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19 12:59:50
盡管三季度6.5%的增幅創下了自2009年一季度以來近10年GDP增速的新低,但從絕對數據來看,今年前三個季度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了2014年全年的63.6萬億元,這也顯示出在巨大的我國經濟體量下,在保持一定速度的同時,也越來越需要強調經濟增長的“質”。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陳旭
這可能不是經濟增長最好的時期,但或許是經濟發展更“有力”的一個開端。
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在“異常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和國內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雙重壓力之下,三季度的經濟表現成為全社會的聚焦點。
統計局數據顯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65.1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5%。
看到這組數據,可能很多人要深吸一口氣,因為三季度6.5%的增幅創下了自2009年一季度以來近10年GDP增速的新低,但從絕對數據來看,今年前三個季度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了2014年全年(63.6萬億元),并且也沒有跳出年初政府工作報告“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的預期范圍。
仔細分析具體經濟發展指標不難發現,雖然“量”的增長速度出現放緩,但“質”卻在快速提升,固定資產投資、出口增速、居民收入、失業率等關鍵數據成為高光板塊。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鄒利制圖
2018年1~9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8.3萬億元,同比增長5.4%,增速比1~8月份小幅回升0.1個百分點。從環比速度看,9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0.43%。
這意味著,從今年初以來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不斷下滑的勢頭被遏制,出現掉頭反轉。2018年1~2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7.9%,隨后同比增速逐月下滑,到2018年1~8月同比增速降為5.3%。
分行業來看,1~9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最快的是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同比增長達19.3%。緊隨其后的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同比增長18.3%。金屬制品業同比增長15.5%位列增速第三。
其中,工業投資中制造業投資發力明顯,第二產業中,工業投資同比增長5.4%,增速比1~8月份提高1.0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增長8.7%,增速比1~8月份提高1.2個百分點。
華泰宏觀分析認為,1~9月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速14.9%,高于整體投資增速9.5個百分點,在需求側存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未來國家可能在高新制造業領域繼續加大長周期資本投入,對沖傳統制造業投資的下行壓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固定投資增速出現掉頭反轉,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是中央提出一系列穩投資的方針在加快落實,還有就是國家在推進一些重點工程的建設,使得部分領域更具有吸引投資的能力。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鄒利制圖
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出口在前三季度的表現尤為亮眼。
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貨物進出口總額22.3萬億元,同比增長9.9%,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1.9萬億元,增長6.5%,加快1.8個百分點;進口10.4萬億元,增長14.1%,加快2.5個百分點。進出口相抵,順差1.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收窄28.3%。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長7.4%,但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長僅為4.9%,前三季度的再次回到6.5%的較高速增長,得益于第三季度的出口增幅大幅提升。
哪些國家成為中國的增長最快的國家呢?
統計局介紹,我國與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均實現增長,對歐盟、美國和東盟進出口分別增長7.3%、6.5%和12.6%。與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勢較好,對俄羅斯、波蘭和哈薩克斯坦進出口分別增長19.4%、11.9%和11.8%。9月份,進出口總額28852億元,同比增長17.2%。其中,出口15492億元,增長17.0%;進口13360億元,增長17.4%。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89729億元,同比增長8.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1839億元,增長11.7%。
李佐軍認為,出口增速加快,一方面與我國近幾個月來出口政策的調整有關系,一方面也得益于一些國家需求出現回升,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35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8%。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99元,增長7.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45元,增長8.9%。
按收入來源分,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1984元,增長8.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7.0%;人均經營凈收入3437元,增長7.0%,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16.3%;人均財產凈收入1735元,增長10.6%,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8.2%;人均轉移凈收入3879元,增長9.5%,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18.4%。
在消費支出方面,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281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014元,增長6.5%;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8538元,增長12.0%。
從消費支出的構成來看,食品煙酒消費支出4063元,增長5.6%,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8.5%,仍舊為消費支出的最大頭。其次是人均居住消費支出3269元,增長12.2%,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2.9%。
從今年的總體來看,居住消費支出在人均消費支出中的比例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今年一季度人均居住消費支出1107元,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1.4%;上半年人均居住消費支出2157元,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2.4%。
9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9%,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月下降0.1個百分點;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7%,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月下降0.1個百分點。
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在7月、8月分別達到5.1%和5.0%之后,在9月份降為4.9%。今年1月份至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為5.0%、5.0%和5.1%,4月份到6月份都低于5%,總體來看,與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的年度目標相比,不足5%的調查失業率仍處在充分就業的合理范圍內。
其中,全國主要就業人員群體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4.3%,與上月持平。三季度末,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總量18135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66萬人,增長0.9%。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月均收入3710元,同比增長7.3%。
李佐軍介紹,調查失業率能從一個側面反映就業的情況,不過在當前我國整個經濟形勢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的情況下,支撐經濟加快增長的基礎還不夠穩固,因此依然需要在穩定就業方面持續加大力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