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3-07 00:27:51
每經記者 查道坤 發自江蘇南京
2012年,我國光伏企業可謂是流年不利,先后遭遇了美國、歐盟和印度等國家的輪番雙反調查。受到此沖擊,江蘇多家光伏企業面臨大面積虧損的情況。
據今年年初,江蘇省能源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前10月,江蘇省光伏產業實現總產值1800億元,同比下降28%,其中前10月光伏出口總值達到68.9億元,同比下降達到38%。
近來,江蘇多家光伏企業公布了2012年財報,數據顯示,江蘇的光伏企業依然面臨嚴寒。
3月5日,英利綠色能源發布的2012財年財報顯示,去年,英利能源凈營收總額113.919億人民幣(18.285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46.78億人民幣;凈虧損30.644億人民幣(4.919億美元)。
江蘇另一家企業天合光能日前發布的2012財年財報顯示,去年,天合光能營收為13億美元,比2011年下降36.7%;凈虧損2.666億美元,2011年為凈虧損3780萬美元。
天龍光電日前發布的快報顯示,2012年,天龍光電實現主營收入從2011年同期的84171.80萬元銳減至17689.18萬元,減少了78.98%;凈利潤更是報出巨虧46984.68萬元,降幅達854.66%。
堪稱創業板虧損王。天龍光電證券部工作人員對記者說,公司全部產業都是圍繞光伏行業,旗下各子公司均有涉足該行業,“2012年,光伏行業普遍受需求萎縮及產能過剩的影響、光伏企業間摩擦加大,導致光伏產品持續跌價,導致銷售銳減,公司受到的沖擊更大。”
一位光伏行業協會的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光伏企業目前面臨種種困難,“ “第一個原因是價格大幅下滑,光伏組件的價格從2011年的每瓦1.5美元降到目前的0.7美元,降幅超過50%,這導致企業出貨量增加的情況下,收入仍大幅下滑。第二個原因是部分企業負債率較高,江蘇省幾家上市公司總負債甚至超過了600億元,平均負債率達到70%以上。第三個原因就是生產出現停滯,江蘇近千家企業當中,半數處于停產狀態。”
雖然從財務報表上看,多家企業虧損較大,但是在政府的利好政策之下,部分企業從今年開始明顯復蘇。去年12月19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的五項措施,這讓光伏企業看到了希望,也被認為是救市之舉。“政府政策的扶持以及國際電網對光伏企業的表態確實讓不少光伏企業看到了復蘇的希望,也使得江蘇不少光伏企業投入到光伏電站的投資當中。”上述光伏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去年5月無錫尚德與江蘇輝倫太陽能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拓展國內的光伏電站工程,主要涉及大型光伏電站、屋頂電站的共同開發、建設、投資。隨后,天合光能也與江蘇鹽城簽訂合作諒解備忘錄,將在未來幾年,利用鹽城廣袤的荒棄灘涂資源尋求開發建設百兆瓦級太陽能電站。此外,今年1月天合光能宣布獲得甘肅武威市50MW并網光伏發電項目的工程建設和管理運營資格。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目前江蘇光伏企業在政府的利好政策獲得的訂單,但是上述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江蘇不少光伏企業目前還處于停產的狀態,“目前想要回到良好的發展道路來,企業就要進行重組,那么勢必就要整合一些企業,淘汰一些企業。”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