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1-18 19:06:20
新能源車戰場的頂流玩家之一小鵬汽車,在西安的布局又有了新動作。
結合最近西安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出的新政——目標是到2025年,將西安打造成全國一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小鵬汽車此番布局就很有意思。
每經記者 張靜 實習生 吳允 每經編輯 賀娟娟
新能源車戰場的頂流玩家之一小鵬汽車,在西安的布局又有了新動作。
近日,西安小鵬能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安小鵬)成立全資子公司西安智鵬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安智鵬),注冊資本500萬,法定代表人為李初旭。
其實,簡單看就是一家汽車銷售公司,但結合最近西安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出的新政——目標是到2025年,將西安打造成全國一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這個布局就很有意思了。
10月26日,西安小鵬成立全資子公司西安智鵬,注冊資本500萬,法定代表人為李初旭。
小鵬汽車成立于2014年,總部位于廣州,由三位聯合創始人何小鵬、夏珩、何濤共同創立,團隊主要由出身于頭部整車品牌,以及互聯網科技企業的成員構成,是廣州橙行智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互聯網電動汽車品牌。
2020年8月27日,小鵬汽車正式登陸紐交所,股票交易代碼為“XPEV”。2021年7月7日,小鵬汽車正式于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交易,股票交易代碼為“9868”。
小鵬汽車是造車的新勢力,也是新能源汽車中的頂流玩家,在資本市場的加持下,擴張勢頭很猛。11月1日,小鵬汽車發布銷量稱,10月品牌總交付量10138輛,同比增長233%;截至今年10月底,小鵬汽車歷史累計交付已突破十萬輛。
小鵬汽車西安經開銷售服務中心〡小鵬汽車官網
從國內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及小鵬汽車的快速擴張趨勢來看,西北新能源市場已是新的布局戰場,就在今年11月1日,小鵬汽車在烏魯木齊成立了汽車銷售服務公司,差不多同期,亦在銀川設立銷售公司。
而西安作為西北的龍頭和中心城市,更是其必爭之地,粉巷財經(ID:nbdfxcj)注意到,此前已經成立了西安小鵬,新設立的西安智鵬與其又有何區別?
從兩者注冊地來看,西安小鵬注冊地為西安市經濟開發區,新成立的西安智鵬注冊地為西安市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一北一南的布局,進一步提升了小鵬汽車在西安的銷售服務能力。
從兩者經營范圍來看,西安小鵬銷售服務范圍較廣,除了電動汽車充電服務等基本服務外,還出現了服裝、工藝品、玩具、日用家電等零售,整車銷售也寫的是汽車銷售。
而新成立的西安智鵬其經營范圍是: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新能源汽車電附件銷售、充電樁銷售、電池銷售等專業新能源汽車銷售服務,專注于新能源汽車銷售和配套服務。
分析人士向粉巷財經表示,西安智鵬的成立,意在進一步提高小鵬汽車在西安及附近等地的銷售能力,提高其市場份額,亦是旨在加快充電站建設推進進度,體現了西安新能源產業發展和市場的巨大吸引力。
其實簡單講,西安智鵬就是一家汽車銷售公司,但結合最近西安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出的新政,計劃將西安打造成全國一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背后西安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動向,才是粉巷財經興趣所在。
新能源汽車是國家戰略方向,也是各城市實現汽車產業升級突圍的重要賽道,因此對于新能源車企的“搶奪”變得日漸白熱化,先來看下西安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底子以及有誰在參與。
陜西新能源產業重點企業有陜汽集團、西安比亞迪、西安吉利、法士特等。汽車產業企業主要集中在高陵、西咸新區、經開和高新區,企業數占全市汽車產業企業數的72.6%。
經開區和高新區以陜汽、比亞迪兩大整車企業為核心,大力發展汽車產業,引進和培育了一批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同時也輻射帶動周邊區域高陵和西咸汽車配套企業的發展,產業聚集的雛形初步顯現。
陜汽新能源汽車布局主要以陜汽商用車為主體,重點在新能源重卡和輕卡,目前已逐漸建立了行業頭部優勢。
今年9月14日,陜汽控股與西咸新區簽約秦創原新能源智能商用汽車創新中心項目,總投資16.5億元,并力爭將項目建設成為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
西安比亞迪乘用車總裝生產線〡視覺中國
比亞迪是新能源汽車的龍頭企業,是最早在西安布局的民營新能源汽車企業,相繼在西安布局了乘用車、商用車、電子、汽車金融、軌道交通和動力電池等全產業鏈業務。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比亞迪在西安基地的生產總值為326億元,同比增長18%。
吉利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項目落戶西安經開區涇渭新城,于2020年建成投產。今年11月3日,吉利·榆能綠色智能重卡換電站啟動,采用業界首創的“風光儲充換”一體化綜合能源技術,是榆林市首座綠色智能重卡充換電站。
陜西法士特其產品適用于重型車、大客車、中輕型卡車、工程用車、礦用車和低速貨車等各種車型,被國內外150多家主機廠的上千種車型選為定點配套產品,市場保有量超過1000萬臺,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70%。
陜汽是重卡產業鏈龍頭企業,穩居國內第一梯隊;法士特重型變速箱產銷量連續15年居世界第一位;乘用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以比亞迪、吉利等企業為龍頭,比亞迪擁有國內規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這些企業都將為西安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此外,還有陜西通家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陜西漢中客車有限公司、陜西秦星汽車有限責任公司、陜西躍迪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西安寶能汽車有限公司等生產或投建新能源汽車項目。
據西安日報報道,“隨著陜汽商用車基地、陜汽重卡擴能項目、西安吉利、西安比亞迪二期、雷丁秦星新能源汽車、寶能汽車西安基地、西沃純電動商用車、渭南開沃商用車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落地,全省新能源汽車產能超過100萬輛。
可以看到,西安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玩家成色是相當優質的,既有大型省屬國企撐腰,亦有頭部民營企業早早落子布局,還有地方的新興潛力企業入場。
早些時候,西安市政府日前發布《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西安將成為全國一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力爭到2030年全面實現電動化。
到2025年,西安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將實現“一躍升四突破”——產業規模實現新躍升,力爭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占西安汽車制造業的40%以上,產銷規模穩居全國前列。
核心競爭力提升取得新突破,整車及動力電池、車載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市場推廣規模全國領先。
關鍵領域發展取得新突破,高級別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新能源汽車與交通、能源、信息通信等深入融合發展。
品牌培育打造取得新突破,打造一批引領行業發展的核心零部件企業,形成市場認可度高、核心競爭力強、產品多元化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品牌。
綠色交通體系取得新突破,力爭到2025年西安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50萬輛左右,到2030年全面實現電動化。
為了實現全國一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實施意見》點名陜汽、比亞迪、吉利、三星、北汽、法士特等企業,是西安新能源汽車產業“一躍升四突破”的關鍵領軍者。
圖片來源〡新華社
上文提到過,目前西安主要形成兩大汽車產業集聚區,比亞迪、南京金龍開沃為核心的高新區汽車產業集群,集汽車新技術研發、應用、測試為一體。
以陜汽、吉利、寶能汽車為支撐,布局經開區、秦漢新城、高陵區,形成集商用、乘用車和汽車零部件為一體的渭北汽車產業集群。
眾所周知,西安的確是汽車工業強市,但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支撐起當地新能源產業的還是以比亞迪和吉利為主。
要實現全國一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除了爭奪頭部“車企”玩家落地,比如前段時間,西安爭取小米生產基地,以及瘋傳的特拉斯第二座工廠在選擇西安等城市落地,西安自身在新能源產業鏈上,要培育鏈主和掌握突破核心技術。
就如《實施意見》提到的堅持自主培育和引進合作并重,西安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有相當好的產業鏈基礎和頂級玩家進場,怎么讓肥水流入自己田里,還能澆灌肥沃自己的田,我們拭目期待。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