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解碼雙循環:協同推進強大國內市場和貿易強國建設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22 18:50:44

每經記者 張壽林    每經編輯 易啟江    

日前,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解碼雙循環 謀局十四五”,以此為主題,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0第九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宏觀論壇”,將于11月27日下午1:30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將在論壇上發表題為《解碼雙循環 十四五抓住新機遇》的主旨演講;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國家外管局國際收支司原司長管濤將在論壇上發表題為《以開放的雙循環支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主旨演講;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教授劉煜輝也將發表題為《宏觀經濟及大類資產展望》的主旨演講。

針對“雙循環”,管濤建議,立足國內大循環,發揮比較優勢,協同推進強大國內市場和貿易強國建設,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新興市場為何害怕匯率浮動?

管濤長期從事貨幣可兌換、國際收支、匯率政策、國際資本流動等問題的研究,參與了1994年以來我國外匯體制改革的重大方案設計,并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嚴謹治學的研究作風,撰寫了大量工作報告和學術論文。

管濤是第一屆中國外匯市場指導委員會委員、第一屆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行業發展研究專業委員會顧問、第三屆中國經濟五十人論壇成員(2014-2019),武漢大學董輔礽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博導、董輔礽講座教授,國際金融學會理事、世界經濟學會常務理事。

他的視野建立在家國情懷之上,聲音也時刻受到市場關注。下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接連升值,多數人認為,人民幣已進入新的周期。管濤及時公開發聲,認為人民幣持續且大幅升值是一種可能性而非必然性,新周期之說存疑。如果墮入其中,既可能誤導企業操作,又可能干擾市場運行。

他反復提醒企業,要樹立風險中性意識、健全財務紀律,控制貨幣錯配、管好匯率敞口。如果大部分企業從微觀層面控制好了這些風險,那么也就能夠降低國家宏觀層面的系統性金融風險,進而將有助于我們更好享受匯率靈活、金融開放帶來的好處。

在“匯海觀濤”專欄,管濤曾發表題為《新興市場“原罪”與新冠肺炎疫情恐慌》的文章,引起高度反響。他提到新興市場“原罪”,由于本國貨幣不可自由兌換、本地金融市場欠發達,新興市場面臨國際清償能力約束,同時要到海外市場籌資特別是中長期融資,造成了新興市場普遍的貨幣錯配和期限錯配。這是新興市場害怕匯率浮動的一個重要原因。

他進而指出,從近年來阿根廷、巴西、土耳其等國的經驗看,如果當地存在經濟脆弱性,即使匯率已經自由浮動,也不能使其免疫于金融動蕩甚至危機。

要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管濤于1992年武漢大學世界經濟專業畢業后,加入國家外匯管理局,先后在政策研究和統計部門工作,歷任綜合司副司長,國際收支司副司長、司長,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2015年7月加入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任高級研究員。2020年3月正式加盟中銀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他1998年獲日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澳大利亞亞洲獎學金項目資助,赴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學習,獲發展經濟學碩士學位。2001-2004年在北京師范大學學習,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管濤長期從事貨幣可兌換、國際收支、匯率政策、國際資本流動等問題的研究,撰寫了大量工作報告和學術論文,參加了1994年至2014年間一系列重大外匯管理體制改革方案的設計。

學術方面,他著有人民幣匯率“三部曲”:《中國先機:全球經濟再平衡的視角》(2010年出版);《匯率的本質》(2016年出版);《匯率的博弈:人民幣與大國崛起》(2017年出版)。值得注意的是,其早在1997年便合著出版了《中國外匯體制改革與人民幣自由兌換》一書。

在微博上,某著名經濟學家曾轉發管濤文章稱,“關于人民幣匯率的趨勢,只須聽管博怎么說就可以了。”

多年來,管濤筆耕不輟,話題涉獵廣泛,從匯率市場到利率市場,從貨幣政策到全球貿易,但細觀可見,皆以國際金融為核心而展開。

在國際金融視野下,管濤指出,當下要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第一,創新要素市場化配置,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抓住全球人才流動新機遇,促進完善國內科學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強化要素支撐,加強國際產業安全合作,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

第二,完善內外貿一體化調控體系,促進內外貿法律法規、監管體制、經營資質、質量標準、檢驗檢疫、認證認可等互相銜接,推進“同線同標同質”。

第三,協同建設開放和創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第四,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推進金融雙向開放,進一步增強資本市場樞紐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日前,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解碼雙循環謀局十四五”,以此為主題,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0第九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宏觀論壇”,將于11月27日下午1:30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將在論壇上發表題為《解碼雙循環十四五抓住新機遇》的主旨演講;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國家外管局國際收支司原司長管濤將在論壇上發表題為《以開放的雙循環支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主旨演講;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教授劉煜輝也將發表題為《宏觀經濟及大類資產展望》的主旨演講。 針對“雙循環”,管濤建議,立足國內大循環,發揮比較優勢,協同推進強大國內市場和貿易強國建設,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新興市場為何害怕匯率浮動? 管濤長期從事貨幣可兌換、國際收支、匯率政策、國際資本流動等問題的研究,參與了1994年以來我國外匯體制改革的重大方案設計,并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嚴謹治學的研究作風,撰寫了大量工作報告和學術論文。 管濤是第一屆中國外匯市場指導委員會委員、第一屆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行業發展研究專業委員會顧問、第三屆中國經濟五十人論壇成員(2014-2019),武漢大學董輔礽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博導、董輔礽講座教授,國際金融學會理事、世界經濟學會常務理事。 他的視野建立在家國情懷之上,聲音也時刻受到市場關注。下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接連升值,多數人認為,人民幣已進入新的周期。管濤及時公開發聲,認為人民幣持續且大幅升值是一種可能性而非必然性,新周期之說存疑。如果墮入其中,既可能誤導企業操作,又可能干擾市場運行。 他反復提醒企業,要樹立風險中性意識、健全財務紀律,控制貨幣錯配、管好匯率敞口。如果大部分企業從微觀層面控制好了這些風險,那么也就能夠降低國家宏觀層面的系統性金融風險,進而將有助于我們更好享受匯率靈活、金融開放帶來的好處。 在“匯海觀濤”專欄,管濤曾發表題為《新興市場“原罪”與新冠肺炎疫情恐慌》的文章,引起高度反響。他提到新興市場“原罪”,由于本國貨幣不可自由兌換、本地金融市場欠發達,新興市場面臨國際清償能力約束,同時要到海外市場籌資特別是中長期融資,造成了新興市場普遍的貨幣錯配和期限錯配。這是新興市場害怕匯率浮動的一個重要原因。 他進而指出,從近年來阿根廷、巴西、土耳其等國的經驗看,如果當地存在經濟脆弱性,即使匯率已經自由浮動,也不能使其免疫于金融動蕩甚至危機。 要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管濤于1992年武漢大學世界經濟專業畢業后,加入國家外匯管理局,先后在政策研究和統計部門工作,歷任綜合司副司長,國際收支司副司長、司長,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2015年7月加入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任高級研究員。2020年3月正式加盟中銀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他1998年獲日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澳大利亞亞洲獎學金項目資助,赴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學習,獲發展經濟學碩士學位。2001-2004年在北京師范大學學習,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管濤長期從事貨幣可兌換、國際收支、匯率政策、國際資本流動等問題的研究,撰寫了大量工作報告和學術論文,參加了1994年至2014年間一系列重大外匯管理體制改革方案的設計。 學術方面,他著有人民幣匯率“三部曲”:《中國先機:全球經濟再平衡的視角》(2010年出版);《匯率的本質》(2016年出版);《匯率的博弈:人民幣與大國崛起》(2017年出版)。值得注意的是,其早在1997年便合著出版了《中國外匯體制改革與人民幣自由兌換》一書。 在微博上,某著名經濟學家曾轉發管濤文章稱,“關于人民幣匯率的趨勢,只須聽管博怎么說就可以了。” 多年來,管濤筆耕不輟,話題涉獵廣泛,從匯率市場到利率市場,從貨幣政策到全球貿易,但細觀可見,皆以國際金融為核心而展開。 在國際金融視野下,管濤指出,當下要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第一,創新要素市場化配置,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抓住全球人才流動新機遇,促進完善國內科學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強化要素支撐,加強國際產業安全合作,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 第二,完善內外貿一體化調控體系,促進內外貿法律法規、監管體制、經營資質、質量標準、檢驗檢疫、認證認可等互相銜接,推進“同線同標同質”。 第三,協同建設開放和創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第四,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推進金融雙向開放,進一步增強資本市場樞紐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2020第九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 魏建國 管濤 劉煜輝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欧洲日本中文a∨ | 亚洲成片在线观看 |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 |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国际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