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2-21 14:37:39
宣亞國際高調收購直播平臺映客以失敗告終,這家曾經風光無限的這家直播平臺“上市”計劃被迫擱淺。而伴隨著直播行業整體增速放緩,用戶快速增長紅利消失,映客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每經編輯|蓋源源 王禮迪 宣亞國際 并購
每經影視記者 蓋源源 實習記者 王禮迪
每經編輯 杜蔚
宣亞國際高調收購直播平臺映客以失敗告終。12月15日,宣亞國際公告,終止收購映客所屬的蜜萊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蜜萊塢”),股票于18日復牌。截止12月20日收盤,宣亞國際報收48.36元/股,連續三天跌停。公司于12月20日晚間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張秀兵自12月21日起,12個月內擬增持公司股份數量不低于1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926%;增持公司股份數量不超過21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不過,12月21日上午收盤,宣亞國際依舊躺在跌停板上。
這樁“蛇吞象”并購其實并不為業內人士看好,宣亞國際用純現金收購規避了審批上的一些麻煩,但收購的資金來源卻頗為特殊,來自交易對方的借款,如此炫目的“財技”也一度遭到深交所問詢。
然而7個多月后,宣亞國際放棄了映客,這家曾經風光無限的這家直播平臺“上市”計劃被迫擱淺。而伴隨著直播行業整體增速放緩,用戶快速增長紅利消失,映客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巧妙花式并購”引來深交所14問
9月4日,宣亞國際宣布擬以現金方式收購奉佑生、廖潔鳴、侯廣凌、映客常青、映客歡眾和映客遠達等(以下簡稱“奉佑生等映客股東”)合計持有的北京蜜萊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蜜萊塢”)48.2478%的股權標的資產的交易價格為28.95億元。蜜萊塢主要運營直播平臺映客。
宣亞國際采用純現金收購,不涉及發行股份,按照《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這無需提交證監會審核。然而,宣亞國際賬面上現金并不多,截至今年6月底總資產5.27億元,貨幣資金2.95億元。宣亞國際用于收購的現金來自于借款,而借款對象較為特殊。28.95億元的長期借款來自于宣亞國際前四大股東,分別為宣亞投資、橙色動力、偉岸仲合、金鳳銀凰。而奉佑生等股東出售了蜜萊塢股權后,獲得28.95億元現金,又以21.56億元向上述宣亞國際前四大股東增資或入伙,如此一來,以奉佑生為首的映客創始團隊間接持有宣亞國際的股份權益,同時將套現7.39億元。
▲宣亞國際是中國較具影響力的整合傳播機構之一(宣亞國際官網/圖)
宣亞國際只用籌措現金7.39億元,然后通過21.56億元現金的“奇妙流動”,利用交易對方的錢完成了本次并購,雙方對調了持有的股份資產。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7年3月31日,宣亞國際的資產總額5.42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4.48億元,而蜜萊塢總資產達20億元。此次收購也被業內稱為“蛇吞象”。
如此巧妙的“花式并購”出來以后,引發業內人士諸多質疑,深交所向宣亞國際發去重組問詢函,列出14個問題,包括關注資金來源情況,并要求宣亞國際披露與股東增資之間的關系,借款的資金來源以及映客的業務情況等。
宣亞國際沒有公告對深交所問詢的回復,并于12月15日公告終止這項重大資產重組。宣亞國際董事長張秀兵在“關于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投資者說明會”上表示:
“各方就繼續履行《現金購買資產協議》事宜進行溝通和協商,由于時間間隔較久及市場各方面條件相較初期已經發生了變化,且購買協議的履行期限也已經多次到期,綜合考慮本次重組交易方案的推進實施情況,經各方協商一致同意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
宣亞國際自12月18日復牌連續三個交易日跌停,有投資者問:“問重組難以通過,為何不及早復牌,等市場走差后,造成股價大跌,公司后續有何打算?”
宣亞國際財務總監、董秘賓衛回應稱,股價受諸多因素影響,而公司后續計劃安排以公司發布的公告為準。
▲投資者的疑問 (全景網截圖)
直播行業整體增速放緩 映客何去何從
宣亞國際終止重組,意味著直播平臺映客“上市”暫時擱淺。奉佑生表示:“資本化是一個重要節點,手段也多樣,映客會在合適的時機選擇更合適的方式。”外界還有一種猜測,映客在考慮別的出路,并不排除會謀求獨立上市。
若謀求獨立上市,映客是否還能保持持續高增長?映客2016年踏上直播的風口,發展飛速,2016年,蜜萊塢營業收入43.38億元,凈利潤4.80億元。2017年第一季度,蜜萊塢收入10.35億元,凈利潤為2.44億元。不過,從蜜萊塢對2017年預估營收41億元看,同比卻出現下降。同時,映客的成本依然高企,2016年經營成本28.64億元,2017年第一季度經營成本就達6.28億元。
而在整個直播行業,映客并非行業龍頭。據TalkingData網站的統計顯示,2016年的映客直播第二季度覆蓋率高達4.93%,活躍率高達4.68%,在真人視頻類app中排名第1。然而,此后映客直播的覆蓋率、活躍率逐漸走低,至2017年第三季度,映客直播的覆蓋率降至0.70%,活躍率降至0.29%,在真人視頻類的排名降至第7。
而艾瑞咨詢的分析報告還指出,自2016年12月起,泛娛樂直播每月活躍用戶數呈現明顯下降趨勢。泛娛樂直播行業用戶規模逐漸觸及天花板,2016年上半年的用戶快速增長紅利已經消失,當前已進入收割階段初期,頭部平臺用戶爭奪會更加激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