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4 01:01:3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戴高城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戴高城 發自上海
據上證快訊消息,昨日 (2月13日)下午,上海市委組織部在上海國盛集團舉行的重要會議上宣布,兩位金融系統要員空降國盛集團擔任主要領導之職,劉信義任國盛集團總裁,徐權任副總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劉信義擔任浦東發展銀行副行長期間,成績耀眼,在上海國資新一輪改革逐步深入的當口調入國資系,無疑讓公眾多了幾分聯想。
此外,2月11日召開的上海市國資委系統干部會議宣布,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徐逸波兼任上海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原上海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王堅調任申能集團董事長。
國資系一把手接連變動,拉升了上海國資概念股。近期,強生控股(600662,SH)、隧道股份(600820,SH)、氯堿化工(600618,SH)等股價出現明顯漲幅。
“一把手”的企業工作背景
從這兩次公布的人事調整來看,入主國資系的“一把手”均有企業工作背景。
公開資料顯示,徐逸波出生于1957年,曾任上海輕工控股(集團)公司副總裁、總裁、黨委副書記等職,后在多個政府部門任職,曾擔任盧灣區委副書記、代區長、區長、區委書記,黃浦區、盧灣區“撤二建一”后擔任黃浦區委書記,2013年2月起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上海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應勇在出席國資系統干部會議時表示,“徐逸波同志曾長期在企業工作,擔任市政府副秘書長以來,協助周波副市長,直接參與國資國企改革的領導工作。”市委認為,“徐逸波同志擔任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是合適的。”
有消息人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國資主任的調整屬于正常職務調動,59歲的王堅是由于年齡原因。”
另外,劉信義此前任浦發銀行副行長、財務總監,主要分管風險、財務和戰略,在2013年也取得不俗的成績。
在財務、風險方面,截至2013年末,浦發資產總額達3.68萬億元,實現凈利潤409.5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6.99%和19.79%。為保持資產質量穩定,浦發選擇加大核銷力度,2013年浦發核銷不良資產總額14.36億元,同比增長34.21%。在戰略方面,2013年浦發先后在倫敦設立代表處、宣布收購設立香港投資銀行,積極推進海外戰略。
人事安排如何去行政化?
去年12月上海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上海國資改革促進企業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 《意見》),國企“去行政化”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意見》明確指出,要推進市場化導向的選人用人和管理機制,合理提高市場化選聘比例,在市場化程度較高的企業積極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建立健全企業核心骨干長效激勵約束機制,符合法定條件、發展目標明確、具備再融資能力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可實施股權激勵或激勵基金計劃。有分析稱,這樣的改革是要回歸企業家精神,避免既是高官又拿高薪的情況。
不過,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陳憲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國資系的人事調整仍存“行政化”色彩,從長遠看,管理者“以后需要從市場選定”。對于此次國資系人事變動,陳憲認為,與國資系的改革并無太大關聯,“不是調任幾個人就能把改革完成的。”
國盛集團作為國有獨資的大型投資控股和資本運營公司,迎來上海市國資委兩位金融系統要員,加之劉信義在資本運作和金融領域的優勢,是否會給國盛集團帶來新的風向?近期上海國資系的人事安排會對上海國資改革產生怎樣的影響?我們拭目以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