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0 15:38:04
暴雪、臺風、冰雹等“極端天氣”,對人們出行的影響顯而易見;而預警信息的應用,則能為出行提供決策支持。滴滴正在聯合官方機構,嘗試逐步向乘客和司機推送這些預警信息,讓乘客和司機的出行更安全。
5月20日,滴滴和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進行云簽約,雙方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聯合開展突發事件預警信息傳播和防災減災科普宣傳工作,提高預警信息發布時效,擴大預警信息發布覆蓋面。
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和滴滴進行云簽約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余勇,交通運輸部應急辦二級巡視員周旻,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主任孫健,滴滴出行高級副總裁龐基敏,滴滴出行副總裁曲越川等出席會議并見證了簽約儀式。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副主任朱小祥、滴滴出行技術副總裁賴春波代表雙方簽訂協議。
與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進行深度合作的互聯網出行企業,滴滴出行是第一家。余勇希望國家預警中心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應用,探索將突發事件預警信息融入城市信息化進程,以場景化為載體推動與行業的信息融合升級;充分利用互聯網企業資源,在預警信息發布“高速公路”上建設更精準、更優質、更便捷的“服務站”,在提升覆蓋面的基礎上,推動更高的信息到達率、內容有效率和公眾使用率上;推動科研和技術上的深度合作并在試點應用,通過聯合研究、探索及建立試點示范,將合作成果真落地、見實效。
孫健表示,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和滴滴出行的合作是典型的強強聯手,雙方利用數據優勢和行業領先技術開展深度的融合,必將為每一位出行者和交通、物流行業用戶提供量身定做的高品質的氣象服務。
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和滴滴簽署戰略合作
滴滴出行高級副總裁龐基敏則表示,滴滴將以此次戰略協議的簽署為契機,在交通運輸部、中國氣象局的支持指導下,不斷擴展合作領域,共同探索、強化科技創新,為更好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出行需要,更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根據協議,雙方將利用滴滴在交通領域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共同建立災害預警信息傳播共享通道、工作流程和數據反饋機制,實現預警信息在出行場景的落地應用,觸達需求人群,參與到百姓日常生活場景的決策中。也就是說,希望通過滴滴這個平臺,讓用戶隨時了解更加精準的氣象預警信息。
5月19日,滴滴向廈門乘客推送暴雨黃色預警信息
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的數據正逐步接入滴滴平臺。在極端天氣發生前和發生中,滴滴出行APP端會自動對用戶發送極端天氣預警push,提供天氣信息,為安全出行保駕護航。該功能已陸續在全國30個城市上線,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等。
針對司機的推送也在逐步嘗試。滴滴司機APP端目前在長沙和廈門兩個城市試點,推送極端天氣預警push和語音播報,協助司機師傅進行更科學合理的出行安排。
在極端天氣下更好的保障用戶安全和安全出行,滴滴一直在努力。發生極端天氣時,滴滴會參照極端天氣的分級分別進行預警,不同級別的預警觸發不同的響應流程,迅速組織相關部門啟動相應專項應急預案,各部門按照職能和相應應急預案分別展開行動。
在四色警報中,紅色預警為最嚴重。如觸發省級范圍的紅色預警時,滴滴會成立極端天氣應急指揮部,負責組織指揮應對處置工作,并討論是否停止服務,比如去年“利奇馬”臺風登陸時,滴滴就在多個城市暫停網約車服務。同時,通過開屏、通知欄等等方式提醒乘客和司機。而和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合作后,這些提醒將更加智能化。
此外,雙方合作還將試點培育“氣象+交通”數據融合創新應用,聯合培育氣象與交通數據融合后的新產品新應用,保障人們的人身與財產安全,并且聯合研究預警信息在交通出行領域的應用與社會價值,如結合各類災害預警信息在滴滴平臺的傳播數據,聯合開展用戶出行行為策略影響研究。
前沿的自動駕駛和道路協同領域也是其中之一。據滴滴出行首席統計學家朱宏圖介紹,出行平臺、智慧交通等一系列的交通信息化應用越來越多的參與到生活和城市管理中,取得及時有效的氣象數據對交通決策起著重要作用,同時歷史氣象數據的應用能夠更好的輔助未來交通場景的應用設計,如在自動駕駛、道路協同等領域,都將發揮重要作用。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