或許沒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受累政府開支大降/
北京時間1月30日晚,美國商務部公布了2012年四季度的經濟數據。報告顯示,盡管2012年全年美國實際GDP增幅為2.2%,優于2011年的1.8%,但2012年四季度,美國實際GDP初值卻收縮了0.1%,低于市場預期的增長1.1%,為2009年二季度以來首次出現季度收縮。相比三季度3.1%的增速,四季度的數據可謂大大出乎市場預料。
從分項數據來看,政府開支的大幅減少以及企業庫存的下降是拖累四季度GDP的主因,而這兩部分在三季度對GDP貢獻最大。
數據顯示,四季度聯邦政府的實際支出和總投資同比下降15%,其中州和地方政府的支出下降了0.7%,而國防支出更是大幅下降了22.2%,創下四十年來的最大降幅。四季度的企業庫存年化增長僅200億美元,遠低于三季度的603億美元,直接導致美國四季度GDP增長率減少1.27個百分點。此外,四季度出口的下滑,也對GDP有所拖累。
數據公布之后,顯然有不少投資者被嚇到了。彭博數據顯示,美國三大股指均出現下跌,其中,道瓊斯下跌0.3%至13910.42點,標普500和納斯達克均下跌0.4%。而黃金、白銀則受避險情緒的推動出現上漲,其中現貨黃金上漲0.8%,為近三周以來最大漲幅,而白銀現貨上漲逾1.9%,為近兩周以來最大漲幅。
美國私人部門需求復蘇明顯/
不過,分析師們卻認為,投資者不應對難看的GDP數據過分擔憂,四季度補充庫存的速度放緩,主要是因為三季度增加的庫存太多,而當公司開始補充庫存時,通常也會使得下一個季度經濟增長更快。
當然,從商務部的這份報告中,也可以發現一些亮點。個人消費支出增長了2.2%,高于三季度的1.6%;居民固定投資增長了15.3%,為連續第七個季度實現增長;而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也同比上升了1.2%。此外,耐用品訂單增速大幅上升5個百分點至13.9%。這些數據都顯示出美國私人部門的需求復蘇明顯,也預示著經濟的基本面看起來并沒那么糟糕。
另外,據人力資源服務公司ADP和預測機構Moody蒺sAnalytics發布的全美就業報告,1月份美國私營部門就業人數大幅增加19.2萬人,好于預期,顯示就業市場亦有所好轉。
對此,《金融時報》援引凱投宏觀(CapitalEconomics)美國首席經濟學家保羅·阿什沃思(PaulAshworth)的觀點,“這些數據說明根本層面的需求處于健康狀態。”
申銀萬國證券宏觀分析師謝偉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表示,“若剔除庫存變動和政府開支,GDP環比增速從1.6%升至2.5%,因此,預計GDP初值未來仍有上調空間。此外,四季度美國GDP低于預期還受10月颶風桑迪影響。”
量化寬松繼續進行/
對于四季度的經濟數據,美聯儲的表現顯然比分析師們更為謹慎。
聯儲方面認為,美國經濟只是受天氣和短暫因素影響,出現“暫時停滯”。在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政策討論會議之后,美聯儲的官員們決定維持每月購買總值85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和房屋抵押貸款擔保證券(MBS)。這也徹底打破了之前市場關于美聯儲將退出QE的傳言。
就在幾天前,美國十年期債券市場收益率自2011年9月以來首次突破2%,讓市場猜測美聯儲這次是真的在考慮退出計劃了。事實卻是,一直以來,美聯儲內部關于QE的爭論就從未停止過。在本次會議中,剛拿到投票權的堪薩斯城聯邦儲備銀行行長EstherGeorge就直接投出了反對票,因其擔心大規模的刺激措施會推高長期通脹并引發金融市場的動蕩。
“幾十年來,還沒有FOMC理事首次獲得投票權就投反對票的,這非同尋常,可以說前所未有。”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教授AllanMeltzer指出。
據悉,在美聯儲內,除了7位理事以及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WilliamDudley有權在每一次的聯儲政策會議上投票以外,其他11個地區聯邦儲備銀行的行長會輪換投票權,而他們將共同決定QE能走多遠。
對于市場比較關心的美聯儲將在何時、以什么方式退出QE,謝偉玉則分析道,“預計美聯儲將在通脹風險較高時,上調超額存款準備金率,促使銀行將資金留在美聯儲,減少貨幣供給,抑制通脹風險。通過前瞻性指導,給市場足夠時間消化QE退出的預期,再賣出長期國債和MBS。但總體而言,由于美國經濟曲折復蘇,今年GDP增長恐將低于去年,且勞動力市場復蘇仍不穩固,因此今年QE退出的概率很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