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房產

每經網首頁 > 房產 > 正文

地方政府送開發商“紅包” 15家房企去年補貼總額超10億

2013-05-14 01:12:1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尚希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尚希 發自北京

在A股市場,政府對于上市公司的“補貼”早已不足為奇,而就房地產行業來說,大多數上市房企都能領到政府發來的 “紅包”。在地產調控持續的大背景下,“政府補貼”會否成為房地產行業的救命稻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統計近20家房地產企業的2012年年報,發現其中有15家明確標注了“政府補助”這塊收入,總額超過10億元,其中尤以SOHO中國、世茂房地產補助金額較高。

“大概六成左右的房企可以拿到政府補助,一般都以稅費返還的方式,此外就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一些優惠政策。”蘭德咨詢總裁宋延慶告訴記者,整體看,房地產行業的政府補貼占公司凈利潤的比例都非常低,對公司營業收入不會帶來明顯影響。但目前面臨最大的問題便是,政府補助沒有統一的標準,最終在執行上亂象叢生。

多家房企補貼近億元/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自政府方面補貼金額較大的包括SOHO中國、世茂、盛高置地、華潤置地等幾家房企。在SOHO中國2012年年報中,記者看到,經營溢利共有三部分組成,其中政府補助為2.03億元,相比2011年略有增長(2011年為2.01億元)。

通過對比SOHO中國近三年的年報不難發現,政府補貼的數值越來越高,已從2010年的4410萬元飆升至去年的2.03億元,“SOHO中國比較特殊,十幾年以來納稅一直非常透明,而且在北京、上海這兩個一線城市,在稅收政策執行落實中相對比較規范。”宋延慶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于SOHO中國這類房企,其在所得稅和土地增值稅方面非常高,“征收的稅點高,返還的也就比較高。”

所謂的稅收返還,是指政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采取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辦法向企業返還的稅款,屬于以稅收優惠形式給予的一種政府補助。

在新湖中寶2012年年報中,記者看到,公司2012年支付的各項稅費為7.55億元,收到的稅費返還約為479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更多上市房企的年報中,政策補貼更多來源于開發項目當地政府的優惠政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翻閱中國新城鎮2012年年報看到,新湖中寶在去年獲得的政府補貼為70萬元,而這70萬元主要來自于土地出售所得款項。“就上海羅店及無錫鴻山項目有權享有上列土地出售所得款項的百分比而言,地方政府決定就有關2011年及2012年銷售的四個地塊的土地使用權,將上海羅店項目有權享有土地出售所得款項的百分比有48.5%增加約8.5%至57%;同時,無錫項目的土地出售所得款項的百分比由80%增加至91%”

而基于此次調整,新湖中寶收入增加人民幣1.3億元。對于這部分補貼收入的來源,新湖中寶年報中寫明是 “為表彰羅店新城鎮為寶山區及上海帶來的貢獻及影響。”

同樣因土地整理收獲補償的還包括天房發展。在記者翻閱的近20家上市房企的年報中,天房發展也是少有的幾家對于政府補貼收入做出較詳細解釋的房企之一。年報顯示,公司2012年營業外收入較上年減少78.04%,主要原因系全資子公司天津市天房海濱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土地開發享受政府補貼較2011年同期減少所致。根據天房發展2012年年報,去年所獲得政府補助為2100萬,而2011年這一補貼數額則為1億元。而在去年2100萬的政府補貼中,土地整理(主要為漢沽土地項目整理)政府返還的收益為2000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包括華潤、龍湖、碧桂園、綠城、中化方興、融創、招商等多家一線房企,其政府補貼金額則在1000萬~8000萬元不等。

補償標準隨意性較大/

“目前政府地方獎勵主要在二、三線城市比較多,這對于以開發二、三線城市為主的開發商來說,受影響較大。而在一線城市,這樣的補貼微乎其微。”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地產公司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早在2010年,恒盛地產就曾以6.6億元的高額補助引發質疑,而根據當年的資料顯示,截至2010年底,恒盛在12個城市共有31個發展項目,土地儲備23%位于一線城市,77%位于二、三線城市。對于高額的政府補助,曾有消息人士指出,主要來自于其在江蘇省投資的文化產業項目。

此外,世茂房地產收到的政府補助金也不少。2012年公司收到政府補助金為3.44億元,去年則為2.61億元。截至去年年底,世茂房地產年度其他收益約為人民幣11.96億元(2011年為7.94億元),主要包括視作出售附屬公司之收益及政府補助之收益。

“這與公司的產品也有很大的關系,世茂的產品主要集中在二、三線城市,著力打造濱水樓盤,這對于企業來說,可以充分利用政策優勢。”宋延慶告訴記者,地方政府的補助主要是基于項目規劃是否符合招商引資的產品導向,特別是一些商務區、經濟開發區,會有其自行制定的優惠政策。

“只要愿意投資,就會有相應的獎勵和補貼支持。”一位分析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在許多城市,除了補助以外,還可以享受有助于房地產開發的其他政策支持,譬如在開發項目同時對周邊林業進行保護,而當地林業部門則可以以此名義為其申請一筆基金。

“目前很多地產公司開始做旅游地產,或文化、養老地產,都在與政府談條件,特別是目前國內針對林業、農業等的政策十分優惠。”上述分析人士向記者透露,特別是目前在西南、華南等二、三線城市,一些在天然水系周邊開發的商品房項目,“如果開發商有意愿都可以通過當地的林業部門進行申請,而這其中有很大的文章可做。”

不僅如此,宋延慶也對記者表示,政府在房地產開發行業的補償標準不統一也造成了一定的亂象,“國外目前退稅政策十分普遍,但現在來看,國內隨意性還是比較大。”

“特別是在二、三線城市,政府的承諾很難兌現。”一位上市房企的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很多時候項目開發之初政府給出的優惠政策,往往在兌現的時候困難重重,“有時候會拖很久才給,有時候如果你不主動申請,也不會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尚希發自北京 在A股市場,政府對于上市公司的“補貼”早已不足為奇,而就房地產行業來說,大多數上市房企都能領到政府發來的“紅包”。在地產調控持續的大背景下,“政府補貼”會否成為房地產行業的救命稻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統計近20家房地產企業的2012年年報,發現其中有15家明確標注了“政府補助”這塊收入,總額超過10億元,其中尤以SOHO中國、世茂房地產補助金額較高。 “大概六成左右的房企可以拿到政府補助,一般都以稅費返還的方式,此外就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一些優惠政策。”蘭德咨詢總裁宋延慶告訴記者,整體看,房地產行業的政府補貼占公司凈利潤的比例都非常低,對公司營業收入不會帶來明顯影響。但目前面臨最大的問題便是,政府補助沒有統一的標準,最終在執行上亂象叢生。 多家房企補貼近億元/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自政府方面補貼金額較大的包括SOHO中國、世茂、盛高置地、華潤置地等幾家房企。在SOHO中國2012年年報中,記者看到,經營溢利共有三部分組成,其中政府補助為2.03億元,相比2011年略有增長(2011年為2.01億元)。 通過對比SOHO中國近三年的年報不難發現,政府補貼的數值越來越高,已從2010年的4410萬元飆升至去年的2.03億元,“SOHO中國比較特殊,十幾年以來納稅一直非常透明,而且在北京、上海這兩個一線城市,在稅收政策執行落實中相對比較規范。”宋延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于SOHO中國這類房企,其在所得稅和土地增值稅方面非常高,“征收的稅點高,返還的也就比較高。” 所謂的稅收返還,是指政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采取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辦法向企業返還的稅款,屬于以稅收優惠形式給予的一種政府補助。 在新湖中寶2012年年報中,記者看到,公司2012年支付的各項稅費為7.55億元,收到的稅費返還約為479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更多上市房企的年報中,政策補貼更多來源于開發項目當地政府的優惠政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翻閱中國新城鎮2012年年報看到,新湖中寶在去年獲得的政府補貼為70萬元,而這70萬元主要來自于土地出售所得款項。“就上海羅店及無錫鴻山項目有權享有上列土地出售所得款項的百分比而言,地方政府決定就有關2011年及2012年銷售的四個地塊的土地使用權,將上海羅店項目有權享有土地出售所得款項的百分比有48.5%增加約8.5%至57%;同時,無錫項目的土地出售所得款項的百分比由80%增加至91%” 而基于此次調整,新湖中寶收入增加人民幣1.3億元。對于這部分補貼收入的來源,新湖中寶年報中寫明是“為表彰羅店新城鎮為寶山區及上海帶來的貢獻及影響。” 同樣因土地整理收獲補償的還包括天房發展。在記者翻閱的近20家上市房企的年報中,天房發展也是少有的幾家對于政府補貼收入做出較詳細解釋的房企之一。年報顯示,公司2012年營業外收入較上年減少78.04%,主要原因系全資子公司天津市天房海濱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土地開發享受政府補貼較2011年同期減少所致。根據天房發展2012年年報,去年所獲得政府補助為2100萬,而2011年這一補貼數額則為1億元。而在去年2100萬的政府補貼中,土地整理(主要為漢沽土地項目整理)政府返還的收益為2000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包括華潤、龍湖、碧桂園、綠城、中化方興、融創、招商等多家一線房企,其政府補貼金額則在1000萬~8000萬元不等。 補償標準隨意性較大/ “目前政府地方獎勵主要在二、三線城市比較多,這對于以開發二、三線城市為主的開發商來說,受影響較大。而在一線城市,這樣的補貼微乎其微。”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地產公司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早在2010年,恒盛地產就曾以6.6億元的高額補助引發質疑,而根據當年的資料顯示,截至2010年底,恒盛在12個城市共有31個發展項目,土地儲備23%位于一線城市,77%位于二、三線城市。對于高額的政府補助,曾有消息人士指出,主要來自于其在江蘇省投資的文化產業項目。 此外,世茂房地產收到的政府補助金也不少。2012年公司收到政府補助金為3.44億元,去年則為2.61億元。截至去年年底,世茂房地產年度其他收益約為人民幣11.96億元(2011年為7.94億元),主要包括視作出售附屬公司之收益及政府補助之收益。 “這與公司的產品也有很大的關系,世茂的產品主要集中在二、三線城市,著力打造濱水樓盤,這對于企業來說,可以充分利用政策優勢。”宋延慶告訴記者,地方政府的補助主要是基于項目規劃是否符合招商引資的產品導向,特別是一些商務區、經濟開發區,會有其自行制定的優惠政策。 “只要愿意投資,就會有相應的獎勵和補貼支持。”一位分析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在許多城市,除了補助以外,還可以享受有助于房地產開發的其他政策支持,譬如在開發項目同時對周邊林業進行保護,而當地林業部門則可以以此名義為其申請一筆基金。 “目前很多地產公司開始做旅游地產,或文化、養老地產,都在與政府談條件,特別是目前國內針對林業、農業等的政策十分優惠。”上述分析人士向記者透露,特別是目前在西南、華南等二、三線城市,一些在天然水系周邊開發的商品房項目,“如果開發商有意愿都可以通過當地的林業部門進行申請,而這其中有很大的文章可做。” 不僅如此,宋延慶也對記者表示,政府在房地產開發行業的補償標準不統一也造成了一定的亂象,“國外目前退稅政策十分普遍,但現在來看,國內隨意性還是比較大。” “特別是在二、三線城市,政府的承諾很難兌現。”一位上市房企的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很多時候項目開發之初政府給出的優惠政策,往往在兌現的時候困難重重,“有時候會拖很久才給,有時候如果你不主動申請,也不會有。”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欢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天堂 |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图片欧美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欧在线高清 |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 亚洲一级黄不卡在线播放放 | 一本久道综合久久婷婷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