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05 11:30:33
融創中國以銷售目標2100億元,增幅達到39%,成為已公布房企中增幅最大的企業,從1~4月來看,融創中國銷售金額達到596.1億元。
每經編輯|實習記者 舒曼曼
每經實習記者 舒曼曼
進入5月,各房企紛紛備戰二季度,從多數房企公布的2017年銷售目標中簡單計算可以看出,其銷售額平均增長均值為20%,其中,融創中國以銷售目標2100億元,增幅達到39%,成為已公布房企中增幅最大的企業,從1~4月來看,融創中國銷售金額達到596.1億元。
而與融創中國業務、布局相似的龍湖地產,在2017年的銷售目標上則略顯保守,定為1100億元,兩者之間正好相差一千億。從1~4月的表現來看,龍湖地產的銷售金額為602.3億元,突破千億似乎已無懸念。
2016年,房企千億軍團已增至12家。多種研究報告也表明,中國房地產業正快速步入“寡頭時代”。克而瑞研究中心表示,4月房地產市場成交繼續分化,一二線成交仍處于相對低位,這對重點布局一二線的企業業績產生了壓力,對于融創來說,實現2100億元的銷售目標,下半年將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融創推盤重心在下半年
融創2016年年報披露,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53.4億元,同比增長54%,毛利48.5億元,同比增長70%,毛利率13.7%,同比上漲1.3個百分點。
一季度報顯示,融創一季度實現合約銷售金額人民幣455億元,同比增長81%,合約銷售面積約250.6萬平方米,僅3月單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人民幣222.7億元,同比增長92%。
對于1~4月份的表現情況,融創相關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7年重點推盤時間集中在下半年,全年融創可售資源達到4185億元。
當前,融創已完成一線、環一線及核心城市的全國化布局,截至2016年底,已布局44個城市,新增土地儲備5394萬平方米,總土地儲備7291萬平方米,權益土地儲備約4973萬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新增土地儲備中有2/3為收并購所得。對此,融創方面表示,目前熱點城市土地價格過高,尤其在公開市場獲得價格合理土地的機會較少,隨著調控的持續和流動性的收緊,預計2017年土地市場將逐步回歸理性,未來在拿地方面將更加謹慎,并將更加重視并購市場的機會。
相比之下,從龍湖地產的策略來看,會把2017年可售貨值盡量布局在上半年。截至2017年3月,龍湖地產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人民幣430.2億元,同比增長218%,合同銷售面積282.5萬平方米,3月單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人民幣185億元,合同銷售面積112.5萬平方米。
龍湖地產表示,今年的發力歸功于2011年開始的戰略布局,預判今年市場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所以供貨選擇往上半年前置。
房企規模之爭已白熱化
根據克而瑞公布的榜單,一季度前10強的門檻提至330.6億元,同比大幅上漲69.5%。上市房企的銷售數據增長驚人,碧桂園、首創置業同比增長幅度均達250%,萬科、招商蛇口、新城控股等同比翻倍,中國恒大、融創中國、金地集團、世茂地產等多家房企增速均超過50%。
除此之外,房企梯隊間的差距也逐漸擴大。規模房企和品牌房企的優勢越加凸顯,根據克而瑞公布的1~2月榜單中就明顯看出行業集中度有升高的趨勢,三大龍頭到百強企業之間的規模化比拼更加激烈。
中指院方面預測稱,到2020年,千億以上規模企業數量將達21家,3000億以上將達6家,2家將超5000億,500億至1000億的房企數量將達38家。未來行業集中度將快速提升。
以前30強房企為代表,融創中國2016年新增土地儲備5394萬平方米,總土地儲備7291萬平方米,權益土地儲備約4973萬平方米;龍湖地產在2016年積極擴張土地儲備,共獲取39塊土地,總建筑面積為946萬平米。克而瑞數據顯示,1~4月,中海、綠地等房企的土地儲備投資金額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710%、38%。
為了擴大規模,滿足行業重新定位需求,各大房企積極采取多元化補貨模式,合作拍地、項目入股、收并購案例明顯增加。融創執行總裁汪孟德在一季度發布會上表示,未來三五年內,融創房地產主業要占98%以上份額,對于規模企業來說將面臨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根據目前土地市場競爭激烈的現狀,土地價格高企,單純以土拍市場拿地已經無法滿足融創的規模化擴張需要。就目前融創集團再度舉牌金科股份持股增至25%來說,中原地產研究分析師張大偉表示,該收購最直接的目的是為了做大管理規模。此前,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也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希望以并購的方式獲取項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