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7-06-08 13:56:20
年初以來港股一路高歌猛進,受此帶動,港股基金業績全線飄紅。截至6月6日,滬港深主題基金和主投港股市場的QDII基金年內平均漲幅分別達到5.75%、12.77%。在業內觀點看來,港股牛氣沖天的背后,洶涌的南下資金功不可沒。數據顯示,自2014年開通以來,港股通累計資金流入已突破5000億元,且逐漸呈現加速之勢。
機構人士指出,港股明顯的賺錢效應將繼續吸引后續大量資金入場。而在QDII額度“凍結”的背景下,成立滬港深主題基金并借道“港股通”出海投資,成為不少基金公司弱市“吸金”的有力武器。
港股通累計流入資金突破5000億元
今年以來香港恒生指數持續攀升,至今累計上漲近18%。受此影響,港股相關基金表現強勁。截至6月6日,東方紅滬港深混合的凈值增長率達到22.23%,在偏股型基金中名列前茅。嘉實滬港深精選股票、廣發滬港深新起點股票、銀華滬港深增長股票、前海開源滬港深龍頭等基金的收益率都超過15%,在同類基金中處于領跑位置。此外,一季報披露港股投資比例超過50%的QDII基金,年內平均漲幅也高達12.77%。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港股牛氣沖天的背后,洶涌的南下資金功不可沒。來自高盛的研究報告顯示,歐美主動管理型基金在香港市場的投資自2015年以來逐漸轉為被動型ETF投資,總體上呈現資金凈流出狀態,但港股市場整體卻呈現資金凈流入,其中南下資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據統計,自2014年開通以來,港股通累計資金流入已突破50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6月6日兩市港股通共凈流入15.25億港元,總成交額102.16億港元,為連續第二天單日成交超百億港元,顯示南下資金仍在進一步增長。港交所數據顯示,5月南下資金日均總成交額約為82億港元,較4月上升逾10%。高盛預計,2017年南下資金規模可能將達到3700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增長70%。
機構人士指出,港股明顯的賺錢效應將繼續吸引后續資金大量入場。國金證券在研報中表示,配置港股基金對于增強組合收益仍具有積極意義,盡管港股面臨一定的波動可能性,但考慮到港股企業的盈利增長、香港和內地市場的互聯互通、內地投資者境外配置的需求,以及與全球各大市場橫向比較的估值優勢,港股的未來走勢仍值得看好。
南下資金已對港股通標的實現全覆蓋
相關研報指出,保險、基金、銀行等機構投資者是南下資金的絕對主力。以公募基金為例,在QDII額度“凍結”的背景下,成立滬港深主題基金并借道港股通出海投資,成為不少基金公司弱市“吸金”的有力武器。
從發行速度來看,去年共成立40只滬港深主題基金;2017年初至今,已成立22只滬港深基金,另有3只基金尚在發行期。而在發行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嘉實滬港深回報混合發售兩日便提前結束募集,首募規模高達35億元;4月中旬發行的東方紅智逸滬港深定期開放混合型發起式基金,一日售罄。
港交所網站公開披露的港股通標的每日持股記錄顯示,目前南下資金已經對港股通標的實現了全覆蓋,最新平均持倉比例為3.69%。其中,港股通持有神舟控股的比例最高,達到41.06%。從持股量來看,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穩居前三甲的寶座,這充分顯示出南下資金對金融股的偏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香港市場的內房板塊表現搶眼。東財Choice數據顯示,截至6月6日,中國恒大以245%的年內漲幅高居全部港股通標的首位;碧桂園、融創中國和雅居樂集團等內房股的年內漲幅超過100%。業內人士指出,內房股持續走高的背后,是內地部分公募基金及私募基金的集中“掃貨”。港交所公布數據顯示,內房股今年以來頻頻現身滬港通及深港通南向“十大成交活躍股”。僅在5月8日~6月7日的一個月中,中國恒大、融創中國和中國海外發展就分別上榜7次、4次和3次。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