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04 15:54:26
作為一家老牌的中成藥生產企業,千金藥業頻繁跨界背后,是核心產品遭遇瓶頸的尷尬事實。
每經記者|金喆 每經編輯|張海妮
千金藥業2017年度股東大會現場 每經記者 金喆/攝
經過長達四年的推廣投入,千金藥業(600479,SH)終于在女性大健康領域首嘗甜頭。2017年度報告顯示,千金藥業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31.83億元,同比增長11.09%,凈利潤為2.08億元,同比增長39.04%。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千金藥業凈利潤同比增長近四成的原因之一,是衛生用品業務扭虧為盈,這也是公司布局四年來首度實現盈利。
5月4日,千金藥業子公司湖南千金衛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邱永龍在年度股東大會上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表示,去年衛生用品實現盈利,今年將繼續加大渠道投入,一方面是對KA渠道的投入,另一方面是在相對成熟的區域做渠道下沉,預計衛生用品進入“爆發期”需要到2020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年報發現,衛生用品是千金藥業近年來跨界試水的項目之一。2011年,千金藥業投資成立湖南千金衛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從傳統中藥企業到快消品行業,千金藥業的跨界轉型備受關注,同時也充滿挑戰。由于售價較高、市場培育推廣等原因,以“千金凈雅”為核心的衛生用品業務近年來增收不增利,處于虧損狀態。2013~2016年,千金藥業衛生用品營業收入分別為991.90萬元、3926.19萬元、9664.08萬元及1.63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逐年提升,但連續四年未能盈利。
2017年,千金藥業衛生用品實現營收2.05億元,同比增長25.24%,毛利率達到56.86%。千金藥業指出,報告期內千金衛生用品在上年虧損1802萬元的基礎上扭虧,盈利212萬元。
千金藥業董事長江端預指出,衛生用品利潤增長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銷售規模穩步大幅增長;二是銷售費用率持續下降,同比下降10.92個百分點,從而增加了利潤。今年4月份公司衛生用品推出新品,與當初推出千金凈雅衛生巾時相比市場效果已經好了很多。
2017年,千金衛生用品的收入規模已躍居為公司第四大類業務,但貢獻的利潤占比還非常有限。千金藥業董秘謝愛維對記者坦言,今年衛生用品生產成本有所下降,但公司計劃將節省的費用投入到研發和渠道上,總體來說千金凈雅仍在渠道布局階段,今年利潤不會出現大幅增長。
在邱永龍看來,千金衛生用品預計在2020年進入爆發期,但不知道體量能有多大,今年主要是在相對成熟的渠道下沉和進一步深入更多的商超。“只有在渠道鋪開、品牌沉淀后,體量和利潤才會迎來爆發式增長,光靠渠道不行,有些品牌一下子打了10多個億的廣告,但對銷量的推動作用其實很小。”
作為一家老牌的中成藥生產企業,千金藥業頻繁跨界背后,是核心產品遭遇瓶頸的尷尬事實。2014年、2015年,千金藥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05億元、0.93億元,分別同比下滑15.09%、11.55%。公司在2014年年報中坦言,業績出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主導產品千金片及婦科千金膠囊因市場競爭加劇銷量雙雙下滑。2015年,婦科千金片下滑幅度達到22.17%,中藥生產業務整體營收下滑6.88%。
記者進一步對比后發現,2011~2015年,千金藥業的營收增長幅度基本處于逐年放緩態勢,從2011年的28%下滑到2015年的11.5%。2016年,千金藥業凈利潤迎來反彈,但婦科千金片和婦科千金膠囊的銷量卻沒有迎來轉機,同比增幅分別只有0.58%和5.27%。
不過,謝愛維表示,實際上子公司千金湘江藥業及千金協力藥業營收同比有所增長,但因為一致性評價支出較大,研發投入增長較快,藥品仍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安信證券發布研報認為,隨著新管理團隊到位,以及千金經營法式開始全面執行,預計湘江藥業將重拾高增長,化藥子公司協力藥業在恩替卡韋分散片等主力品種高增長帶動下,預計收入端能實現40%左右的增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