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16 21:14:1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陳星
每經記者 陳星 每經編輯 宋思艱
7月14日晚,云圖控股(002539,SZ)修正2017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盈利7174.8萬元~8797.3萬元,相較2016年上半年1.1億元的盈利,下滑20%~35%。
這不僅是一個企業的凈利預期下降,其背后折射出的更是鹽業改革這盤大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 2017年1月1日,鹽業體制改革全面鋪開,如今已半年有余,但鹽企和消費者對此卻“吃”出了不同的味道:對鹽企而言,這碗飯越吃越不容易;對消費者而言,卻是越吃越實惠、越吃選擇越“多”。
云圖控股食鹽業務“增收不增利”
7月14日晚,云圖控股公告稱今年上半年預計錄入凈利7174.8萬元至8797.3萬元,相較上年同期下滑20%至35%。
今年4月發布一季報時,云圖控股還預測1~6月將實現凈利1.3億元~1.6億元,凈利變動幅度為20%~50%。彼時,公司將凈利增長歸因于復合肥和品種鹽的銷量增加。
對于此番調低業績預期的原因,云圖控股在公告中表示,復合肥產品收入及凈利低于預測、營業外支出增加等都導致業績不如預期。此外,雖然公司食用鹽銷量同期增長約30%,但食鹽產品品種結構調整未達預期,食鹽價格穩中有降,產品毛利率低于預期;公司將食用鹽作為快消品組織生產銷售,管理與銷售費用相較去年同期分別增加約1000萬元、3000萬元,亦是影響凈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今年5月,云圖控股董秘王生兵曾在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隨著鹽改推進,公司今年將重點加強品種鹽的品牌、渠道建設等,預計品種鹽的銷售費用及銷售收入會繼續提高。
今日(7月16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品種鹽等相關問題聯系云圖控股,但截至發稿時未能聯系上。
鹽企加大布局品種鹽
遭遇鹽銷售“增收不增利”情況的不止云圖控股一家。
前身為云南鹽化的上市公司云南能投(002053,SZ)此前發布一季報稱,報告期內鹽產品產銷量同比大幅增長,增量創下歷史新高,省外食鹽銷量大幅攀升。但由于食鹽市場放開、價格放開,市場競爭加劇,500克、1000克規格等低價食鹽產品成為市場競爭的主要產品,導致食鹽產品綜合價格下降,鹽業板塊收入同比基本持平,毛利額則同比下降17.37%。
鹽改啟幕后,由于市場、價格放開,多地鹽價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記者查詢到的官方數據顯示,江西省工信委曾披露,截至今年4月20日,省外已有112家食鹽定點生產和批發企業按國家要求向該省工信委提供了告知信息,有8家企業進入江西食鹽市場,共銷售食鹽4700噸,約占江西省食鹽市場的12%份額。江西省主流市場上主要品種食鹽價位穩定在1.5元~2元/包/500g之間,相較之前2元/包/500g的價格有所下降。
一家省級鹽業集團銷售主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其所在市場也出現鹽價下滑。“除了省外鹽企進入本地市場外,有資質的生產企業切入流通環節也在一定程度了擠壓了原來的利潤空間。這種情況下,我們降價,一是為了保住本土市場,二也是為了在爭奪外地市場份額時搶速度”。
但該負責人同時補充道,由于市場上仍以普通小袋裝食鹽等產品為主流,所以,降價產品多集中在幾元錢的產品帶。“這部分產品本身的利潤也不是特別豐厚,所以我們的策略是以降價走量為主,同時分配資源,培育品種鹽市場”。
據悉,囊括海藻碘鹽、低鈉鹽、海鹽等在內的差異化品種鹽是多家鹽企在鹽改前就看好的未來利潤增長點。以云圖控股為例,其先后開發300余個品種鹽單品,并上市120余個單品。公司在今年上半年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其已成功將品種鹽推向全國29個省份市場,互聯網營銷平臺也將陸續開業。
前述鹽企銷售主管也表示,其所在的鹽企近年來也在加大對品種鹽的生產、銷售與渠道布局等,但其也坦言,“目前消費者對品種鹽的質量與價格體系都沒有明確的評判標準,品種鹽的消費意識還需要一個較長的培育過程。同時現在鹽企都眼饞品種鹽這塊市場,在嚴厲的監管規范出臺前不排除濫竽充數的情況出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