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17 23:16:11
根據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的數據,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98783億元,同比增長6.8%。這一增速和去年四季度持平,經濟增長率已經連續11個季度穩定運行在6.7%~6.9%的區間。分產業看,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7.5%,遠超第一產業3.2%、第二產業6.3%的增速。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編輯 陳旭
中國經濟一季度“成績單”出爐。4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98783億元,同比增長6.8%。
這一增速和去年四季度持平,高于今年全年6.5%左右的目標,且經濟增長率已經連續11個季度穩定運行在6.7%~6.9%的區間。分產業看,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7.5%,增速遠超第一、第二產業。
從具體經濟指標來看,一季度消費、出口繼續向好,投資明顯放緩,但民間投資增速向好,這也成為固投的一大亮點。數據顯示,1~3月民間投資同比增長8.9%,增速比1~2月份加快0.8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1.2個百分點,支撐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鄒利制圖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邢志宏表示,從需求來看,消費的基礎性作用繼續增強,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在不斷地顯現。現在是內外需求共同發力,推動了供求關系繼續向動態平衡和良性循環方向發展。
在消費方面,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275億元,同比增長9.8%,增速比1~2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0.2個百分點。特別是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1%,比1~2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
邢志宏表示,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7.8%,高于資本形成總額46.5個百分點。
消費領域出現的新變化也值得關注。邢志宏指出,商品性消費正在向品質消費轉變,物質消費向服務消費轉變。數據顯示,限額以上單位化妝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同比分別增長16.1%和11.4%,分別比上年同期加快6.2和3.4個百分點。服務型消費增勢強勁,一季度電影票房增長39.8%。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地產對消費的拉動作用仍非常強勢。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地產韌性成為刺激消費的最主要原因,房地產后端各行業消費水平均有所提升。
數據顯示,一季度家具類累計同比由1~2月的8.5%上升至9.3%,建筑裝潢由6.8%上升至8%,家電由9.2%上升至11.4%。
“地產后周期迎來金三銀四季節性回暖。”華泰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樣評價說。
房地產相關產業鏈除了對消費具有很強的拉動作用以外,對投資的拉動也不容小覷。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21291億元,同比增長10.4%,增速比1~2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1.3個百分點。
李超表示,房地產開工有所回暖,新開工面積增長9.7%,增速提高6.8個百分點,但施工面積增速仍然持平前值,同比增長1.5%。疊加前期土地購置費用確認的滯后效應,導致1~3月地產投資超預期。
地產投資超預期,對固投形成了重要支撐。在李超看來,基建和制造業投資增速均明顯低于去年同期、地產略強于去年同期,使得整體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低于去年一季度1.7個百分點。
但他同時表示,未來地產企業的現金流問題值得關注,對地產投資較強的持續性存在一定的疑問。這也是源于一季度銷售面積增速、銷售額增速、到位資金增速延續此前下滑態勢。
記者發現,1~3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3008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6%,增速比1~2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25597億元,增長10.4%,增速回落4.9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36770億元,同比增長3.1%,增速比1~2月份回落1.7個百分點。
而對于制造業投資方面,一季度制造業投資增長3.8%,增速回落0.5個百分點。對此,李超分析表示,今年PPI中樞將較去年有較大幅度回落,工業企業盈利增速整體可能低于去年,對制造業投資的支撐減弱。
但未來制造業投資相關領域仍有發展潛力。李超認為,未來環保技術改革投資可能是制造業投資增長較快的領域,同時國家會更加重視提高增長質量,在航空航天、軍工、半導體、5G等科技含量較高的領域,國家會加大長周期的投資,這些政策面的對沖可能對制造業投資增速產生一定的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在制造業投資相對低迷的情況下,一季度民間投資卻出現了持續回暖的跡象。
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00763億元,同比增長7.5%,增速比1~2月份回落0.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1.7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投資62386億元,增長8.9%,比1~2月份加快0.8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1.2個百分點。
對此,陳靂表示,一季度經濟數據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民間投資增速持續反彈。民間投資增長8.9%,目前已明顯高于去年6%左右的波動中樞。
邢志宏分析說,民間投資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60%以上,一季度增長8.9%,增幅比去年全年加快2.9個百分點。同時,民間投資的領域在進一步拓寬,一些重點領域得到了加強,對供給結構優化、供給效率提升都產生了積極影響。
民間投資的回暖,與前期政策支持也有關。為鼓勵民間投資,近年來已經先后出臺了“非公經濟36條”“民間投資36條”“鼓勵社會投資39條”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對于未來中國經濟走勢預判方面,李超認為,受消費穩健增長、進出口增速繼續回升、地產投資表現不弱等邏輯支撐,大中型企業、國有企業的生產和盈利表現相對較強,未來總量經濟數據波動不會太大,GDP快速回落的可能性較低。但受利率中樞高于去年同期、實體經濟融資成本較高等因素影響,基建、制造業投資均明顯弱于去年同期,需求層面未來仍有下行壓力。基于此,預測全年經濟增速為6.7%左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