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3 01:03:3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謝曉萍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謝曉萍 發自北京
曾被譽為 “中國版Facebook”的人人網正遭遇發展瓶頸。
11月28日,人人網公布了2013財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告:第三季度,人人總凈營收為4760萬美元,同比下滑5.6%;雖然糯米網和56網當季業務收入增長,但歸屬于人人公司的凈虧損為2460萬美元,去年同期凈虧損為1540萬美元。
財報一出,包括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等投資機構均下調了對人人網的目標價。
就在此前,人人還“緋聞纏身”。繼將糯米網59%的股權以1.6億美元賣給百度之后,市場再次傳出百度將收購人人網的傳言。同時,此前人人力爭分拆上市的人人游戲也面臨裁員和業務調整。
“你讓張朝陽把搜狐賣了,或者讓馬化騰把QQ賣了?不太可能。我們當一個小土豪就可以了,生活方式是屌絲;家里的儲備是小土豪;但想的未來還是要去想高富帥的事;你要用和別人不一樣的辦法來做事情。在如今競爭這么激烈的情況下,不用這樣的方法根本沒有機會。”人人公司CEO陳一舟在主動約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時,就賣掉人人網的傳言如是回應。
“先搞半張經濟艙的船票就OK了,慢慢再換一張船票。”陳一舟表示,2014年將聚焦移動IM,發揮在年輕人市場上的積累和優勢,為產品找到差異化價值。
然而,對于人人來說,未來形勢依然嚴峻。
移動端尚未找到發力點
2011年,人人憑借 “中國版Facebook”概念登陸紐交所,掛牌首日市值一度高達70多億美元。
在人人打包上市的資產中,陳一舟已經在視頻、社交、游戲、團購以及智能商務社交等完全不同的領域有所布局,除了視頻,其他四大業務線均有可以類比的對象:人人網的類比對象是Facebook;人人游戲對應Zynga;糯米網則模仿美國團購網站Groupon;經緯網借鑒的是美國知名商業社交網絡Linkedin。
然而,這種多元化布局被外界詬病為“一鍋大雜燴”,外界看不到各業務線的互補和協同效應。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微博和微信的崛起,人人正面臨一系列挑戰:首先是主站人人網的活躍用戶數和用戶粘性下降、老用戶流失,新用戶又被微博和微信搶走。
在公司經營層面,2012財年,人人公司陷入全面虧損,全年凈虧7500萬美元,而2011年實現凈利潤4130萬美元。
剛剛發布的2013年Q3財報顯示,Q3總凈營收 (含糯米網營收在內)為4760萬美元,同期下滑5.6%。其中游戲營收2010萬美元,同比略微下滑。
業績疲軟的重要原因在于用戶向移動端遷移。人人CFO黃輝曾坦言:“現在,用戶將四分之三的時間用在了移動端上,但目前尚未進行移動廣告商業化。”
事實上,人人與中國其他很多互聯網公司一樣,在尋找移動端的發力點。
早在2011年,人人開始投身移動互聯網。當年11月,陳一舟宣稱要打三場戰役:加快游戲的移動步伐,盡快分拆上市;團購站糯米網力爭第一;以經緯網發力移動商務社交領域。此后人人推出不少移動互聯網的新產品,比如啵啵、美美以及眾多游戲APP。
今年一季報顯示,人人研發費用同比增長了56.5%,其中大部分花在了移動業務上。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此前,經緯名片通曾被陳一舟視作其轉戰移動互聯網端的另一款 “殺手級”應用。陳一舟希望借用這款集名片掃描、溝通聊天和商務社交功能為一體的產品撬動移動互聯網,形成一條不同于騰訊QQ的社交關系鏈。
人人網在PC端的核心用戶為大學生和受過大學教育的年輕白領,但是學生市場存在一塊天然的短板,一旦學生離開了校園,人人就會面臨用戶的流失。名片通則對上述人群進行了延伸,人人也可就此切入移動社交商務市場。
如果名片通產品得到廣泛使用,人人在無線端就可以向用戶通訊錄延伸,擁有商業化的可能,如通過名片掃描建立一條社交關系鏈,基于商務關系,用戶將其推薦給平臺上發布招聘職位的公司,人人可以從招聘公司獲得回報。
不過,在互聯網研究者陳志剛看來,經緯名片通最大的失敗在于,其在產品設計上,只有發送信息的功能,并無社交基因。也就是說,名片通只是基于名片對商務有幫助,卻沒有互動。
對此,陳一舟解釋說:經緯名片通更多是一個工具,并沒有讓其承載商務社交的安排,實際上人人將商務社交的重任放在經緯網自身,名片通更像是其中一個功能模塊。此外,雖然商務社交確實存在現實的需求,在中國卻還沒有一個類似Linkedin的產品做起來。Linkedin的崛起,和利用關系鏈進行郵件推廣有直接關系,而對中國普通用戶而言,閱讀郵件的習慣很差。因此,照搬Linkedin在國外的玩法和功能點,在中國是沒有意義的。陳一舟說,經緯網就是要挖掘Linkedin沒做但中國白領用戶更需要的事情。
重新聚焦搞半張船票
“協同是所有公司高估的東西,而聚焦是被低估的。”陳一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他決定痛定思痛、改變策略:要聚焦重啟IM(即時通訊工具),去搶半張船票。
與去年陳一舟發展多種移動端應用不同的是,這次他只將關注點放在一個移動APP上。人人剛發布了新版移動客戶端,并將“90后”作為人人網今后的核心用戶。實際上,這群人也恰恰是最具移動化特征的。
“我們在移動端只要把一個人人做好就足夠了,不需要做太多APP。如果我把人人做到1億個月活躍用戶,比只做到5000萬月活躍用戶,再加一堆其他小的APP價值大得多。一個客戶端用戶數增長一倍的時候,由于網絡效應的原因,競爭壁壘將提高3~4倍。”
如今在移動互聯網IM領域,錯失機會的人人或許要面對一家獨大的微信,以及發誓要拼出一條血路挑戰微信的來往和易信。對此,陳一舟表示,人人不直接和上述巨頭競爭,采取的是差異化競爭方式,只關注年輕人。“我們并不像他們那樣從零開始,我們有2億的累計激活用戶,當然要優先服務好他們,第一步先把年輕人伺候好了,然后再慢慢來。”
在過去數年中,人人幾乎每年都要遭遇一個比它強大得多的對手的挑戰,從開心網、朋友網(騰訊的SNS)到新浪微博、微信……2013年,人人更遭遇了最為猛烈的襲擊。微信、來往、易信、YY、米聊……在這一干移動IM銅墻鐵壁般的堡壘面前,陳一舟很清醒地知道,現在只有微信拿到了一張船票,其他還在左沖右突。但他仍對IM依然寄予希望,努力為人人搶到半張經濟艙的船票就好,以后再慢慢換成一張完整的船票。
而要實現這一規劃,人人游戲目前依然扮演著“現金牛”的角色。“人人游戲當然要賺錢才能發展,而且需要能持續地賺錢。”陳一舟表示,從分工來說,游戲行業的賺錢途徑分為研發、運營和渠道。人人也是一個中型的平臺,具備渠道分發能力。雖然人人運營也具備一定的核心競爭力,但主要產生收益還是要靠自身的研發。“在運營這個領域已經沒有多少純利,流量這一塊也控制得很嚴。我們現在是重新排兵布陣,找到持續賺錢的業務。”
此外,人人的另一個挑戰在于,移動端廣告的整個生態系統還未成熟,很多廣告代理和第三方公司僅停留在談論移動端廣告的階段,在相應的廣告預算和測試系統方面仍然缺管進展。人人網,或許需要耐心等待,才可能成為新游戲的參與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