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姜榕:A股處牛市初期 銀行和券商還有機會

2015-04-08 00:41:45

上海證大投資的投研策略和布局重點是什么?針對當下的A股行情,他們對投資者有哪些建議?帶著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上海證大投資副總裁姜榕。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楊建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楊建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4月7日,上海證大投資旗下的華寶信托-證大穩健、平安信托-平安證大一期、平安信托-證大四期A、平安信托-證大價值近1年來收益率分別達到118.49%、95.38%、93.32%和88.47%。

憑借靚麗的投資業績,上海證大投資斬獲“2014年度中國最佳股票策略對沖基金”和“2014年度中國最佳債券策略對沖基金”兩大獎項。

那么,上海證大投資的投研策略和布局重點是什么?針對當下的A股行情,他們對投資者有哪些建議?帶著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上海證大投資副總裁姜榕。

“改革無牛市”說法已過時

NBD:公司在哪些領域提前做了布局,從而獲得了較好的業績,背后的投資邏輯是什么?

姜榕:我們一直在觀察市場,從2008年指數進入A浪調整以來,公司一直在準備,2014年下半年我們基本確認C浪調整結束,A股的投資時機到來了。

我們主要布局的是“中字頭”企業,以券商為主,主要是大盤股、價值低估型的企業,因為相比高成長的小企業,公司對于這種大的系統性機會把握能力更強。基于牛市來臨的判斷,我們認為券商首先受益,而“中字頭”的企業受益國企改革,所以公司在這些領域提前進行了布局。

NBD:你們公司去年在可轉債方面獲得了數倍收益,您能分享一下經驗嗎?

姜榕:在債券這一安全性較高、收益較高的市場里,我們放了杠桿,所以整體回報達幾倍。當別人沒有發現機會的時候,我們及早地進去了,及早地在底部放了杠桿。

2014年的可轉債是一個十年難遇的機會,在市場底部的時候做可轉債安全邊際很高。我們一般是放大10倍左右的杠桿,銀行也認為風險比較低,支持放大杠桿。

我們給自己的定義為私募界的“另類”投資者,在別人尋找各種各樣投資機會的時候,我們在尋找更好的安全邊際,一個標的要安全邊際很高,收益也較高,我才會去投。我們更擅于挖掘別人沒有看到的投資機會。

NBD:你們是怎樣選擇行業和個股的?

姜榕:主要是通過對歷史數據和主題概念分析來做分散化的投資。比如看企業收入增長、利潤增長等,通過不同的模型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得到低估值的品種,和一些成長股構成投資組合。

公司更加注重投資組合,不會對某一個股配置太重的倉位,這樣可以避免雖然對一個公司研究得很深,但萬一出現小概率事件時遭遇“黑天鵝”的尷尬。

我們的投資布局更多的是以板塊來做組合,比如一個國企改革組合、一個互聯網金融組合、一個低估值組合,對不同的組合進行評判,這樣整體達到風險分散化。如果一個行業在中短期內有變強的趨勢,可以把它作為一個投資標的,公司主要是挖掘在調整過后處于啟動階段或上升初期的投資機會。

我們公司的投資特色在于對行業板塊、對大趨勢的分析,每輪牛市中公司都會獲得較好的收益,等到調整的時候,公司會逐漸降低在二級市場的布局。

NBD:現在經濟處于改革轉型期,有市場人士說“改革無牛市”,而A股市場卻表現出了牛市格局,您怎么看這個問題?

姜榕:這輪行情比較明顯的特征是兩種不同風格:去年下半年以大股票為主,之后又切換為小股票為主。目前我們判斷這輪行情還處于牛市的初期階段。

以前的改革是全面開花,沒有一個重點突破口,在國家戰略上沒有一個重心,資本市場一會兒炒作東北經濟圈,一會兒追捧環渤海經濟圈,一會兒又變成了長三角經濟圈。而此次改革是政府確定大方向以后逐步推進的,在國家戰略上做了頂層設計,找到突破口,如“一帶一路”和自貿區。因此,“改革無牛市”的說法不再適用于當下的改革。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通過不斷的引進技術、吸收消化,我們在技術方面有了自己的創新能力;而在互聯網方面,特別是這輪互聯網經濟大潮中,我們國家也站在了世界的前面,比如物聯網、工業4.0、信息產業等都是經過前期的技術沉淀,現在處于臨界點,會有一個很大的突破。

上一輪牛市是因為我們沉淀了很多生產力,而這一輪牛市的基礎是把人的優勢轉化為技術優勢,比如工業4.0、物聯網、信息技術等,把技術的生產能力釋放出來。

二線藍籌后市還有機會

NBD:您怎么看衍生產品對A股市場的影響?

姜榕:我們認為衍生產品就是一個對沖工具,至于其對市場波動的影響,我覺得市場永遠是有波動的,如果沒有波動,沒有泡沫,猶如一灘死水,完全理性,那整個市場就成了一種實業投資,變成了法人股市場。泡沫、杠桿都是活躍市場的工具。作為一個理性的投資者,當看不清市場的時候,就要使用這些對沖工具來規避風險。

NBD:券商、銀行板塊今年還有沒有機會?

姜榕:這輪行情可能會持續2~3年,在這樣的過程中,投資者主要是對板塊風格的切換節奏的判斷。銀行、保險在前期都是比較弱勢的,前期主要是一些二線藍籌在帶動指數上漲,同時創業板的上漲在帶動人氣。相比超級大藍籌,二線藍籌本身質地不差,在去年漲幅也比較小,所以后期的機會相對要多。

NBD:創業板出現了很多100倍的高價股,市盈率平均高達80倍,您對此怎么看?

姜榕:創業板成長的動力都是以外延式的發展為主,已經上市的公司可以拿到很多資源,可以去并購,獲得外延式的發展,以便獲得高速成長。但據我們了解,并購能夠成功的只有30%左右。

NBD:A股創業板達到瘋狂的地步,而去年美股中概股中卻有許多公司股價腰斬,為什么A股創業板和美股中概股之間的分化這么嚴重?

姜榕:國外的投資者對中概股并不是很關注,他們對本國的企業關注更多,他們一般都是價值投資者,投資之前要看企業前幾年的經營,然后看企業的管理團隊,最后才做投資。而國內的互聯網企業發展很快,一旦一個行業很好,馬上就會出現很多跟隨者,就像唯品會、1號店,出現了很多競爭對手。

在海外投資者看來,一般能夠經歷5年未被淘汰的公司會獲得市場關注,而我們的上市公司一般都是在開始的前兩年做得好,一經歷行業波動就不行了。

NBD:假如您想投資互聯網金融,您會怎樣尋找投資機會?

姜榕:現在的互聯網企業是百花齊放,大家各有各的投資方向,最后誰能夠勝出,要等到行業出現下跌趨勢,甚至下跌成為常態的時候才見分曉。我們現在認為互聯網金融是一個創新,其實真正的創新十年前就已經完成了,現在就是把互聯網創新常態化的過程,最后誰能得到市場認可,誰就能成功。

市場短期存在過熱風險

NBD:您認為目前市場處于什么階段?

姜榕:也許你在10年以后回過頭來看,目前可能還處于牛市的第一浪,第一浪也許還沒有走完。一輪牛市的形成,有很多先決條件,美國股市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一直漲到2000年,這個幅度很驚人,它的前提條件包括當時的股權激勵、企業的創新能力、美元的強勢、美國本身的軍事實力等,疊加起來形成了一輪超級大牛市。

我們國家目前具備了一些牛市條件,但還處于萌芽期,還需要時間去培養。這個過程有多快,節奏怎么樣,很難把握,可以像2006~2007年那樣用一年的時間做完一輪牛市;也可以把牛市時間拉長。從歷史經驗來看,目前的牛市才剛從底部起來。

NBD:針對目前的點位,投資者該怎么操作?

姜榕:本輪牛市是在國家改革、新技術滲透、大類資產重新配置的宏觀背景之下開始的,有著比較扎實的基礎。放眼在5~10年,股票(廣義上)資產將是表現最好的資產。但是,中長周期的看好并不代表市場永遠上漲,無論從估值,還是投資氛圍而言,短期市場有過熱的傾向,需要謹慎對待。

NBD:您覺得目前哪些板塊還有投資機會?

姜榕:投資者可以從兩類行業中挖掘:1、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的融合,或者說互聯網+。技術會改變并升級很多傳統產業,提高產業效率,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已經開始全面改變我們的生活和產業,值得長期關注。

2、低估值行業。一輪全面的牛市必然帶來所有板塊的上漲,只是幅度和時間先后不同,短期看,不少低估值行業即使以國際標準來看,還處于安全合理的區間,值得短期關注。

我們公司更注重的是一些主題性的投資機會,以及跟社會發展相關的行業板塊,比如說國企改革、“一帶一路”、一些新興產業或者傳統行業加新興行業(農業現代化、農業信息化等)。農業現代化的空間相當大,我們很看重農業板塊的投資機會,很多企業都會在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領域有所作為。

NBD:目前無論大盤藍籌還是成長股都是普漲,您覺得這樣的行情還會繼續嗎?你對大盤后期走勢怎么看?后市的風險在哪里?

姜榕:我們對2015年相對比較樂觀。投資永遠是收益和風險的權衡,市場會有上漲和調整的節奏切換。我們認為目前市場最大的風險,長期來自于改革的艱巨性和復雜性,短期則來自于高杠桿背景下的上漲過快以及由此帶來的估值過高。因此,市場在下半年會面臨一輪針對2000點以來行情的調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楊建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4月7日,上海證大投資旗下的華寶信托-證大穩健、平安信托-平安證大一期、平安信托-證大四期A、平安信托-證大價值近1年來收益率分別達到118.49%、95.38%、93.32%和88.47%。 憑借靚麗的投資業績,上海證大投資斬獲“2014年度中國最佳股票策略對沖基金”和“2014年度中國最佳債券策略對沖基金”兩大獎項。 那么,上海證大投資的投研策略和布局重點是什么?針對當下的A股行情,他們對投資者有哪些建議?帶著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上海證大投資副總裁姜榕。 “改革無牛市”說法已過時 NBD:公司在哪些領域提前做了布局,從而獲得了較好的業績,背后的投資邏輯是什么? 姜榕:我們一直在觀察市場,從2008年指數進入A浪調整以來,公司一直在準備,2014年下半年我們基本確認C浪調整結束,A股的投資時機到來了。 我們主要布局的是“中字頭”企業,以券商為主,主要是大盤股、價值低估型的企業,因為相比高成長的小企業,公司對于這種大的系統性機會把握能力更強。基于牛市來臨的判斷,我們認為券商首先受益,而“中字頭”的企業受益國企改革,所以公司在這些領域提前進行了布局。 NBD:你們公司去年在可轉債方面獲得了數倍收益,您能分享一下經驗嗎? 姜榕:在債券這一安全性較高、收益較高的市場里,我們放了杠桿,所以整體回報達幾倍。當別人沒有發現機會的時候,我們及早地進去了,及早地在底部放了杠桿。 2014年的可轉債是一個十年難遇的機會,在市場底部的時候做可轉債安全邊際很高。我們一般是放大10倍左右的杠桿,銀行也認為風險比較低,支持放大杠桿。 我們給自己的定義為私募界的“另類”投資者,在別人尋找各種各樣投資機會的時候,我們在尋找更好的安全邊際,一個標的要安全邊際很高,收益也較高,我才會去投。我們更擅于挖掘別人沒有看到的投資機會。 NBD:你們是怎樣選擇行業和個股的? 姜榕:主要是通過對歷史數據和主題概念分析來做分散化的投資。比如看企業收入增長、利潤增長等,通過不同的模型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得到低估值的品種,和一些成長股構成投資組合。 公司更加注重投資組合,不會對某一個股配置太重的倉位,這樣可以避免雖然對一個公司研究得很深,但萬一出現小概率事件時遭遇“黑天鵝”的尷尬。 我們的投資布局更多的是以板塊來做組合,比如一個國企改革組合、一個互聯網金融組合、一個低估值組合,對不同的組合進行評判,這樣整體達到風險分散化。如果一個行業在中短期內有變強的趨勢,可以把它作為一個投資標的,公司主要是挖掘在調整過后處于啟動階段或上升初期的投資機會。 我們公司的投資特色在于對行業板塊、對大趨勢的分析,每輪牛市中公司都會獲得較好的收益,等到調整的時候,公司會逐漸降低在二級市場的布局。 NBD:現在經濟處于改革轉型期,有市場人士說“改革無牛市”,而A股市場卻表現出了牛市格局,您怎么看這個問題? 姜榕:這輪行情比較明顯的特征是兩種不同風格:去年下半年以大股票為主,之后又切換為小股票為主。目前我們判斷這輪行情還處于牛市的初期階段。 以前的改革是全面開花,沒有一個重點突破口,在國家戰略上沒有一個重心,資本市場一會兒炒作東北經濟圈,一會兒追捧環渤海經濟圈,一會兒又變成了長三角經濟圈。而此次改革是政府確定大方向以后逐步推進的,在國家戰略上做了頂層設計,找到突破口,如“一帶一路”和自貿區。因此,“改革無牛市”的說法不再適用于當下的改革。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通過不斷的引進技術、吸收消化,我們在技術方面有了自己的創新能力;而在互聯網方面,特別是這輪互聯網經濟大潮中,我們國家也站在了世界的前面,比如物聯網、工業4.0、信息產業等都是經過前期的技術沉淀,現在處于臨界點,會有一個很大的突破。 上一輪牛市是因為我們沉淀了很多生產力,而這一輪牛市的基礎是把人的優勢轉化為技術優勢,比如工業4.0、物聯網、信息技術等,把技術的生產能力釋放出來。 二線藍籌后市還有機會 NBD:您怎么看衍生產品對A股市場的影響? 姜榕:我們認為衍生產品就是一個對沖工具,至于其對市場波動的影響,我覺得市場永遠是有波動的,如果沒有波動,沒有泡沫,猶如一灘死水,完全理性,那整個市場就成了一種實業投資,變成了法人股市場。泡沫、杠桿都是活躍市場的工具。作為一個理性的投資者,當看不清市場的時候,就要使用這些對沖工具來規避風險。 NBD:券商、銀行板塊今年還有沒有機會? 姜榕:這輪行情可能會持續2~3年,在這樣的過程中,投資者主要是對板塊風格的切換節奏的判斷。銀行、保險在前期都是比較弱勢的,前期主要是一些二線藍籌在帶動指數上漲,同時創業板的上漲在帶動人氣。相比超級大藍籌,二線藍籌本身質地不差,在去年漲幅也比較小,所以后期的機會相對要多。 NBD:創業板出現了很多100倍的高價股,市盈率平均高達80倍,您對此怎么看? 姜榕:創業板成長的動力都是以外延式的發展為主,已經上市的公司可以拿到很多資源,可以去并購,獲得外延式的發展,以便獲得高速成長。但據我們了解,并購能夠成功的只有30%左右。 NBD:A股創業板達到瘋狂的地步,而去年美股中概股中卻有許多公司股價腰斬,為什么A股創業板和美股中概股之間的分化這么嚴重? 姜榕:國外的投資者對中概股并不是很關注,他們對本國的企業關注更多,他們一般都是價值投資者,投資之前要看企業前幾年的經營,然后看企業的管理團隊,最后才做投資。而國內的互聯網企業發展很快,一旦一個行業很好,馬上就會出現很多跟隨者,就像唯品會、1號店,出現了很多競爭對手。 在海外投資者看來,一般能夠經歷5年未被淘汰的公司會獲得市場關注,而我們的上市公司一般都是在開始的前兩年做得好,一經歷行業波動就不行了。 NBD:假如您想投資互聯網金融,您會怎樣尋找投資機會? 姜榕:現在的互聯網企業是百花齊放,大家各有各的投資方向,最后誰能夠勝出,要等到行業出現下跌趨勢,甚至下跌成為常態的時候才見分曉。我們現在認為互聯網金融是一個創新,其實真正的創新十年前就已經完成了,現在就是把互聯網創新常態化的過程,最后誰能得到市場認可,誰就能成功。 市場短期存在過熱風險 NBD:您認為目前市場處于什么階段? 姜榕:也許你在10年以后回過頭來看,目前可能還處于牛市的第一浪,第一浪也許還沒有走完。一輪牛市的形成,有很多先決條件,美國股市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一直漲到2000年,這個幅度很驚人,它的前提條件包括當時的股權激勵、企業的創新能力、美元的強勢、美國本身的軍事實力等,疊加起來形成了一輪超級大牛市。 我們國家目前具備了一些牛市條件,但還處于萌芽期,還需要時間去培養。這個過程有多快,節奏怎么樣,很難把握,可以像2006~2007年那樣用一年的時間做完一輪牛市;也可以把牛市時間拉長。從歷史經驗來看,目前的牛市才剛從底部起來。 NBD:針對目前的點位,投資者該怎么操作? 姜榕:本輪牛市是在國家改革、新技術滲透、大類資產重新配置的宏觀背景之下開始的,有著比較扎實的基礎。放眼在5~10年,股票(廣義上)資產將是表現最好的資產。但是,中長周期的看好并不代表市場永遠上漲,無論從估值,還是投資氛圍而言,短期市場有過熱的傾向,需要謹慎對待。 NBD:您覺得目前哪些板塊還有投資機會? 姜榕:投資者可以從兩類行業中挖掘:1、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的融合,或者說互聯網+。技術會改變并升級很多傳統產業,提高產業效率,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已經開始全面改變我們的生活和產業,值得長期關注。 2、低估值行業。一輪全面的牛市必然帶來所有板塊的上漲,只是幅度和時間先后不同,短期看,不少低估值行業即使以國際標準來看,還處于安全合理的區間,值得短期關注。 我們公司更注重的是一些主題性的投資機會,以及跟社會發展相關的行業板塊,比如說國企改革、“一帶一路”、一些新興產業或者傳統行業加新興行業(農業現代化、農業信息化等)。農業現代化的空間相當大,我們很看重農業板塊的投資機會,很多企業都會在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領域有所作為。 NBD:目前無論大盤藍籌還是成長股都是普漲,您覺得這樣的行情還會繼續嗎?你對大盤后期走勢怎么看?后市的風險在哪里? 姜榕:我們對2015年相對比較樂觀。投資永遠是收益和風險的權衡,市場會有上漲和調整的節奏切換。我們認為目前市場最大的風險,長期來自于改革的艱巨性和復雜性,短期則來自于高杠桿背景下的上漲過快以及由此帶來的估值過高。因此,市場在下半年會面臨一輪針對2000點以來行情的調整。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中文字字幕在线乱码品 |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网站你懂得 | 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色 | 日韩亚洲欧美在线v |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