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超10萬件藥品緊急運達!5000多名騎手、小哥增援上海!集采集配方式多平臺上線!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09 20:11:06

◎上海正在竭力遏制疫情擴散蔓延,要打贏眼下這場疫情防控大仗硬仗。而如何打通物資供應”最后一公里”,成為了普遍關注的重點問題。

每經記者 王郁彪  陳婷    每經編輯 劉雪梅    

凌晨2:30,京東七鮮上海瑞虹天地太陽宮店終于安靜了下來。王俊楠和同事們直接躺在貨箱旁“秒睡”著了,他們在店里堅持了兩周了。睡前,他們定了十幾個鬧鐘,爭取早點起來揀貨。

每個人心里有光,就有戰勝一切的希望。疫情突襲,線上訂單激增,每一個緊急求助訂單上的留言,都讓人心急如焚。“現在是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王俊楠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攻堅克難,同心抗疫。上海正在竭力遏制疫情擴散蔓延,要打贏眼下這場疫情防控大仗硬仗。而如何打通物資供應”最后一公里”,成為了普遍關注的重點問題。

在4月7日舉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副市長、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生活物資保障專班負責人陳通表示,努力解決保供人力運力不足的問題。即支持保供企業在全國統籌調配資源,引進充實新的保供人員;允許非涉疫原因被封控在小區的快遞小哥等保供人員,走出封控區,回到保供崗位;統籌郵政快遞、順豐等物流資源,對接電商平臺,補足配送力量,完成社區“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任務。

寶山區的淞發站,分揀員、配送員們都在忙碌地穿梭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近日來,電商平臺及零售企業紛紛響應號召,從各地增調人員和設備馳援上海,同心協力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以有限運力覆蓋盡可能多消費者的基本物資需求,電商平臺及零售企業應時而變,通過“集采集配”的方式,來保障更多社區的生活物資需求。

伴隨著運力進一步被解放,越來越多騎手和快遞員正在回歸保供一線。一些痛點、難點問題正在被陸續解決。4月8日晚,京東CEO徐雷通過朋友圈表示,京東已整裝待發,將會開足馬力盡最大努力支援上海。

運力釋放后,配送小哥們也“干勁滿滿”。叮咚買菜寶山區淞發站的配送小哥陳棟偉對記者表示:“我們之前被封閉在小區,看到用戶都買不到菜,只能干著急,現在能給保供幫上一點忙,我們都非常樂意。”

阿里、京東、拼多多等電商零售企業全力保供

4月7日,一張被瘋狂轉發的微信群截圖中,“風投女王”徐新在問:“請問哪位鄰居能把我拉到‘團子面包群’?我們家人多,需要面包和牛奶,謝謝哦!”徐新證實了此事為真。

作為身價過百億,永輝超市、叮咚買菜、每日優鮮和美團等生鮮賽道玩家的投資人,徐新的焦慮成為上海居民眼下的一個典型縮影:搶菜面前,人人平等。

很快,各大電商平臺有了相應動作。

4月8日晚間,徐雷通過朋友圈表示,“京東在抗疫救援方面,從來不惜力,從來不算賬,也愿意用自己最擅長的供應鏈能力高效支援任何需要的城市。”

徐雷還表示,供應鏈供應鏈,最重要的是“鏈”,一定要保證“鏈”上各環節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這樣才能保證供應的及時性、準確性。記者了解到,目前京東等平臺的訂單量已經趕上了“雙11”——超10萬件藥品及防疫物資已送抵上海。4月8日晚20點,通過緊急全國調撥,首批超8萬件包括嬰幼兒奶粉在內的母嬰物資,已由京東物流以專人專車形式運抵上海。

以專人專車的形式,京東物流送抵超10萬件藥品及防疫物資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阿里巴巴也全力以赴。4月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阿里巴巴集團獲悉,餓了么、大潤發、盒馬、菜鳥等企業已積極組織符合條件的本地人員盡快重返保供崗位,并從外地調集增援力量,近期共計將新增抗疫保供人員3000人。

前置倉也在陸續開放中。

截至4月7日,叮咚買菜已召回近500名一線員工重回保供隊伍,并安排此前暫停營業的前置倉迅速恢復營業,目前已陸續將寶山、松江、青浦、徐匯、楊浦等區域內關停的近30家前置倉重新開放。

叮咚買菜CEO梁昌霖4月8日上午發了條朋友圈,教大家如何搶購更容易成功,詳細列舉了平臺每天運力釋放的幾個時間點,以及下單的注意事項等。

圖片來源:朋友圈截圖

今年2月,叮咚買菜發布2021年第四季度業績報告,宣布上海地區已于12月份實現盈利,梁昌霖在電話會議上表示:“上海是叮咚買菜進入的第一個城市,我們在這個城市找到了盈利的道路。”

盒馬方面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截至4月7日中午12時,全上海23家正常營業的盒馬鮮生門店及4家盒馬X會員店,已全量開啟團購服務,覆蓋周邊小區5300多個。

盒馬方面提醒,因社區封控或管控,上海盒馬鄰里自提點現在還無法開放,但服務正逐步恢復。今天起,寶山區和浦東約500個小區的消費者可通過盒馬鄰里下單,由盒馬鄰里直接配送到小區門口。

此外,為助力解決上海疫情保供“最后100米”問題,4月7日,拼多多平臺上線“48小時保供套餐”,通過集采集配方式,以有限運力覆蓋盡可能多消費者的基本物資需求。

“多多買菜”奉賢倉100多位買菜員工堅守在一線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當前階段,“集采集配”的方式已經被多家電商平臺和零售企業采用。餓了么方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面對上海抗疫形勢,餓了么快速推出“全能超市”新服務。

據介紹,通過穩定持續的生鮮等商品供給能力,“全能超市”正通過“社區集采+定點配送”的服務模式保障更多社區的生活物資需求。自3月28日啟動運行以來,“全能超市”已為浦東超過25000個家庭配送了肉蛋奶和米面糧油等必需品。4月7日起,該服務范圍開始覆蓋到浦西多個小區,報名的志愿者和社區數量仍在持續增長中。

有可能,疫情中的上海將成為餓了么“全能超市”這一新模式的試驗田。

此外,記者了解到,美團買菜已經上線社區集單服務,以居民小區為單位開通服務,優先覆蓋封閉小區多、配送壓力大的重點區域。首批開放的服務區域為松江、寶山、徐匯及普陀,后續服務地區將陸續開通。

零售企業也在積極保供。家樂福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自4月3日開始,家樂福微信小程序便緊急上線了“社區集單購”業務,當日0點~12點,社區居民在小程序上下集單,當日21點前送到小區門口;當日12:30-23點,社區居民小程序上集單,次日8點~12點前送到小區門口。

4月8日,大潤發稱,將選派600名員工從江蘇、浙江、安徽三地出發馳援上海,在上海26家門店參與物資保供、一線分揀、線上訂單配送等工作。此外,上海大潤發已有19家門店參與政府社區保供物資供應。

據方正證券2020年8月的統計,全國4000家生鮮電商中,95%虧損,4%持平,只有1%盈利。而這1%中,還不包括前置倉的兩家龍頭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

即便此前日子頗不好過,如今即使頂著生存壓力,各生鮮企業也都在全力配合政府打贏這場上海保供硬仗。

超5000名騎手、小哥奔赴增援,全力守“滬”

因為疫情,很多上海人的日常生活幾近停擺,城市被迫按下暫停鍵,市民居家防疫,城市安靜了下來,但生活還得繼續。要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還是得靠“人”。有一群可愛的人,在抗疫保供前線正逆行著,他們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在暖春里,爭分奪秒。

市民居家防疫后,“云買菜”等線上訂單的需求激增,民生必需品尤其生鮮需求激增,商超在內的門店一線零售工作人員也面臨短期人手不足的挑戰。

李敏妹是一名一線零售工作人員。作為沃爾瑪上海凌云店O2O電商主管,從疫情開始,她便一直堅守在門店。這幾天,還因為她頭上纏著電話聽筒的“無形象”照片,上了“浦東發布”的抖音號。她說,要接的電話太多了,索性直接把聽筒綁在了頭上。

由于擔心回家被隔離,李敏妹和眾多同事選擇住在店里。“每天店總帶著我們一起,都是十幾個小時以上的工作時間。身體上真的累,但是聽到很多顧客電話里一句一句的‘你們辛苦了’,‘照顧好自己’,所有的辛苦和疲憊都感覺值得了。”她說,整個電商部門在這段時間擰成一股繩,排除各方困難,盡可能做到訂單及時送達。

阿里巴巴方面的消息,餓了么、大潤發、盒馬、菜鳥等企業已積極組織符合條件的本地人員盡快重返保供崗位,并從外地調集增援力量,近期共計將新增抗疫保供人員3000人。新增人員主要由騎手、快遞員、倉店揀貨員構成。其中,餓了么本地1000名騎手重返崗位,還將從外地調配600人支援上海;大潤發從外地調配600人;盒馬陸續增加300名一線人員;菜鳥從本地增派500名快遞員。

疫情期間家樂福員工用電瓶車、手推車、私家車為集單居民履約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此外,4月8日,京東在上海陸續調配首批2000多位京東快遞小哥等一線抗疫保供人員,為運營保障和物資派送提供服務。在達達快送平臺的統籌下,105名達達快送騎士從遼寧、河南、安徽、浙江、江蘇、云南、寧夏、青海等多省市馳援上海,助力防疫保供,他們或從遼寧沈陽乘航班而來,或從河南安陽坐火車趕到,在上海大街小巷為市民提供生活物資配送服務。目前,105名達達騎士,分別在上海浦東新區、普陀區、寶山區、楊浦區等多地開展物資配送工作。

這些配送人員從早上8點半一直配送到晚上22點,每逢飯點就將就著快速吃一下,平均一天下來配送50來單。來自河南安陽的達達快送女騎士李志梅說:“雖然節奏快,但自己覺得值得。”

關鍵時刻 高效供應鏈“解難治痛”

“愿意用供應鏈能力高效支援任何需要的城市!”京東集團CEO徐雷連發兩條朋友圈,抒發焦急之情的同時,希望用京東最擅長的供應鏈能力,解決供應鏈斷鏈、物流受阻等痛點難點,全力配合抗疫物資順利運抵上海。“從來不惜力,從來不算賬。”他表示。

正如徐雷所言,貨物不是問題、運力不是問題,如何能夠保障貨物從庫房發出,通過分撥、中轉到達城市的各個配送站、到社區,在抗疫特殊時刻,供應鏈各環節的緊密銜接與協同,絕不是一方努力可以解決的。

記者從京東方面了解到,上海市的一線配送小哥都自發支援社區的工作,庫房員工為了避免疫情傳播,吃住都在庫房,晚上就打地鋪。僅兩天時間,各個環節就理通順了,京東已經整裝待發,后續將會開足馬力盡最大努力支援上海。“現在好了,京東終于可以使勁了,京東人早就憋著一口氣了。”徐雷坦言。

10噸來自新疆的羊肉,歷經5天4夜,從克拉瑪依市出發,跨越5100多公里于4月5日抵達上海。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4月8日晚20點,通過緊急全國調撥,首批超8萬件包括嬰幼兒奶粉在內的母嬰物資,已由京東物流以專人專車形式運抵上海。同時,在上海又陸續調配首批2000多位京東快遞小哥等一線抗疫保供人員,為運營保障和物資派送提供服務。

消費者在焦急等待收貨,另一端,發貨但出現積壓、滯留的商家端同樣心急如焚。

“疫情管控嚴格的時候貨發不出去,要么和客戶取消訂單,要么就耽誤十天半個月。”主營園林機械的商家運營總監施先生表示,隨后,他找到了京東物流。疫情突襲,不少中小商家最害怕的情況出現了——商品出現積壓、滯留。貨發不出去,商家面臨來自生產、倉儲等多方面的供應鏈壓力。

記者注意到,3月以來,京東物流華東分公司承接了超過平日數倍的訂單量,大部分訂單都來自這些出現貨物滯留問題的中小商家。據京東物流華東分公司銷售經理馬峰介紹,3月以來,他所在的華東地區站點的訂單量不降反增,最近兩周,他一個人便對接了30多個新商家客戶的發貨需求,處理了千余訂單。“疫情防控嚴格起來之后,每天的訂單量基本翻倍。”

為了應對幾乎如“雙11”一樣激增的訂單量,在攬貨、派送、中轉等關鍵節點中,各家只能調用大促期間才會用到的臨時場地和資源。

疫情中,除了同城、本地配送,電商平臺也是消費者購買生活必需品的另一重要渠道。不同于同城、本地的短鏈,跨省市的長距離物流運輸容易面臨運輸不暢、發貨難等問題。長距離物流運輸的暢通恢復需要時間,此時,電商物流企業的供應鏈能力“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就很迫切了,至少,這條至關重要的渠道恢復到日常狀態,將消費者的熱盼按時送達。

封面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2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亚洲国产中字幕在线尤物视频 |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A∨电影免费在线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