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3-04-06 15:08:34
市場人士認為,經濟數據低迷表明全球經濟的復蘇步伐仍不穩定,金屬價格未來走勢仍不容樂觀。
本周(4月1日-4月5日),利空期貨市場的經濟數據不斷出爐,令整個市場投資者預期看淡,尤其是對經濟數據極為敏感的工業金屬更是走出新低;此外,受到中國清明小長假的影響,國內市場僅有三個交易日(4月1日-4月3日),這讓國際市場交投清淡,整體表現不佳。
本周主要經濟體相關數據集中出爐,中國3月官方制造業PMI為50.9,創2012年5月以來新高,但是低于市場預期,表明中國經濟復蘇并未進入大步向前階段;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3月制造業PMI自2月的54.2降至51.3,為2012年12月以來最低。預期此前該指數將持平于2月。歐元區3月份制造業PMI終值由2月的47.9降至46.8,尤其是意大利和西班牙等高負債國衰退情況加劇。更為重要的是,歐洲的失業率升至1995年以來的最高點。
受此影響,工業金屬大幅下跌,滬銅、滬鋅在本周僅有的三個交易日中都創下了過去7個月以來的最低點,而滬鋁則創下了過去31個月以來的新低,報收14456元/噸,上次出現此價格則是在2010年6月份。而倫銅則在本周觸及9個月以來最低點,倫銅自2013年以來累計下跌已經超過6%。倫鋁及倫鋅也分別走出7個月以來新低。
此外,本周國內小麥期貨和大豆期貨持續三連陰,但是跌幅收窄,基本已經消化了上周美國農業報告對市場的利空效應。國內其他農產品價格相對穩定。而在化工品種中,由于受到小長假市場投資人清倉過節因素的影響,空頭氛圍減弱,市場價格出現小幅反彈。
市場人士認為,經濟數據低迷表明全球經濟的復蘇步伐仍不穩定,金屬價格未來走勢仍不容樂觀。中國投資者因為假期因素影響未能參與本周后半段市場,這將會導致國內期貨在下周開市時直接對國際市場做出反映,難有獨立價格。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