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11 19:41:43
工信部提出,支持有條件的央企、地方國企充分發掘自身產能優勢和資源優勢,采取擴產、轉產、新建等方式,最大限度發揮生產潛能,優先增加重點醫療應急防護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生產供應。支持央企、地方國企和大企業完善供需對接機制,組織開展產業鏈協作,保障重點物資生產。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旭
2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全國工業通信業企業復工復產電視電話會議,動員部署工業通信業企業穩步有序恢復正常生產。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會上表示,目前在繼續做好科學防控的同時,穩步有序恢復工業通信業正常生產,穩定物資供應和社會預期,已成為十分重要和緊迫的任務。
辛國斌表示,近期有不少企業反映開復工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實際問題,包括工人返工難、物流運輸難、供應鏈運轉不暢、企業資金鏈緊張、防疫物資短缺等問題,這些困難和問題都需要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解決。
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此次會議上,辛國斌提出了推動企業穩步有序復工復產的五項具體舉措,包括分類分批推進企業復工復產、保證運輸鏈正常運轉、充分發揮大企業的表率作用、加大對中小企業的幫扶力度、優化政府公共服務等。
首先,分類分批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疫情嚴重地區特別是湖北省仍然要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其他地區在做好防控的同時,要加快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細化明確分批復工方案。要推動大企業重點項目順次復工復產,要對復工復產的要素進行保障,對照省里下達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全力以赴把1~2月份的欠賬補回來。
同時,要組織醫用防護服、醫用護目鏡、醫用口罩、負壓救護車等重點防護物資生產企業復產擴產,進一步增強防護物資的保障能力;要抓好消殺用品、食品飲料等日常生活物資生產企業的復工復產,緩解市場供需矛盾;要推動產業鏈關鍵核心環節企業的復工復產,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復工。
在保證運輸鏈正常運轉方面,要切實保障重要交通干線及關鍵物流樞紐正常運行,在疫情不擴散的前提下,疏通物流最前、最后一公里,原材料和產品物流推行全程供應鏈管理,運輸車輛統一消毒。
要充分發揮大企業的表率作用。支持有條件的央企、地方國企充分發掘自身產能優勢和資源優勢,采取擴產、轉產、新建等方式,最大限度發揮生產潛能,優先增加重點醫療應急防護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生產供應。支持央企、地方國企和大企業完善供需對接機制,組織開展產業鏈協作,保障重點物資生產。積極推動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建設投產,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復工復產。
在加大對中小企業的幫扶力度方面,辛國斌強調,要用好用足五部門《關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強化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資金支持的緊急通知》中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資金支持。研究制定春節返鄉人員特別是熟練工人返崗復工的實施方案,采取分時上班、錯峰上下班、在線辦公、員工包車通勤等多種措施,指導做好員工防護。
事實上,2月9日,工信部即印發了幫助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共渡難關的通知,包括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財政扶持、金融扶持、創新支持等20條具體舉措。
圖片來源:新華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工信部獲悉,目前各省市都在采取措施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確保重點物資生產企業復工復產擴產。
記者了解到,山東省目前已迎來工業企業復工復產高潮。截至2月10日,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復工復產11621家,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41%,較前一日提高19.2個百分點,為自2月6日實行日調度以來的最大單日增幅。
從各市情況看,山東省復工復產率超過80%的有兩個,分別是威海88%、青島86.3%;超過60%有兩個,分別是濟南61.8%、日照61.6%;超過40%的有3個,分別是淄博58%、東營48.1%、煙臺45.3%。
河北省對重點企業復工復產、擴產情況一天一督導,同時狠抓關鍵環節。目前,藥品、醫療器械、防護用品、消殺用品等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都在滿負荷生產;對有生產能力但已經停工停產的企業,督促企業早復工、早復產、早達產。
截至2月6日,該省工信廳監測的53家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中,50家已開工生產,開工率達94%。
為推動物資供應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復工復產,江西省工信廳從2月3日至9日,先后向南昌、宜春、吉安、鷹潭、撫州、贛州、景德鎮、上饒、新余等市下發《關于督促相關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關于督促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相關配套企業加快復工復產的通知》,明確口罩、防護服、紅外體溫檢測儀等產品及配套元器件(零部件)生產企業名單,分批次、按品類要求各地工信部門抓緊組織相關企業復工復產,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用工、原材料等相關困難和問題,支持企業早日達產擴產。
另一方面,還積極協調省外配套企業同步復工復產。截至目前,按照工信部、省外及省內企業的需求,已督促47家配套企業復工復產。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