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重磅推薦

每經網首頁 > 重磅推薦 > 正文

【盤前資訊全知道】8日七大財媒精華

每經投資研究院 2017-05-08 08:33:42

殼生態發生劇變:從一殼難買到一殼難賣;險資一季度持股市值環比增加;ETF兩融余額齊升;一季報業績回暖,券商板塊配置價值凸顯;本周解禁市值環比大增四倍。

中國證券報

殼生態發生劇變:從一殼難買到一殼難賣

多位私募人士透露,目前“殼”買賣基本陷入停滯。監管加強后,不少囤“殼”大戶急欲出清。但IPO提速和極低的借“殼”上市成功率令買方對“殼”的興趣降至冰點,供需不平衡導致“殼”市場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借“殼”成本較去年下跌了30%至40%,去年借“殼”成本高的能超過百億元,現在最高也不過60億元。

巴菲特新啟示:在科技股中尋找消費股

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帶來了哪些投資新啟示?長期研究巴菲特價值投資策略的匯添富基金管理公司首席投資理財師劉建位就此接受了中國證券報記者的專訪,他指出,在科技股中尋找消費股是巴菲特的最新投資變化,也是最值得關注的變化。最近一年巴菲特買入180多億美元蘋果股票,未來還會重倉其它科技股,因為現在的科技產品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的消費品,現在的科技股其實也是消費股。

大商所:全力推動玉米鐵礦石等期權品種研究

為進一步提高會員單位首席風險官、合規部門負責人的期權業務風險管理水平,5月5日,中期協與大商所在大連舉辦“期貨公司首席風險官期權業務培訓交流會”。會上,大商所相關人士表示豆粕期權的上市是大商所商品期權市場建設的第一步,未來將全力推動玉米、鐵礦石等期權品種的研究,努力為市場提供更多的風險管理工具。

險資一季度持股市值環比增加

隨著相關保險業統計數據和上市保險公司一季報相繼披露,保險業在產品結構調整下的持續增長業績以及業務壓力浮現。但保險業務的增長前景和保險板塊的投資潛力依然被業內看好。分析人士認為,近期政策面對保險資管和保險資金運用加強監管,其影響已有較充分反映。西南證券分析師張剛介紹,2017年第一季度,保險機構直接入市持股市值達到11679.08億元,比2016年第四季度增加424.61億元,增幅為3.77%。

ETF兩融余額齊升

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5月4日,兩市ETF總融資余額較前一周增長5.64億元,至511.36億元,再創年內新高;ETF總融券余量較前一周增長0.10億份,至1.99億份。其中,黃金ETF、H股ETF融資凈買入金額居前,分別為2.42億元和6.11億元。

一季報業績回暖 券商板塊配置價值凸顯

繼去年券商行業經歷整體性營收、凈利潤腰斬下滑態勢后,今年一季度各家券商業績出現觸底回升跡象,其中營收同比微幅上漲近0.5%,歸母公司凈利潤同比上漲超8%。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券商板塊估值處于歷史相對低位,疊加A股納入MSCI指數預期催化,極具行業配置價值。

上海證券報

合規性審核標準下降?權威人士:并非有一點瑕疵就不能過會

近期,一些存在小瑕疵企業通過發行審核,有觀點質疑,有關部門合規性審核標準下降,導致企業“帶病過會”。記者從權威人士處了解到,根據證券法及IPO辦法中的相關條款,發行人3年內因違反法律法規受到行政處罰且“情節嚴重”的,才應被否。合規性審核中,主要從違規性質及社會危害、處罰部門出具的意見、發行人及中介機構的說明等三個方面把握“重要性”原則,存在重大違法違規的絕不允許發行上市,同時也并非有任何一點瑕疵都不能過會發行。

整治亂象不手軟 保監會不斷扎緊監管制度籠子

從業內人士處得知,目前,監管部門的集中整治路線圖已經規劃出爐,細至對股東、股權、資本金的穿透性審查。對“償二代”的完善,也將從修改完善保險公司投資多層嵌套以及交叉性金融產品的償付能力監管標準等細處入手。

次新股業績優于上市公司整體水平

據記者統計,在227家(2016年上市的)公司中,有逾七成實現了業績正增長,較全體上市公司不到六成的正增長比例高了十多個百分點;而在62家上市當年業績下滑的公司中,并無一家出現虧損(營業利潤、凈利潤),相比之下,全體上市公司的虧損面則約有6%。

雞蛋業陷20年來最嚴峻虧損,雞蛋期貨成減虧“神器”

雞蛋價格持續低迷,雞蛋養殖業正面臨20年來最嚴重的虧損。善于運用期貨工具的企業和農戶則成功躲過了這輪行情低谷。為方便實體企業,大商所圍繞雞蛋期貨交割也推出了一系列新制度,包括全月每日選擇交割制度和車板交割方式等。新制度于今年3月份正式落地,自1703合約已開始實施。上述制度迅速得到市場認可。雞蛋期貨交割量出現了大幅上漲。大商所相關人士表示,下一步,交易所將根據市場需要,研究提高持倉限額的方案。

上市券商四月業績同比環比雙雙下滑

進入2017年二季度的首月,上市券商遭遇業績同比、環比雙雙下滑。截至記者昨日發稿,共24家上市券商披露4月財務數據簡報。統計結果顯示,以母公司為統計口徑(下同),24家上市券商4月合計凈利潤環比大幅下滑64%,且同比下滑23%。分析人士指出,3月基數較高、4月市場整體回調下經紀業務收入及自營收入減少等多方因素,導致上市券商業績環比降幅明顯。

證券時報

默沙東兩款疫苗或很快獲批

國家藥監局網站信息顯示,默沙東生產的宮頸癌疫苗上周進入“在審評審批中”。默沙東的另一款重磅產品——5價輪狀病毒疫苗于2月份進入優先審評程序,目前也處于“在審評審批中”。從審批程序上來看,“在審評審批中”意味著通過了最為關鍵的技術評審,只待行政核準,從藥品審批時間規定來看,上述兩款重磅疫苗5月獲得正式批準、取得藥證的概率較高。

委外收緊 大私募淡定小私募沖規模受阻

北京一家大型債券私募市場部人士表示,目前委外撤出的主要是業績表現差、收益率不達標的私募。與之相對的是,收益率和回撤控制較好的私募并未出現贖回,反而陸續有委外增資的情況。委外收緊的情況,除了業績差的被贖回,還有一個表現就是到期不續。不少小私募則表示,原本想借委外資金擴規模的希望落空,只好另覓他路。

本周解禁市值環比大增四倍

根據滬深交易所的安排,本周兩市共有38家公司的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兩市解禁股數共計37.16億股,占未解禁限售A股的0.45%。以5月5日收盤價為標準計算的市值為648.36億元,占未解禁公司限售A股市值0.54%。本周兩市解禁股數量比前一周增加了21.94億股,為其兩倍多。本周解禁市值比前一周增加了512.77億元,為其4倍多,為2017年年內較高水平。

證券日報

證監會啟動投資者保護活動 打牢資本市場發展“群眾基礎”

近日,中國證監會決定啟動以“投資者保護·明規則、識風險”為主題的專項活動,以“遠離內幕交易”、“警惕市場操縱”、“謹防違規信披”、“防范違規經營”為主題,分門別類介紹相關典型案例,幫助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明晰規則紅線、風險底線,一方面可以提升投資者維護自身利益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強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群眾基礎。

保監會:嚴禁險資投資基礎資產不清等多層嵌套產品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近日,為進一步健全保險監管體系,促進保險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中國保監會印發《關于彌補監管短板構建嚴密有效保險監管體系的通知》,《通知》要求,堅持去杠桿、去嵌套、去通道導向,從嚴監管保險資金投資各類金融產品,嚴禁投資基礎資產不清、資金去向不清、風險狀況不清等多層嵌套產品。

油氣改革方案出臺在即 三桶油集體參股廣東天然氣管網

中石油歷時五年多終于決定入股廣東天然氣管網,廣東天然氣管網也因此成為國內首個由三桶油共同參股的省級天然氣主干管網。據知情人士透露,按照即將出臺的油氣改革方案,未來要對相關管道投資、建設、運營、收費等標準進行統籌設計,分步推進國有大型油氣企業的干線管網獨立,組建國有控制、多主體的油氣管網公司,省級管網要統籌規劃,促進互聯互通。

新規實施一周 分級基金市場運行平穩

去年11月份,滬深證券交易所同步發布《分級基金業務管理指引》,并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規實施一周以來,分級基金市場運行情況如何? 來自上交所的數據顯示,目前,上交所共有股票型分級基金15只,總規模25.62億元。5月1日分級基金新規實施后,上交所分級基金市場運行平穩。

每日經濟新聞

廣東藥交中心61個品規救命藥斷供背后:原料藥價“上天”成品藥價“入地”

破傷風抗毒素、葡萄糖注射液……這些為人熟知的藥物,在廣東藥交中心5月2日發布的一張清單上,被標注為“急(搶)救藥品”。不過,它們被列在這張清單上的原因,是因為企業“斷供”。記者注意到,有多達1004個品規的藥品斷供。“救命藥”為何斷供?曾任廣東一家老牌藥企董事長的李云(化名)告訴記者,藥企供應藥品不及時或者未供貨主要有兩部分原因:第一,生產成本尤其是原材料成本漲幅過大;第二,原料藥被壟斷現象嚴重。

鄭眼看盤:年線暫有支撐 不必過度殺跌

消息面,周五的殺跌與證監會強化券商資管業務資產池管理相關,這使得券商股暴跌。此外,因一些不合規資金可能受不了監管高壓而出逃,次新股、雄安概念股,甚至剛出了“大飛機利好”的航空板塊均大跌。從技術面而言,年線至少是暫有支撐的,時間上也暫時有利,因股指已調了19天,通常在第21天前后較易產生轉折。詳細關注: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

就業靚麗 美股創新高

美國上周五公布的4月非農數據靚麗,這提升了風險偏好,美股當天收盤小漲。全周美股同樣為小漲,周線為三連陽。道指一周共漲0.32%至21006.94點,若由周線收盤看,為歷史最高。標普500及納指一周分別漲0.63%、0.88%,均為歷史最高。

巴菲特說自由貿易令美國整體社會受益

巴菲特6日表示,自由貿易對美國整體社會有利,美國政府應向公眾更好地解釋自由貿易的好處,并采取措施幫助因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受損的工人。

第一財經日報

保監會半月4文件 嚴堵監管漏洞

保監會7日發布《關于彌補監管短板構建嚴密有效保險監管體系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級保險監管部門深入排查梳理,找準并彌補存在的短板,切實完善監管制度。這已是近半月內保監會針對強監管、防風險所發布的第四個通知文件了,監管力度也在不斷升級。《通知》明確:“對利用虛假保費注資、關聯交易侵占公司利益等挑戰監管底線、無視國家法律的違法犯罪行為,堅決移送司法處理。”

民間投資持續回升 教育金融等需更大放開

作為拉動地方經濟增長主力的民間投資,今年一季度呈現企穩回升勢頭。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民間固定資產投資57313億元,同比名義增長7.7%,增速比1~2月份提高1個百分點。民間投資的企業家預期已明顯改善,多位專家表示,應進一步放開民營資本準入門檻,比如落實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放開民間資本對教育、交通服務業、金融等關鍵領域準入等。

C919首飛后路漫長 現在不應過分糾結國產化率

國產大飛機C919上周五在萬眾矚目下完成首飛,而關于C919飛機到底算不算“國產”,以及國產化率有多少的討論引發熱議。其實,當C919飛上天空的那一刻,慶祝的并不是核心技術、零部件都已經掌握了,而是我們有了集各項技術、全球部件于一身的成品。在沒有C919 整機這一“平臺”之前,很多技術只能紙上談兵,而有了標準和平臺,才有可能加快相關技術進步的速度。

21世紀經濟報道

四板市場首份框架性文件落地:明晰監管職能、完善協同機制

5月5日,證監會正式發布了《區域股權市場監督管理試行辦法》,相關政策將在2017年7月1日正式施行。區域性股權市場,也就是俗稱的四板市場終于迎來了真正具有指導意義的框架性監管文件。新聞發言人鄧舸在發布會現場表示:“《管理辦法》明確界定中央和地方監管職責,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這有利于完善監管協同機制,防止監管空白和監管套利,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保監會支持險資通過基礎設施投資 計劃參與PPP項目

保監會已于近日印發《關于保險資金投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有關事項的通知》,支持保險資金通過基礎設施投資計劃,投資符合條件的PPP項目。《通知》主要內容包括拓寬投資渠道、創新投資方式、完善監管標準和建立綠色通道,并且也強調著重加強風險管控,防范投資風險,包括明確對PPP項目、主要社會資本方和政府方的監管要求,保障項目合法合規,控制項目建設和運營風險。

深化普惠金融機制改革

日前,為了維護金融安全,整頓金融市場,央行、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密集發聲,出臺了一系列監管政策,加強“穿透式監管”,推動金融市場去杠桿。除了出于防風險的目的之外,如何減少資金空轉套利,防止資金脫實向虛,引導其進入實體經濟也是金融整頓的目的之一。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脫離實體經濟,金融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支持實體經濟是金融業生存發展的根本。

責編 杜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國證券報 殼生態發生劇變:從一殼難買到一殼難賣 多位私募人士透露,目前“殼”買賣基本陷入停滯。監管加強后,不少囤“殼”大戶急欲出清。但IPO提速和極低的借“殼”上市成功率令買方對“殼”的興趣降至冰點,供需不平衡導致“殼”市場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借“殼”成本較去年下跌了30%至40%,去年借“殼”成本高的能超過百億元,現在最高也不過60億元。 巴菲特新啟示:在科技股中尋找消費股 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帶來了哪些投資新啟示?長期研究巴菲特價值投資策略的匯添富基金管理公司首席投資理財師劉建位就此接受了中國證券報記者的專訪,他指出,在科技股中尋找消費股是巴菲特的最新投資變化,也是最值得關注的變化。最近一年巴菲特買入180多億美元蘋果股票,未來還會重倉其它科技股,因為現在的科技產品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的消費品,現在的科技股其實也是消費股。 大商所:全力推動玉米鐵礦石等期權品種研究 為進一步提高會員單位首席風險官、合規部門負責人的期權業務風險管理水平,5月5日,中期協與大商所在大連舉辦“期貨公司首席風險官期權業務培訓交流會”。會上,大商所相關人士表示豆粕期權的上市是大商所商品期權市場建設的第一步,未來將全力推動玉米、鐵礦石等期權品種的研究,努力為市場提供更多的風險管理工具。 險資一季度持股市值環比增加 隨著相關保險業統計數據和上市保險公司一季報相繼披露,保險業在產品結構調整下的持續增長業績以及業務壓力浮現。但保險業務的增長前景和保險板塊的投資潛力依然被業內看好。分析人士認為,近期政策面對保險資管和保險資金運用加強監管,其影響已有較充分反映。西南證券分析師張剛介紹,2017年第一季度,保險機構直接入市持股市值達到11679.08億元,比2016年第四季度增加424.61億元,增幅為3.77%。 ETF兩融余額齊升 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5月4日,兩市ETF總融資余額較前一周增長5.64億元,至511.36億元,再創年內新高;ETF總融券余量較前一周增長0.10億份,至1.99億份。其中,黃金ETF、H股ETF融資凈買入金額居前,分別為2.42億元和6.11億元。 一季報業績回暖券商板塊配置價值凸顯 繼去年券商行業經歷整體性營收、凈利潤腰斬下滑態勢后,今年一季度各家券商業績出現觸底回升跡象,其中營收同比微幅上漲近0.5%,歸母公司凈利潤同比上漲超8%。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券商板塊估值處于歷史相對低位,疊加A股納入MSCI指數預期催化,極具行業配置價值。 上海證券報 合規性審核標準下降?權威人士:并非有一點瑕疵就不能過會 近期,一些存在小瑕疵企業通過發行審核,有觀點質疑,有關部門合規性審核標準下降,導致企業“帶病過會”。記者從權威人士處了解到,根據證券法及IPO辦法中的相關條款,發行人3年內因違反法律法規受到行政處罰且“情節嚴重”的,才應被否。合規性審核中,主要從違規性質及社會危害、處罰部門出具的意見、發行人及中介機構的說明等三個方面把握“重要性”原則,存在重大違法違規的絕不允許發行上市,同時也并非有任何一點瑕疵都不能過會發行。 整治亂象不手軟保監會不斷扎緊監管制度籠子 從業內人士處得知,目前,監管部門的集中整治路線圖已經規劃出爐,細至對股東、股權、資本金的穿透性審查。對“償二代”的完善,也將從修改完善保險公司投資多層嵌套以及交叉性金融產品的償付能力監管標準等細處入手。 次新股業績優于上市公司整體水平 據記者統計,在227家(2016年上市的)公司中,有逾七成實現了業績正增長,較全體上市公司不到六成的正增長比例高了十多個百分點;而在62家上市當年業績下滑的公司中,并無一家出現虧損(營業利潤、凈利潤),相比之下,全體上市公司的虧損面則約有6%。 雞蛋業陷20年來最嚴峻虧損,雞蛋期貨成減虧“神器” 雞蛋價格持續低迷,雞蛋養殖業正面臨20年來最嚴重的虧損。善于運用期貨工具的企業和農戶則成功躲過了這輪行情低谷。為方便實體企業,大商所圍繞雞蛋期貨交割也推出了一系列新制度,包括全月每日選擇交割制度和車板交割方式等。新制度于今年3月份正式落地,自1703合約已開始實施。上述制度迅速得到市場認可。雞蛋期貨交割量出現了大幅上漲。大商所相關人士表示,下一步,交易所將根據市場需要,研究提高持倉限額的方案。 上市券商四月業績同比環比雙雙下滑 進入2017年二季度的首月,上市券商遭遇業績同比、環比雙雙下滑。截至記者昨日發稿,共24家上市券商披露4月財務數據簡報。統計結果顯示,以母公司為統計口徑(下同),24家上市券商4月合計凈利潤環比大幅下滑64%,且同比下滑23%。分析人士指出,3月基數較高、4月市場整體回調下經紀業務收入及自營收入減少等多方因素,導致上市券商業績環比降幅明顯。 證券時報 默沙東兩款疫苗或很快獲批 國家藥監局網站信息顯示,默沙東生產的宮頸癌疫苗上周進入“在審評審批中”。默沙東的另一款重磅產品——5價輪狀病毒疫苗于2月份進入優先審評程序,目前也處于“在審評審批中”。從審批程序上來看,“在審評審批中”意味著通過了最為關鍵的技術評審,只待行政核準,從藥品審批時間規定來看,上述兩款重磅疫苗5月獲得正式批準、取得藥證的概率較高。 委外收緊大私募淡定小私募沖規模受阻 北京一家大型債券私募市場部人士表示,目前委外撤出的主要是業績表現差、收益率不達標的私募。與之相對的是,收益率和回撤控制較好的私募并未出現贖回,反而陸續有委外增資的情況。委外收緊的情況,除了業績差的被贖回,還有一個表現就是到期不續。不少小私募則表示,原本想借委外資金擴規模的希望落空,只好另覓他路。 本周解禁市值環比大增四倍 根據滬深交易所的安排,本周兩市共有38家公司的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兩市解禁股數共計37.16億股,占未解禁限售A股的0.45%。以5月5日收盤價為標準計算的市值為648.36億元,占未解禁公司限售A股市值0.54%。本周兩市解禁股數量比前一周增加了21.94億股,為其兩倍多。本周解禁市值比前一周增加了512.77億元,為其4倍多,為2017年年內較高水平。 證券日報 證監會啟動投資者保護活動打牢資本市場發展“群眾基礎” 近日,中國證監會決定啟動以“投資者保護·明規則、識風險”為主題的專項活動,以“遠離內幕交易”、“警惕市場操縱”、“謹防違規信披”、“防范違規經營”為主題,分門別類介紹相關典型案例,幫助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明晰規則紅線、風險底線,一方面可以提升投資者維護自身利益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強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群眾基礎。 保監會:嚴禁險資投資基礎資產不清等多層嵌套產品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近日,為進一步健全保險監管體系,促進保險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中國保監會印發《關于彌補監管短板構建嚴密有效保險監管體系的通知》,《通知》要求,堅持去杠桿、去嵌套、去通道導向,從嚴監管保險資金投資各類金融產品,嚴禁投資基礎資產不清、資金去向不清、風險狀況不清等多層嵌套產品。 油氣改革方案出臺在即三桶油集體參股廣東天然氣管網 中石油歷時五年多終于決定入股廣東天然氣管網,廣東天然氣管網也因此成為國內首個由三桶油共同參股的省級天然氣主干管網。據知情人士透露,按照即將出臺的油氣改革方案,未來要對相關管道投資、建設、運營、收費等標準進行統籌設計,分步推進國有大型油氣企業的干線管網獨立,組建國有控制、多主體的油氣管網公司,省級管網要統籌規劃,促進互聯互通。 新規實施一周分級基金市場運行平穩 去年11月份,滬深證券交易所同步發布《分級基金業務管理指引》,并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規實施一周以來,分級基金市場運行情況如何? 來自上交所的數據顯示,目前,上交所共有股票型分級基金15只,總規模25.62億元。5月1日分級基金新規實施后,上交所分級基金市場運行平穩。 每日經濟新聞 廣東藥交中心61個品規救命藥斷供背后:原料藥價“上天”成品藥價“入地” 破傷風抗毒素、葡萄糖注射液……這些為人熟知的藥物,在廣東藥交中心5月2日發布的一張清單上,被標注為“急(搶)救藥品”。不過,它們被列在這張清單上的原因,是因為企業“斷供”。記者注意到,有多達1004個品規的藥品斷供。“救命藥”為何斷供?曾任廣東一家老牌藥企董事長的李云(化名)告訴記者,藥企供應藥品不及時或者未供貨主要有兩部分原因:第一,生產成本尤其是原材料成本漲幅過大;第二,原料藥被壟斷現象嚴重。 鄭眼看盤:年線暫有支撐不必過度殺跌 消息面,周五的殺跌與證監會強化券商資管業務資產池管理相關,這使得券商股暴跌。此外,因一些不合規資金可能受不了監管高壓而出逃,次新股、雄安概念股,甚至剛出了“大飛機利好”的航空板塊均大跌。從技術面而言,年線至少是暫有支撐的,時間上也暫時有利,因股指已調了19天,通常在第21天前后較易產生轉折。詳細關注: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 就業靚麗美股創新高 美國上周五公布的4月非農數據靚麗,這提升了風險偏好,美股當天收盤小漲。全周美股同樣為小漲,周線為三連陽。道指一周共漲0.32%至21006.94點,若由周線收盤看,為歷史最高。標普500及納指一周分別漲0.63%、0.88%,均為歷史最高。 巴菲特說自由貿易令美國整體社會受益 巴菲特6日表示,自由貿易對美國整體社會有利,美國政府應向公眾更好地解釋自由貿易的好處,并采取措施幫助因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受損的工人。 第一財經日報 保監會半月4文件嚴堵監管漏洞 保監會7日發布《關于彌補監管短板構建嚴密有效保險監管體系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級保險監管部門深入排查梳理,找準并彌補存在的短板,切實完善監管制度。這已是近半月內保監會針對強監管、防風險所發布的第四個通知文件了,監管力度也在不斷升級。《通知》明確:“對利用虛假保費注資、關聯交易侵占公司利益等挑戰監管底線、無視國家法律的違法犯罪行為,堅決移送司法處理。” 民間投資持續回升教育金融等需更大放開 作為拉動地方經濟增長主力的民間投資,今年一季度呈現企穩回升勢頭。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民間固定資產投資57313億元,同比名義增長7.7%,增速比1~2月份提高1個百分點。民間投資的企業家預期已明顯改善,多位專家表示,應進一步放開民營資本準入門檻,比如落實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放開民間資本對教育、交通服務業、金融等關鍵領域準入等。 C919首飛后路漫長現在不應過分糾結國產化率 國產大飛機C919上周五在萬眾矚目下完成首飛,而關于C919飛機到底算不算“國產”,以及國產化率有多少的討論引發熱議。其實,當C919飛上天空的那一刻,慶祝的并不是核心技術、零部件都已經掌握了,而是我們有了集各項技術、全球部件于一身的成品。在沒有C919整機這一“平臺”之前,很多技術只能紙上談兵,而有了標準和平臺,才有可能加快相關技術進步的速度。 21世紀經濟報道 四板市場首份框架性文件落地:明晰監管職能、完善協同機制 5月5日,證監會正式發布了《區域股權市場監督管理試行辦法》,相關政策將在2017年7月1日正式施行。區域性股權市場,也就是俗稱的四板市場終于迎來了真正具有指導意義的框架性監管文件。新聞發言人鄧舸在發布會現場表示:“《管理辦法》明確界定中央和地方監管職責,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這有利于完善監管協同機制,防止監管空白和監管套利,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保監會支持險資通過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參與PPP項目 保監會已于近日印發《關于保險資金投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有關事項的通知》,支持保險資金通過基礎設施投資計劃,投資符合條件的PPP項目。《通知》主要內容包括拓寬投資渠道、創新投資方式、完善監管標準和建立綠色通道,并且也強調著重加強風險管控,防范投資風險,包括明確對PPP項目、主要社會資本方和政府方的監管要求,保障項目合法合規,控制項目建設和運營風險。 深化普惠金融機制改革 日前,為了維護金融安全,整頓金融市場,央行、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密集發聲,出臺了一系列監管政策,加強“穿透式監管”,推動金融市場去杠桿。除了出于防風險的目的之外,如何減少資金空轉套利,防止資金脫實向虛,引導其進入實體經濟也是金融整頓的目的之一。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脫離實體經濟,金融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支持實體經濟是金融業生存發展的根本。
盤前資訊全知道 8日七大財媒精華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 亚洲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 | 亚洲天堂男人2020 | 日本日本免费一区视频大片 | 亚洲伊人精品午夜在线视频 |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套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