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房產

每經網首頁 > 房產 > 正文

霧霾下的綠色地產難題:減排成本高 回報周期長

2013-12-13 00:49:5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杰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王杰 發自北京

面對全國多個城市持續10多天的霧霾天氣,綠色地產再次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

近日,方興地產(00817,HK)與中節能綠碳(北京)公司簽署了每年1000噸碳排放指標(配額),成為中國建筑業碳交易第一單。

上述碳排放權的出讓,為綠色地產開發帶來新的商機。不過,目前國內碳減排的價格較低,綠色地產的回報周期很長。《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深圳、上海、北京的碳排放交易價格分別為80~90元/噸、27~28元/噸和51.25元/噸,廣東擬將碳交易競買底價定為60元/噸。而據業內人士透露,建筑業碳減排成本相當于能源行業的十倍。

建筑減碳成本約為能源十倍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禹湘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北京的碳交易主體主要針對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于1萬噸(含)的單位,允許這些單位將經核證的自愿減排量(CCER)進行交易,年綜合能耗2000噸標準煤(含)以上的其他單位也可自愿參加。

然而,由于建筑業碳減排成本太高,讓不少企業望而卻步。據悉,建筑業碳減排成本相當于能源行業的十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閱讀券商研報發現,以三湘股份改造太陽能熱水器項目為例,每戶每年可減少300公斤碳排放,改造成本為100元/戶,由此計算,每減少1噸碳排放的成本約為333元。而從目前國內已開展碳交易城市的價格來看,普遍在100元以下。由此來看,建筑企業依靠出售碳排放權基本不可能收回投資。而在國外,以日本東京碳減排市場為例,建筑行業碳排放配額非常昂貴,價格比能源行業碳排放配額高出很多。

事實上,目前國內的綠色地產開發企業,更多是通過建筑使用來收回碳減排投資,單獨依靠碳排放權交易,并不能獲得較高收益。

“未來碳排放權配額的價格變動主要還是取決于碳市場CCER的供需狀況。”禹湘認為,碳排放額的收益從絕對量上來說可能并不大,但其可以通過塑造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良好形象,提升企業的品牌價值。從長遠看,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的企業還能受惠于國家節能減排政策。

綠色地產短期“錢”景不佳

雖然綠色地產開發短期內 “錢”景不佳,但仍有大批房企積極參與。除方興地產外,三湘、朗詩、保利等房企均已有大批綠色地產項目上市,恒大地產也在和美國哈佛大學聯手研究綠色地產開發及應用,新黃浦參與開發的浦江國際金融廣場則獲得了美國綠色建筑LEED金級認證。

中房信研究總監薛建雄指出,近年來,我國很多省份飽受霧霾天氣困擾,消費者的環保意識大大增強,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上,已有很多人表示愿意為了環保使用綠色交通、綠色能源和綠色建筑。在這一背景下,綠色地產開發越來越受寵,盈利窘境有望打破。

浦江國際金融廣場管理方表示,他們開發的綠色地產項目目前更多受到一些擁有綠色環保理念的跨國公司青睞。

禹湘認為,中國建筑能耗仍處于增長階段,目前我國建筑能耗占到社會總能耗的25%~30%,建筑節能任務艱巨。

他建議,從應對氣候變化和自身可持續發展來看,中國應該走建筑綠色化、低碳化的道路。尤其是隨著“美麗中國”上升為國家策略,為我國的碳交易和參與企業帶來了發展機遇。相信控制建筑能耗、開發綠色地產將會成為未來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房地產企業實施節能減排將是大勢所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国产高清自产拍 | 亚洲成a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区精品自拍 | 在线日本妇人成熟免费a√ 亚洲乱码精品不卡 | 天天摸天天碰天天添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