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13 18:16:53
◎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到9.4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7%。其中,出口5.23萬億元,增長13.4%;進口4.19萬億元,增長7.5%。
◎海關總署統計,一季度,我國與東盟、歐盟、美國、韓國和日本分別進出口1.35萬億、1.31萬億、1.18萬億、5741.8億和5710.3億元,東盟重回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
每經記者|張懷水 每經編輯|陳旭
4月13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一季度我國進出口情況。
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到9.4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7%。其中,出口5.23萬億元,增長13.4%;進口4.19萬億元,增長7.5%。
在去年高基數的基礎上,今年一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仍實行了兩位數的增長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實現了開局穩,為實現全年目標打下了較好基礎。但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國際國內環境有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外貿所處的外部環境更趨嚴峻復雜,發展面臨諸多風險挑戰,疊加去年外貿基數較高等因素,實現穩外貿的目標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自2020年三季度以來,我國外貿進出口已經連續7個季度保持同比正增長。但與此同時,3月份當月進口同比增速也出現了今年以來首次負增長。
根據海關總署統計,按人民幣計價,2022年3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2065億元,同比增長5.8%,其中,出口同比增長12.9%,進口同比下滑1.7%。
若按美元計價,3月進出口總值5047.9億美元,同比增長7.5%,其中,出口同比增長14.7%,進口同比下滑0.1%。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原院長霍建國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前2個月進出口好于預期,實現了“開門紅”。一季度的總體表現符合預期,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的優勢和韌性仍然得到顯現。
針對3月單月進口出現負增長的現象,霍建國對記者表示,一方面是受到去年高基數的影響;另一方面,近期國內疫情及各地防控措施收緊,我國部分工業企業對原材料的需求下降,有可能導致進口需求收縮。
東方金誠的研報認為,3月進口額按美元計同比下降0.1%,增速較1~2月累計增速下行15.6個百分點,下降幅度明顯偏大,超出市場預期。在近期原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沖高、國內穩投資帶動上游原材料進口需求增加的背景下,這一點尤需引起注意。
該研報進一步表示,除因上年同期基數明顯偏高外(2021年3月進口同比增速高達39.1%),結合近期國內疫情走勢及各地防控措施收緊,推測疫情防控導致的進口報關延遲等短期因素可能是3月進口增速超預期下滑的主要原因。這也意味著,4月進口數據可能繼續偏低。但在本輪疫情平息后,進口增速將很快回正,并有望出現一輪反彈過程。
對于下一步的外貿走勢,霍建國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3月底以來,長三角地區疫情加重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訂單的交貨,疫情對外貿的短期困擾有可能會在數據上有所顯現。
從我國與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表現來看,海關總署統計,一季度,我國與東盟、歐盟、美國、韓國和日本分別進出口1.35萬億、1.31萬億、1.18萬億、5741.8億和5710.3億元,分別增長8.4%、10.2%、9.9%、12.3%和1.8%。
同期,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RCEP貿易伙伴進出口分別增長16.7%、6.9%。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前2個月,東盟以約30億元人民幣的差距落后歐盟,暫居我第二大貿易伙伴。而從一季度數據來看,我國對東盟進出口達到1.35萬億元,同比增長8.4%,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4.4%;同期,我國對歐盟進出口1.31萬億元。東盟重新成為我第一大貿易伙伴。
李魁文表示,隨著RCEP的正式生效,新的制度紅利正進一步密切中國與東盟經貿往來。海關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與東盟進出口規模占與RCEP貿易伙伴外貿規模的47.2%,占比接近一半。
李魁文表示,西部陸海新通道實現了我國西部與東盟國家的緊密相連,有力保障了雙方經貿往來暢通。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發送集裝箱貨物17萬標箱,同比增加了56.5%。中老鐵路在中國與東盟之間構建起一條便捷物流通道,目前全國已有多個省市先后開行中老鐵路跨境貨物列車。一季度,我國與東盟鐵路運輸進出口大幅增長了3.5倍。
標普全球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東盟國家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1.7,保持了擴張態勢,帶動我國與東盟中間產品貿易保持增長。一季度,我國與東盟中間產品進出口8384億元,占我國與東盟外貿規模的62%。
“一季度,我國自東盟進口農產品460.2億元,增長了14.1%,占我國農產品進口總值的13.7%。其中,自東盟進口水產品、干鮮瓜果及堅果分別增長26.2%和17.3%。”李魁文說。
霍建國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前兩年,東盟超越歐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的一大原因是英國脫歐,這相當于歐盟比以前每月減少近1000億元的貿易額。“今年RCEP正式生效,我國未來與東盟的貿易增長力度相對還會更大一點。”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