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1 10:46:20
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在今天的中報業績發布會上表示,考慮到公司擁有較高的土地儲備,將暫緩拿地。包括一二級聯動的土地儲備在內,融創現有的土儲已經有2億平米,有了這個支撐,等到再重啟拿地后,融創對土地的標準會大幅提升。
融創中國8月31日發布的2017年中報業績顯示,期內集團共實現營業收入133.3億,同比增長26%,權益收入241.92億,同比增長58.9%,毛利26.16億,增長了86%,溢利16.14億,同比大漲1469.7%,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13億,同比大漲1683.4%。
截至8月25日,不計入萬達13個文旅城項目,融創的總土地儲備達1.01億平米。其中2017年上半年新增2553萬平米,如果將7月份收購的13個萬達文旅項目約5000萬平米,以及一二線聯動的4300萬平米的資源計算在內,融創土地儲備已經超過2億平米,位列行業前三。
手握大量優質土儲,給了融創上調銷售目標的底氣。融創中國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汪孟德在業績會現場宣布,將全年銷售目標上調至3000億元,較年初制定的2100億目標大幅上調43%。
克而瑞于8月初發布的《2017年1-7月中國房地產企業新增土地TOP30》研究報告顯示,1-7月份拿地面積榜上,30強房企新增土地建面達34978萬平方米,其中通過收并購方式取得的土地建面占到25%。
其中,融創收并購所取得土地建筑面積遠遠超過了招拍掛所得,收并購占比達到97%,較30強25%的平均水平高出83個百分點。
宏觀調控正在加劇房地產行業的競爭態勢,進一步改變行業的格局。強者恒強,規模大的房企利用成本管控、盈利能力、融資渠道等多重優勢,可以在競爭激烈的房地產行業更好地存活。
根據克而瑞的監測數據,截至7月底,融創今年共取得6844萬平米土儲,通過收并購方式即取得約6642萬平米,平均收購成本僅1061元/平方米左右,其中收購的土地80%以上位于合肥、重慶、濟南等核心二線城市,“可稱得上是物美價廉,高效優化了企業的土儲結構”。
不考慮7月收購的13個萬達文旅城項目,今年上半年融創新增土儲的平均土地成本也僅5130元/平米,同期的合約銷售均價則高達18780元/平米,為融創未來的銷售定價留出足夠的騰挪空間。
融創在地產收并購領域的成績引起同行的競相模仿,2017年,隨著住宅用地供應的減少和地價的居高不下,越來越多的房企轉向通過收并購獲取更多的土地儲備。可以預見,未來房地產行業將在收并購的驅動下,產生顯著的資產聚集效應,收購與兼并的應用將更為頻繁。
中國的地產行業已進入“大魚吃小魚”的時代。目前全國約10萬億的銷售規模中,行業前100名的市場份額為40%多。有專家預測,未來5-10年,前100名房企的市場份額將提升至70%-80%,行業的集中度將越來越高。
優質的土地儲備,充足的可售貨源,以及強勁的銷售勢頭,融創2017年超額完成3000億的銷售目標值得期待,在2017年的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排行榜中的座次再度攀升將是大概率事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