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21 20:23:52
樓盤單價一個月內“降”2000元,到底是真摔還是噱頭?
每經記者 程成 每經編輯 陳夢妤
“可以維權嗎?才一個月單價就降價2000元,損失近30萬元。”
“前幾天是有2套特價房,單價在12000元左右,中介找我去看看。”
近日,無錫某樓盤因開發商降價而遭業主維權。
11月1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購房者身份實地走訪了上述樓盤及周邊多家中介。營銷中心內,多位置業顧問向記者坦誠確有業主維權一事,但表示僅僅是底層和頂層的特價房;而周邊中介則表示,“降”2000元純粹是營銷噱頭,好樓層的價格根本沒有動。
那么單價“降”2000元,到底是真摔還是噱頭?
項目外景 記者 程成 攝
工作日的小雨并沒有給營銷中心帶來太多不利影響。“一期基本都賣完了,現在推的是二期,高層均價14700元,主要是89平方米和107平方米的精裝戶型,2020年底左右交付;還有一部分多層洋房,單價17000~19000元,毛坯交付。”無錫中海寰宇天下置業顧問告訴記者。
公開信息顯示,該項目由南北兩宗地塊組成,總占地面積約24.52萬平方米,總規劃建筑面積約65萬平方米,由中海地產于2016年12月以總價50.42億元,溢價率13.57%和19.97%的代價先后摘得,綜合樓面價約7756元/平方米。
“目前我們沒有優惠,一期高層基本都賣完了,現在二期高層也賣得不錯,下個月還會加推。”在問到是否有優惠時,上述置業顧問告訴記者。
當記者表示此前網上信息顯示有優惠30萬元的說法時,該置業顧問告訴記者:“優惠力度沒有那么大,而且這個優惠只是我們一期尾盤、一樓的幾套特價房,成交價大概不到13000元/平方米。”而當記者表示是否可以購買該特價房時,該置業顧問明確表示,這幾套特價房只針對前期業主。
“目前首套房首付4成,利率上浮20%;二套房首付5成,利率上浮25%。”該置業顧問補充道。
“前幾天確實發生了業主不滿降價而維權的事。”營銷中心附近一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特價房的價格是便宜,但如果你想買的話,我建議你等天晴時再來,看看這個位置的采光到底怎么樣。”
在該中介工作人員看來,特價房雖然便宜,但毛病也不少。“你現在買的話,也是到2020年才能交房,還不如買別的二手房,價格差不多。”
記者查詢第三方平臺數據發現,目前中海寰宇天下周邊在售二手房均價在14000元~16000元/平方米,較其14700元/平方米的均價差距并不大,并沒有出現明顯的一二手房價格倒掛現象。
而在另一家中介公司工作人員看來,中海上述特價房更像是一種營銷噱頭。
“我們公司跟中海這個盤有合作,公司給我們的信息是單價12100元/平方米起,我們也不知道這只是幾套特價房的價格。”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項目是央企開發的,還是精裝修交付,位置也不錯,周邊也沒有其他新盤,12100元的單價確實便宜。”
在該工作人員看來,正是這樣的優勢,吸引了不少購房者去看房,但很多都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這種營銷更像是噱頭”。
而在中海上述項目營銷人員看來,出現這樣的“誤會”,主要原因在于中介。
“這幾套特價房是一期的尾盤,樓層也比較低,因為我們跟中介有合作,他們就宣傳中海的房子12100元/平方米起。”前述置業顧問告訴記者,“我們確實也有單價這么低的房子,沒問題呀。”
記者在上述中介采訪時發現,中介表示雖然能理解降價時業主的心情,但并不認可開發商一降價業主就維權的做法。
“市場沒有只跌不漲,更沒有只漲不跌,如果房價漲了,這些業主會不會補錢給開發商?更何況這次只是特價房。”上述中介不約而同地反問道,“當然如果是質量問題那就另當別論了。”
而在多位市場人士看來,房屋定價方面,一些較低的樓層價格本就會比中高樓層的價格低;即使同一樓層也會有價格差異。“在備案價允許的范圍內上下浮動并無不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查詢上海多個新盤的信息后也發現,同一棟樓同一面積戶型中,一層房源的單價普遍較中高樓層低10%左右,一些甚至低15%~20%,還有一部分濱江豪宅差價達到50%。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在市場調整期,部分中小中介的生存狀態也難言樂觀。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上述樓盤周邊有6家中介門店,但其中有4家已關門。
“我們是連鎖的還好一些,店里現在有5個人,每個月大概能成交不到10套房子,還能養活自己。”一名中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市場不再像以前那樣火爆了,一些小中介的日子自然不好過,你看旁邊兩家都關門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看來,當前的樓市已從前期的火熱走向平穩,開發商的壓力越來越大,投資、營銷策略出現調整在所難免。
“市場降溫,一些房企,特別是小房企可能會面臨破產或倒閉而出現項目爛尾,通過降價回款是必然的。當然,還有一些所謂降價,更多的是一種營銷手段。”嚴躍進說,“相對于房價的波動風險,購房者應更加關注房屋的潛在質量風險,還應尊重契約精神。”
盡管樓市整體降溫,但對當前無錫樓市的走勢,嚴躍進并不悲觀。“大趨勢看,在長三角一體化政策的推動作用下,包括無錫等地的樓市會比較堅挺,但會出現板塊結構分化。”
克而瑞數據也顯示,無錫樓市整體“去化情況良好”。
今年前9個月,無錫商品住宅成交約482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上漲62%。月均去化約72萬平方米,雖仍低于2016年創下的81萬平方米的高位,但較2017年月均40萬平方米的水平上升近80%。庫存方面,至9月底,無錫商品住宅達644萬平方米,同比上漲11%,去化周期約10個月,同比下降37.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